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一线城市供给侧改革

2021-05-11卫祥云

新经济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供给改革发展

卫祥云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新一线城市在创新资源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同时肩负着为全国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改革重任,如成都等城市作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手增强创新活力,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着手提升创新效率,是新一线城市提升供给质量的主要突破口。作为新兴事物,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发展初期,至今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新一线城市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达到领先地位 ,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供给侧改革。

一、强化创新主体作用,將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经济发展要求,以各具特色的创新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为依托,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畅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发挥好新一线城市在新经济前沿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特别是一些科教大市要切实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的传统创新模式,通过产学研的有效衔接,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协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好新一线城市在带动城市群及周边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强化高效共享的开放式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创新城市和区域的合作,力争打造若干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二、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切实发挥好区域引领辐射功能

新发展阶段将是新一线城市由追赶型经济模式向成熟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挥新一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构建符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新型产业体系,将是新一线城市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方向。

要扩大高端制造业供给,推进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升级,围绕新经济发展趋势,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能,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工业发展水平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服务业优质供给,特别是以成都为代表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具备领先优势的城市,要加快建设高端功能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带动区域整体服务能级提升。同时,以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为方向,推进新一线城市的存量调整,力争为全国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创新举措。

三、着眼于解决要素供需矛盾,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新经济时代,新一线城市要素供给质量提升的关键,是要解决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问题。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以解决当前新一线城市普遍面临的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各层次、多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将新一线城市建设成为产业人才聚集高地、创业投资高度活跃的天使之城和开放包容高效的创新创业中心。以切实解决新一线城市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为导向,扩大优质资本有效供给,提高资本供给效率,强化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以发展空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为突破口,多渠道积极拓展空间,在提升土地使用效率与创新开发利用制度方面进一步挖潜,力争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且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之路。

四、深化供给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有益路径

当前新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着人才需求不足与就业率不高并存、地产空置与租金价格上涨并存、流动性持续扩张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并存等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制约闲置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是解决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新一线城市发挥好区域龙头作用,实现若干重点领域改革在全国先行先试、领先示范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平衡好政府在有效权力和有限权力中的合理定位,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特大中心城市功能特点的现代政府架构,探索提供与灵活就业和企业运营虚拟化相适应的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在若干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全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提供示范样本。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立足新时代新经济新要求,进一步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切实发挥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全面优化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市场主体准入自由。

五、推动产业功能区生态圈建设,打造城市发展战略优势

对新一线城市而言,城市动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状况。城市要发展,就要靠创新和生态。创新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的集聚,生态的核心是要素的集聚。城市发展竞争优势培育需要放在创新生态上,其承载物就是推动发展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由此,要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必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力城市成都为例,近年来,其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成都永续发展的动力,让人人都有创新创业机会,处处都有创新创业活力;二是坚持以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谋划推进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释放市场活力;三是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推进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的全面开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不断把双向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通过以上系统性举措,发起新经济突围战,厚植土壤,让最具潜力、活力的经济元素长成参天大树,为科技创新驱动新一线城市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原主任)

猜你喜欢

供给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