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中的工作创新与可持续途径

2021-05-11武祥伟赵平孔令富胡惠永张娟荣华毕保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可持续精准扶贫

武祥伟 赵平 孔令富 胡惠永 张娟 荣华 毕保良

摘要: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云南深度贫困区域多集中在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农业大学在对深度贫困区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方法,根据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及贫困人口状况,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农业产业发展动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农业产业生产组织形式、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了契合当地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等,增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云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8-025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8.06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novationandSustainabilityin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by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aseStudy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onPovertyAlleviation

WUXiang-wei1,2,ZHAOPing1,KONGLing-fu1,3etal(1.AnimalScience&TechnologyCollege,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01;2.KeyLaboratoryofPlateauFisheryResourcesProtectionandSustainableUtilizationofYunnanProvince,Kunming,Yunnan650201;3.RetiredWorkDivision,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01)

Abstract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inagriculturalindustryisanimportantstrategyforChinaspovertyalleviationanddevelopmentinthenewera.MostoftheextremepovertyregionsarelocatedintheborderareasandethnicminorityareasinYunnanProvince.Thoseregionsarethemainbattlefieldforpovertyalleviati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wasselectedasthebasicwayforthepovertyalleviationafterthein-depthstudyonthepovertyregions.Afterwards,thepovertyalleviationsystemwasconstructed,whichconformedtothelocalresourceandeconomicdevelopment.Thesystemwasconsistedoftheimpoverishedpeoplesrecognition,drivingforceforagriculturedevelopment,endogenousimpetusforpovertyalleviation,organizationformforagriculturedevelopment,andbenefitmechanismmodelforpovertyalleviation.Furthermore,theregionalpolicyofpovertyalleviation,agriculturalindustrialpolicy,andinternaltransmissionmechanismofpovertyalleviationwereimproved.Thosemethodsenhancedthesustainabilityofthe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whichachievedthegoalsoftheshakenoffpovertyduringalongperiodwiththeessentialtransformationfromapassivetoaproactive.Thestudyprovidesareferenceforthepovertyalleviation.

Keywords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Sustainability;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布一系列关于扶贫攻坚的“决定”“纲要”及重要论述,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彻底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配合该目标的实现,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内容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也提出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必须从概念逐步细化到县、村、户,发展“产业精准扶贫”。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还将全国贫困区划分为14个片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省的贫困区域主要属于“滇西边境山区”,该片区具有山高谷深、生态功能突出、交通不便、地质灾害频发等区域特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合该片区扶贫的关键措施[1-2]。

云南农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把云南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作为党委工作重心之一,积极投入到云南扶贫攻坚战役中。以“驻村队员、挂包干部、項目团队”等方式、发挥农业科技与人才优势,在精准识别、农业产业发展动力、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农业产业生产组织形式、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等方面,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方法,构建了契合云南贫困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机制;进一步从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等方面增强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

1扶贫工作创新

1.1多维识别,建立贫困人口动态信息库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3]。在现有贫困识别与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云南农业大学扶贫采用走访贫困户、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等面对面方式,掌握贫困人口的农业生产技能情况、精神面貌,研判贫困人口的收入能力、可支配能力及消费能力,建立贫困户多维度识别方法,剖析致贫原因(如缺乏农业生产技能、疾病、灾难、因学等),构建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动态信息库,客观公正的评价贫困人口的贫困状态,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提供了基础信息。

1.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精准扶贫动力云南深度贫困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等,当地光照、温度、水资源等较丰富,有较好的开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农业实用技术落后[2]。并且不同贫困区域的资源环境、农业发展情况等差别较大,精准扶贫需要有多样的、综合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满足当地对技术、人力及资源等发展的需求。因此,云南农业大学在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同时,加强了农业科技的综合集成,把农业生产各环节所需的科技成果串联集成在一起,形成土壤改良、节水灌溉、苗种培育、种植养殖、加工储藏、市场销售等“技术包”。如云南农业大学澜沧县扶贫团队由土地综合化利用、经济农作物育种与种植、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多个科研团队组成,在扶贫过程中把不同团队的科研成果集成在一起,创新了冬早蔬菜、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农业生产所需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技术,为农业科技扶贫提供精准动力。

1.3创新精准帮扶方式,增强扶贫保障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素质能力提升及示范引领作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与姚安县木署村党总支开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行动,采用“六个一”(即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促进一个产业发展,带动一批农民脱贫致富)的模式,以“团队扶贫+项目推进”的方式在当地发展养鸡产业,实行产、供、销等环节结对帮扶,推进木署村专业合作社养殖产业发展。

澜沧县地处我国“直过民族”聚居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素质性贫困是这里最为突出的致贫原因[4]。朱有勇院士科研团队制定了“精神+产业+技能”破解贫困的科技扶贫方案,通过开办“院士小院”、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把贫困人口发动起来,唤醒他们脱贫致富的意识,广泛开展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等农业技术培训及扶贫项目,并亲自示范,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人员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破解贫困户“不会干”的难题;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建立“科技+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他把潜心研究十余年、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贫困户。

1.4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治贫先治愚[5]。云南农业大学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优势,通过组织院士专家开展“院士小院”、技能培训班、种植与养殖示范基地等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教服务,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院士专家培训与以往培训最大的区别是田间地头变成了课堂,院士专家不仅布置“作业”,还现场抽查“作业”,为“作业”评奖,督促贫困户将学习到的农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转变传统耕种方式。有了科技引领,村民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先后培养了1500多名面向市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地创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贫困人口的农业专业技能和“自我治理造血”功能,提升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带动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不仅如此,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院士专家还开设了扶贫电商班,半年内,开办了3期培训班,指导贫困户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开设网店38家,利用“互联网+”模式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云南农业大学还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将科研成果与科研服务应用到扶贫攻坚中,与贫困户交朋友、结对子,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解决贫困户需要的技术与资源难题。如云南农业大学赴姚安县的扶贫专家团队,为挂钩贫困户带去鸡苗、种子、有机肥料等生产物资,有效提升了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

1.5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培植带动力量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专家扶贫团队,利用科技成果吸引企业入住,促进土地流转,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专家团队”的生产组织形式,解决贫困人口在资金、市场与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具有代表性的是澜沧县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扶贫模式,朱有勇院士科研团队把世界首创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无偿授权给当地贫困户与落户的企业使用,创新“专家+企业+农户”的科技扶贫形式,自2016年以来,先后吸引7家公司落户澜沧县开展林下三七产业开发,有效的助推了脱贫攻坚[6-7]。

1.6构建参与式扶贫,创新贫困户受益机制精准扶贫强调贫困户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应该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中[8]。因此,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创收方面,如何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推进参与式扶贫、保障贫困户的收益是云南农业大学扶贫工作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云南农业大学对口扶贫区域多是山川河谷、交通不便的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当地土地产能不高、效益不好,严重制约了土地经济价值的发挥。因此,云南农业大学围绕人地关系来调整与优化扶贫策略,盘活贫困户的生产要素,建立精准扶贫的土地政策。一是贫困户利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补贴与优惠贷款政策,以自身的土地入股合作社或产业加盟,获得农业生产收益;二是采取土地或林地流转的方式,把贫困户的生产资料流转给农业科技公司,以入股形式或务工形式参与公司农业产业发展,获得劳务收入以及土地租金或入股分红,从而促进了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贫困户的主体性作用,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

2扶贫工作可持续性

2.1创新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基于不同扶贫区域的功能、关键困难、民生需求等关键点,云南农业大学通过深化精准扶贫的供给侧,构建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做到“有区域、有政策”。

(1)在直过民族拉祜族澜沧县种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等,率先推行生态农业工程,盘活贫困户冬闲土地和林地资源,让贫困户参与生态农业工程建设获得土地与林地收益,增加贫困户收入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2)在澜沧县、姚安县、南华县等贫困村寨,建设道路、饮用水、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改变贫困村寨居住环境,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特色农产品销售、农业休闲项目等,促进脱贫解困。

(3)在人均土地与林地占有量大的贫困地区,如澜沧县直过民族聚集地,创新生产资料所有权改革,建立“土地所有权+合作社”“林地所有权+公司”等生产组织模式,盘活土地与林地等生产资料,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渠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构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具有竞争性的农业产业对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与脱贫至关重要[8-9]。云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精准扶贫过程中,根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难点与风险,从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性与贫困户的积极性入手,健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1)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市场及贫困户的积极性等因素,挖掘和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如澜沧县林下三七种植产业、姚安县核桃种植产业、南华县食用菌产业、迪庆州畜产品养殖等,形成契合当地资源禀赋、完善的细分特色农业市场,通过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形成规模效应。

(2)配合当地政府规划贫困户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如贫困人口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参与机制、入股机制、分红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如在澜沧县引导贫困户以土地与林地入股公司或合作社,建立贫困户以劳动力参与公司或合作社的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环节,不仅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利润,而且获得了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利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保障了其收益。

(3)形成农业产业生产、销售的扶贫闭环。云南农业大学利用农业科技成果吸引企业参与贫困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当地闲置的土地与林地,而且增加了贫困户的再就业机会与收入,实现自我脱贫。在澜沧县扶贫过程中,利用科技成果筛选出的一系列优质高产的冬早蔬菜品种在当地推广,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引进农业科技企业在当地开展蔬菜示范种植、加工与销售,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10],并成立马铃薯协会积极对接省外市场,解决马铃薯销售问题。

朱有勇院士扶贫团队创新“互联网+”驱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带领当地群众搭建电商平台,联合拼多多讲师共同为学员培训电商知识,带动当地农民拓展销售渠道、培养品牌思维,引导当地贫困户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售卖,再到开设网络店铺、直播带货,形成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闭环。

2.3建立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如何惠及贫困户是消除深度贫困、不返贫的重要保障[11]。云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中,根据区域农业经济政策,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的内在传导机制,保障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1)建立了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机制,制定了贫困户在精准脱贫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如在澜沧县“贫困户+合作社”与“贫困户+公司”等组织形式中,贫困户的责任与义务为“将土地的使用权转移至公司或合作社”以及“以劳动力参与公司或合作社的运营”,相对应的,他们享有的权利为“取得土地入股分红、劳动报酬及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部分利润”。在贫困村寨的道路、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贫困户的责任与义务为“基础设施的施工与运行维护”,而享有的权利为“利用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经济,获取收益”。

(2)明确了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贫困户的土地作价入股机制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建立了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在澜沧县扶贫工作中,采用“专家+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對引入的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给出明确规定,如将林下三七生产划分为6个阶段——租林地→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分红,贫困户以林地入股,并参与三七种植管理,把林地划分为区块,每户管理0.667hm2林地,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三七生产任务,贫困户获得该阶段的劳动报酬,全部生产任务完成后还获得15%股份分红,因此该种扶贫方式明确了贫困户的生产资料入股机制,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降低了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

(3)推进贫困户的素质能力建设,改变由于知识、技能、观念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发展能力不足、意愿不强及“等靠要”难题。如在澜沧县扶贫中,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还要求上课的学员必须参加军训,克服因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这些学员回乡后又发挥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3结论

云南农业大学在精准扶贫中以农业科技为核心抓手,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农业科技扶贫纲领,以“驻村队员、挂包干部、项目团队”等方式先后在澜沧县、姚安县、南华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等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得主要贫困区域的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5.85%降至2019年底的1.61%,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7],通过跟踪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3.1在“精准”上下功夫

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首先必须在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上下功夫,云南农业大学扶贫过程中不仅仅以收入多少评判贫困程度,而且以精神面貌、劳动技能、致贫因素等多维度识别贫困人口,并采取开办农业技能培训班、“院士小院”,以“精神+产业+技能”的模式破解致贫因素,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根据不同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规划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利用云南农业大学科研优势,综合集成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农业技术,为不同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精准动力。

3.2构建参与式扶贫模式,促使脱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是以扶贫农业科技精准到户为核心,着力突出贫困人口作为劳动力要素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扶贫过程中强调贫困

人口及其所拥有的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发

展,采取以土地加盟合作社或将土地流转至农业科技公司,

以入股形式或务工形式参与公司农业产业发展,获得收益,

从而促进了土地及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贫困户的主体性作用,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完成了脱贫致富从“输血”到“造血”质的转变。

3.3注重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建设

云南贫困发生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环境禀赋,推进云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不返贫,注重农业科技扶贫的可持续性是云南农业大学扶贫工作的中心思路之一。通过深化精准扶贫的供给侧,包括生态农业工程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等生产资料优化配置等,构建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做到“有区域、有政策”;并从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性与贫困户的积极性入手,健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根据区域农业经济政策,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的内在传导机制,从而保障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全承相,贺丽君,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论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1):118-123.

[2]李裕瑞,曹智,郑小玉,等.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279-288.

[3]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289-295.

[4]朱彩霞,孙海清,李永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澜沧县扶贫模式推广研究[J].当代经济,2018(19):94-95.

[5]王曉毅.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56-62.

[6]刘智.借鉴井冈山经验打赢脱贫攻坚战[J].社会主义论坛,2017(7):37,39.

[7]任泽玉,王挺,沈梅.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科技创新扶贫的路径研究:以朱有勇院土团队科技扶贫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13(6):14-19.

[8]刘建生,陈鑫,曹佳慧.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6):127-135.

[9]李金祥.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6):4-8.

[10]张恒荣,邹学润.院士专家团队帮扶群众脱贫致富[J].社会主义论坛,2017(7):38-39.

[11]申强,高程达,徐莉莉.农业产业扶贫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产力研究,2019(11):157-160.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可持续精准扶贫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