APP下载

基于低频磁感应的地下无线传感网通信建模

2021-05-12雷登峰雷阳琦李开放刘洲洲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磁感应损耗线圈

雷登峰,雷阳琦,田 源,李开放,刘洲洲

(1.西安航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191;3.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4.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地下无线传感网(Undergrou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UWSN)的通信传输主要存在于土壤之中,主要用来检测和采集监控区域的信息[1-2]。地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区别是将无线收发模块置于地下土壤中,由于地下信道环境复杂,UWSN 的传感器节点通信协议和信道模型都不同于地上,因此地上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不再适用于地下无线传感网。目前,针对地下无线传感网的研究处于理论和部分基础性实验阶段[3-4],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电磁波(EM)在地下传输的影响因素,文献[7]研究磁感应(MI)技术在土壤中传输的理论方向,土壤特性会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土壤中的电气特性参数也随着发生变化。文献[8]研究了基于磁感应在土壤吸收引起的路径损耗问题。除了土壤的特性影响以外,信号在地下传输所引起的衰落也依赖于工作频率的选择。由于电磁波在传输中受到多径损耗和误码率等因素影响,磁感应技术的磁场衰减率在土壤与水的介质中磁导率是近似的,因此,文中采用磁感应技术,可有效解决在土壤介质中EM 信道不稳定和天线尺寸方面的问题[5-6]。

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低工作频率在土壤中的传输模型,考虑复杂环境下对信道的影响。通过低频频率的变化导致路径损耗的变化,进行信道仿真,对比理论模型的可行性[7-10]。

1 低频无线传输系统

由于低频信号辐射的电磁场面积不是足够大,因而限制了其远距离的信号传输,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低频频段的无线传输一直被忽略[10-12]。但现实中,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在特殊环境内的低频发射信号。当前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低频感应通信在一定场景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比如磁感应通信可应用于土壤中农作物的监测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复杂环境下的预警。用低频进行通信时,低频的辐射能力要较高于高频的辐射能力,由于低频频段是一种长波,所以低频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根据低频方式传输距离远、穿透力强以及信号衰减小的显著优势,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采用低频通信方式。然而,低频方式对发射线圈的匝数与尺寸要求很高,且发射线圈的功率变化就取决于线圈的制作。而电磁波中的天线设计,是根据低频的频段选择产生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天线,这会使得成本过高。低频发射线圈的功率决定了通信中的效率和路径损耗问题。对地下传感网,地下信号的传输就是依赖于感应通信,线圈的尺寸与匝数在一定方面决定着传输距离的远近,同时也可以考虑线圈的级联形式使距离传输更远。又因为发射信号是在地下传输,所以采用无线低频系统是合适的[13-15]。

2 低频磁感应在土壤中传输模型

文中将采用低频磁感应技术在土壤传输中进行研究,考虑到磁感应线圈在土壤信道中传输时涉及到多个参数等情况。由于在土壤媒介中,J=σE不为零,则麦克斯韦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式中的α类似于k,为相位衰减,而β为幅值衰减,因此磁感应在土壤中传输时,振幅和相位有衰减和延迟。

磁感应在土壤中传输时要考虑衰减问题,由于土壤中的介电常数为复数形式,土壤中的积水对其有重要影响,且电导率受到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其对衰减的影响也很大。

文中的低频磁感应自感应和互感应可由感应线圈磁电位A推断出来,采用表达式:

其中:μ是土壤介质的渗导率,λ是传输信号波长。根据斯托克斯定理变换,两个磁感应线圈的相互感应如式(11)所示。

3 实验仿真

分析模型后,仿真得到磁感应线圈工作频率在30 kHz 信号时的磁感应强度,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设置极化方向在水平面0~180°之间变化。同时根据磁感应强度仿真出频率信号强度在30 kHz 的三维图以及等高线图,从而得出信号随距离与频率变化磁感应强度值的变化趋势。图1 和图2 是发送30 kHz 信号时,在地下1 m 和3 m 处的软件仿真图。

图1 30 kHz信号在地下1 m处的磁感应强度仿真图与等高线图

图2 30 kHz信号在地下3 m处的磁感应强度仿真图与等高线图

通过对比图1 和图2,利用发射线圈发射30 kHz信号,在距离地下1 m 和3 m 处得到的磁感应值可以看出,磁感应强度M的值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化很大。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地下利用磁感应技术传输信号时的衰减很大,如果再加上磁导率、误码率以及介电常数的不同变化,则信号在噪声的干扰下有可能失真。

在磁感应线圈耦合通信中,感应功率为主要消耗能量功率,由感应功率和线圈电阻上的功率以及接收功率组成[16-17]。距离与接收功率成反比,因此存在路径损耗。路径损耗与传输距离被定义为:

pr是发射线圈发射信号时,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功率。pt是发射功率。考虑传输距离较近,可认为,从而整个系统的路径损耗可简化为:

低频率所引起的路径损耗如图3 所示。

图3 路径损耗与频率变化关系

在图3 中,横坐标为频率,在20~200 kHz 的范围的变化,纵坐标为路径损耗,由图可见,在通信过程中,发射线圈的信号频率的增强会影响信号的路径损耗,其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升高的频率降低了衰减速率,降低了路径损耗,但是电磁波的工作频率升高会导致较大的路径损耗。图4 为距离变化所引起的路径损耗。

图4 中,当信号在浅层土壤传播时,路径损耗变化速率较快,在深层地下土壤传播时,路径损耗的变化速率趋线图变得平缓。从仿真图可以得出,地下低频传输时所引起的损耗较小,同时会使有用信号的数据传输带宽降低,信道容量降低。

图4 距离变化引起的路径损耗

4 结论

文中分析了地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考虑到线圈的极化方向与损耗系数对地下传输信道的影响,通过仿真频率和距离的路径损耗变化,设计参数可以减小路径损耗的磁感应线圈,其比较灵活且易于部署和维护。

猜你喜欢

磁感应损耗线圈
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特性分析及应用
一种智能磁条传感器
基于LSTM的汽轮发电机线圈的早期异常检测
可拆分式线圈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2007款日产贵士车点火线圈频繁烧毁
大功率H桥逆变器损耗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