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2021-05-11王政罗舒雅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美丽乡村

王政 罗舒雅

摘要:在风景园林领域,从乡村景观生态格局来探索美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环境整治方法实践较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官成镇白庙村屯的景观规划设计建设为例,结合风景园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其景观特征和生态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美丽广西建设中新型乡村地区景观格局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景观格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8-0207-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8.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LandscapeEcologicalPatternOptimizationinGuangxiBeautifulCountrysideConstruction—TakingBaimiaoVillage,GuanchengTownofGuigangCityasanExample

WANGZheng,LUOShu-ya(GuangxiArts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0)

AbstractInthefieldoflandscapearchitecture,therearefewtheoreticalresearchesandpracticesofspecificenvironmentalremediationme-thodstoexplorebeautifulcountryside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patternofrurallandscape.Take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constructionofBaimiaovillage,GuichengTown,GuigangCity,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asanexample,basedonthetheoriesoflandscapearchitectureandlandscapeecology,thelandscapecharacteristicsandecologicalpatternareanalyzedandstudied,andthecorrespondingconstructionisputforwardfortheoptimiz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landscapepatternofthenewruralareasin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Guangxi.

KeywordsBeautifulcountryside;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ecology;Rurallandscape;Landscapepatternoptimization

自2013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议以来,广西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运动的8年行动规划,根据广西乡村的整体景观特征和生态格局现状,将美化乡村运动的行动计划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有序推进[1]。在2018年9月广西印发的《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1年广西区内计划完成12万个基本整治型村庄改造建设;完成1万个设施完善型村庄改造建设;完成1000个村庄精品改造建设。自此,广西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向和重心开始向“宜居乡村”与“幸福乡村”两个阶段转移[2]。

广西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是实现自治区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其基本内涵包括3个方面:①生活方面。根据各个村落的基本生活条件,通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景观面貌,丰富村民日常活动,突出特色文化,展示风土人情等。在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尽力提升村民精神思想和文化品质方面的追求。②生产方面。根据乡村的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研究乡村景观特征和生态格局,开发乡村特色产业,改良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完善乡村的产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③生态方面。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条件,设计师们通过规划设计,维护和修复乡村自然景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多种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将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历史元素运用到乡村景观风貌的设计和营造中[3]。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官成镇白庙村屯的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材料收集,对其景观生态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广西乡村建设中景观生态布局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广西乡村景观格局分析

1.1相关理论概念

1.1.1景观生态学。

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被德国地理学家C.Troll提出,作为生态学中最年轻的一门学科,近30年来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其主要是依托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框架,重点研究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核心是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4]。

1.1.2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景观的空间格局,即大小、形状、属性不同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和排列规律,对不同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是为了发现其中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在景观生态学中,人们常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来解释景观空间结构,常见的景观格局类型有:均匀型分布格局;团聚式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平行分布格局[5]。

1.1.3跨学科的乡村景观营造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营造,需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决策和科学可操作的规划方法。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要素,在研究乡村景观的营造设计方法上,一些学者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提出新的思想和概念并付诸实践。①生态化方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们对自然和谐的生态化建设愈发重视。清华大学宋晔皓[6]引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苏南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以苏州市张家港双山岛农宅设计为例,提出了整体的生态建筑观点,探讨了注重生态的农村人居建筑设计策略。②民主化方向:随着乡村美化实践的深入,乡村居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乡村,设计师们也开始注重乡村利益格局的平衡,从社會学的角度,统筹民心民意,让村民亲自参与到家乡的美化运动中,对景观的营建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法[7]。③系统化和整体化方向:乡村景观营造的理论和实践正在逐渐走向系统化与整体化,在相关学科独自深化研究的同时,出现多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王云才等[8]结合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从乡村的经济状况、自然生态、社区文化、组织、资源、聚居、发展目标7方面提出乡村景观规划七大原则。

1.2广西乡村景观格局的概况

广西乡村的自然景观格局多表现为团聚式分布格局。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等影响,广西乡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桂中、桂东、桂西、桂南、桂北各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差距明显。2017年底广西区内尚有49个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个)、5000个贫困村和266万农村贫困人口,是新时期中国实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景观格局亟待优化的区域。基于对乡村景观格局的深入研究分析,将成为当前实现广西乡村振兴的主要理论指导[9]。从景观构成来看,广西乡村是由经济景观、文化景观、聚落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10],此外,乡村景观又有别于其他景观,其关键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农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生活[11]。根据广西乡村独有的自然景观特征,综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条件,可以将广西乡村景观视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高度统一的复合景观系统[12]。从景观特征来看,广西部分乡村景观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自然景观保持完整多样。例如广西灵山县大芦村和平乐村,上林县下水源村等;还有部分乡村景观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为了满足村民物质和精神需求,被赋予文化特性而逐渐形成乡村人文景观,乡村聚落是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文化体现形式,同时建筑、服饰、音乐、风俗等也是村民彰显乡村特色文化的表现。如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等[13]。

1.3广西乡村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广西乡村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乡村自然资源匮乏,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景观特征;②乡村土地利用率较低,具有地势相对平坦、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景观特征,但土地利用效率仍有待提升;③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乡村产业培育困难,部分乡村通过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由于过度开采和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近年来面临资源枯竭和转型升级的困境;④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西部分乡村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建设长期滞后。这些问题限制了广西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亟需对广西乡村的景观格局进行调整优化,为广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2贵港市官成镇白庙村屯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1白庙村屯景观特征分析

景观特征是指景观要素所造成的独特的、可识别的、持续的肌理,它意味着一处景观有别于另一处景观。景观特征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辨别、描述、分析、保护和强化各地域的景观特征,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此地”有别于“它地”[14]。

2.1.1地理区位特征。

官成镇位于贵港市东北部,距离贵港市中心约100km,G6517国道穿境而过,东与平南县的安怀镇相邻,南与平南镇、环城镇相靠,西与同和镇、马练乡接壤。白庙村屯位于官成镇东北部,距离官成镇中心约11km。

2.1.2土地利用特征。

白庙村屯现状用地类型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农林用地和水域,其中农林用地是白庙村屯占地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图1)。白庙村屯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丰富,整体生态环境优越,现状水系位于村庄西部,蜜柚是白庙村屯的特色产业,在村庄南部的农业产业园内种植了约30hm2蜜柚。

2.1.3资源特征。

白庙村屯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历史深厚。村屯东侧的山脉属大瑶山余脉,西侧有一条河流,青山环绕、绿水相依,构建了自然生态的山水格局(图2)。在沿河而建的青年公园内种满了格桑花,植物景观优美丰富。坐落在白庙屯中央区域的胡氏祠堂古建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祠堂以青砖建墙,敦厚石板铺装,堂内有一古代屏风保存完好,左右两边对称开着圆形门。祠堂内还供奉有清代同治四年和同治九年的敕封登仕佐郎(从九品),箕裘克绍牌匾保存完好。

2.1.4现状问题。

通过对白庙村屯的考察调研,发现其现状尚存一些问题:①村内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道路硬化略显不足,排水排污设施亟待改造;②村内缺乏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现有的活动中心老旧,缺乏维护;③村内整体建筑风貌不统一,需要对建筑立面进行协调改造;④村内仍有杂物随意弃置等现象,整体卫生环境有待提升;⑤乡村文化尚未凸显,缺乏文化活动设施;⑥乡村产业结构较为低端,以蜜柚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需要进一步升级。

2.2官成镇白庙村屯景观格局分析

白庙村屯内不同类型的景观构成要素组成了生态格局中的镶嵌结构。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格局中最基本的景观单元,通过对斑块、廊道、基质的特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白庙村屯的景观格局,有利于合理科学地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乡村整体生态系统。

2.2.1斑块。

斑块作为景观格局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根据白庙村屯土地利用现状,白庙村屯景观类型(斑块)主要划分为8类,即耕地、林地、园地、水体、村民居住用地、村民活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和其他用地(图3)。就目前斑块分布格局来看,白庙村屯的园地占面积最大,各个斑块用地比例差距较大,均匀度低,类型相对单一,景观异质性不足。

2.2.2廊道。

廊道多是指线性的,狭长的景观单元。常见的廊道有河流,公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等,廊道一般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白庙村屯的廊道格局主要由村庄西边的河流廊道,村内的道路廊道以及村庄东南的林木廊道组成(圖4)。廊道的宽度多样,连通性,围合性较强。村内的河流廊道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既能够打造特色乡村水景风貌,又能促进陆地物种与水生生物进行能量交换。就目前廊道分布格局来看,白庙村屯的廊道多集中在村屯外围,村内的部分道路未硬化,通达性较差,道路廊道类型单一,河流廊道绿化分散,生境较差。

2.2.3基质。

基质是指在景观格局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是斑块和廊道的生态本底。白庙村屯将蜜柚作为村庄的产业基础,在村内大规模种植,村庄内园地可以判定为景观基质(图5)。园地基质主要分布在村庄南部,面积约占村庄景观总面积的44%,园地内种植的蜜柚,既是白庙村屯最主要的农业经济来源,也是打造精品示范村的一张重要“名片”。对白庙村屯的景观格局而言,园地基质的人为干扰因素较多,季节变化性对蜜柚的产量与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人力对其的控制程度不高[15]。

3广西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3.1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目标

景观格局优化主要是通过控制和调整景观斑块的数量和质量,优化景观组成成分和空间分布格局,使其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进而改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稳定性。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的基本目标是保护和修复乡村自然景观、文化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增加景观的多样性,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效应和美学价值[16]。

3.2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3.2.1坚持综合整体性原则。

乡村景观格局优化需要从乡村美化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各类型的景观要素进行梳理、整合,使乡村景观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优化乡村资源利用率,提高景观效益[17]。白庙村屯的整治思路从5个方面综合考虑:保持乡土,突出特色,重点打造,尽量保留,节约造价(图6)。综合考虑乡村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影响,依据乡村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其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与过程等方面的不足,科学合理地围绕整体性原则进行乡村的景观格局优化。

3.2.2坚持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主要表现景观整体的复杂程度。对于乡村景观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有利于打造乡村特色,彰显乡村文化,维系乡村生态系统,同时景观多样性的增加又能反作用于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增加乡村景观的异质性,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白庙村屯规划设计主要划分3个分区:蜜柚飘香的农耕体验板块;观山玩水的生态休闲板块;回归淳朴的乡村生活板块(图7)。通过整合与合理利用村内景观资源,维持景观格局的异质性与丰富性,才能打造多种功能板块,构建多样的生态环境,实现白庙村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3坚持地域性原则。

乡土文化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标志。为了有效控制城镇化进程对传统乡村景观的影响,减少景观设计同质化现象,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应坚持地域性原则,以保护和延续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脉为核心,在规划设计的实践中,提取乡土元素,种植乡土植物,展现乡土传承,挖掘乡土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18](图8)。白庙村屯的规划设计中以山水和蜜柚为乡土特色主题,将村庄景观格局按“观山玩水、回归淳朴、蜜柚飘香”3个主题划分,凸显了白庙村屯的地域性特征。

3.3乡村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通过对白庙村屯规划前后景观格局特征的分析,结合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针对其景观格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途径。

3.3.1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乡村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在美丽中国特色乡村的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农业土地资源、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合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持园地作為景观基质的基础上,合理增加白庙村屯内的园地比重,大力发展蜜柚产业,规范蜜柚标准化种植,建设蜜柚加工仓储厂,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以蜜柚作为产业基础,展现白庙村屯的农业特色,有助于改善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图9)。

3.3.2美化乡村景观廊道。

不同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需要靠廊道维系,保护廊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实现物种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同时,保护廊道的原生性就是在维护物种生存的必须生境,尽量控制人为干扰对廊道原生性的破坏。针对目前白庙村屯廊道类型单一,绿化分散,生境较差等问题,对廊道进行美化改造(图10)。将部分泥泞不堪的小路及时硬化;在河流沿岸种植观赏型水生植物,丰富植物组团,营造优美的滨水环境,增加滨水景观的稳定性。

3.3.3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重视和保护农村自然斑块的完整性。自然斑块是保持农村自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场所,规划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限制乡村土地拓展对自然斑块的破坏(图11)。白庙村屯的整体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整体性原则,其精品示范村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①推进“三清三拆”工作,利用村庄闲置空地,建设“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的生态治理方式,打造休闲景观空间,现已整治菜园17处;②提升建筑墙面的景观效果,对外墙进行彩色粉刷,绘制宣传墙画,凸显村庄特色,墙根明沟进行盖板铺设,铺设景观步道,修砌绿地路沿石;③修建景墙,种植景观绿化,放置石凳等街道家具,将大片绿地修建成小花园提供村民休憩,改善滨水空间,丰富植物景观。

4结语

广西的美丽乡村建设近些年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长期发展而言还是任重道远。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研究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研究区域,涉及地理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林学、美学、人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加强多领域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助于提高乡村景观格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该研究以白庙村屯的乡村景观美化作为研究的实践案例,以景观生态格局优化作为研究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具体案例中对景观格局的优化策略和途径。美丽乡村建设运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西乡村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问题,类似于白庙村屯这种依靠传统种植业是不足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的,要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农业产品,势必就要加大园地的面积比重。如何把握园地面积的比重,化解保护园地和发展特色产业之间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童政,周骁骏.广西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N].经济日报,2018-08-27.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Z].2018-09-21.

[3]陈青红.浙江省“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5]刘红梅,廖邦洪.国内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4,29(11):30-35,74.

[6]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8.

[7]孙炜玮.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8]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9(1):55-58.

[9]岳邦瑞,郎小龙,张婷婷,等.我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学科领域及其评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1563-1570.

[10]屠爽爽,郑瑜晗,龙花楼,等.乡村发展与重构格局特征及振兴路径:以广西为例[J].地理学报,2020,75(2):365-381.

[11]GILGAW.Countrysideplanning[M].NewwtonAbbot:DavidandCharles,1978:44-76.

[1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6-120.

[13]何田,賈朝红.乡村振兴视阈下广西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8(7):65-68.

[14]陈英瑾.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北京:清华大学,2012.

[15]陈璐.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创意农业科技园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16]曾文静.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

[17]陈利顶,刘洋,吕一河,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J].生态学报,2008,28(11):5521-5531.

[18]ARKIV,KOSKIKALAJ,FAGERHOLMN,etal.Associationsbetweenlocallanduse/landcoverandplace-basedlandscapeservicepatternsinruralTanzania[J/OL].Ecosystemservices,2020,41[2020-04-25].https://doi.org/10.1016/j.ecoser.2019.101056.

猜你喜欢

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美丽乡村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