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三烯酮联合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

2021-05-11李雅静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烯酮化瘀症候

王 旺 毛 洁 陈 妍 左 婧 陈 琳 李雅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10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可导致不孕并伴局部浸润生长及转移等恶性肿瘤能力。多数研究认为,经血逆流、内膜种植、性激素紊乱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1]。临床治疗EMs遵循在有效控制症状和抑制病变活动基础上,选择方便给药、可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孕三烯酮是治疗EMs常用激素类药物,能缓解症状但疗程长、不良反应多,可能使患者提前进入围绝经期。中医认为,EMs发病与脏腑失调、血液离经和血脉瘀阻相关[2]。肾藏精,主生殖,肾精亏虚则令胞脉、胞络、经络运行失常,血不循常道逆流于腹部,血滞成淤,故当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之法治之。本研究用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孕三烯酮治疗EMs,对患者用药前后性激素、血流变学、血清生化指标等进行观察,评估疗效并探索其可能药理学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EMs患者。纳入标准:①经阴道B超、盆腔CT、实验室(癌抗原125、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符合EMs西医诊断标准[3];②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4]中“肾虚血瘀”中医证型,主症:经行腹痛,腰骶胀痛;次症:月经量少、头晕失眠、性欲减退;舌脉向:舌黯淡,舌苔薄白,脉沉细;③年龄20~45岁;④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⑤术后病理分型为深部浸润(或)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⑥近期无妊娠意愿;⑦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有激素类药物治史或行其他相关药物治疗;②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③合并妇科恶性肿瘤;④存在肝、肾、心、脑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基础疾病;⑤易过敏体质者或对本研究药物及成分过敏;⑥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2.5mg),于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1、4天服药,2.5mg/次,2次/周,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化瘀方,于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1~5d用药。组方:取黄芪40g,丹参和菟丝子各20g,杜仲、五灵脂和川芎各15g,茯苓、赤芍、香附和牡丹皮各12g,桃仁9g,鸡内金、肉桂和甘草各6g。清水浸泡30min,武火煎沸后转文火煎熬,取汤汁400ml分2次服用,经期停服,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于用药前及用药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血瘀症的证候情况量化评分,中医症候包括经行腹痛、腰骶胀痛、头晕失眠、性欲减退按无、轻微、明显、严重分别计0、2、4、6分;月经量少按照未减少、轻微、明显减少分别计0、2、4分。

1.3.2实验室指标患者月经来潮第2~4d采集晨空腹静脉血分为3管。一管于室温下静置20min离心分离血清-80℃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用药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一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癌抗原125(CA125)、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一管用西斯美康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

1.3.3痛经评分于用药前后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痛经程度,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

1.3.4用药安全性及随访记录两组潮热、转氨酶升高、痤疮等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

1.4 疗效评估标准

疗效评估标准[6],①痊愈:EMs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盆腔包块消失,中医症候评分减少≥90%;②显效:EMs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盆腔包块消失,中医症候评分减少75%~89%;③有效:EMs症状和体征好转,影像学检查盆腔包块缩小,中医症候评分减少40%~74%;④无效:EMs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或加重,影像学检查盆腔包块无变化或增大,中医症候评分减少<4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观察组44例,年龄(32.3±4.6)岁(22~43岁),病程(17.3±3.1)月(6~29月);异位症分期(R-AFS)II期15例,III期19例,IV期10例。对照组44例,年龄(32.4±4.7)岁(23~45岁),病程(17.5±3.2)月(5~30月);R-AFSII期13例,III期22例,IV期9例。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

2.2 中医症候量化评分

用药前两组各项中医症候量化评分无差异(P>0.05),用药后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对比(分,

2.3 性激素水平

E2、FSH、LH水平用药前两组无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均下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前后性激素水平对比

2.4 血清生化指标

用药后对照组CA125、PGE2、PGF2α水平降低(P<0.05),VEGF和MMP-9水平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用药后CA125、PGE2、PGF2α、VEGF和MMP-9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对比

2.5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前两组无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2.6 痛经评分

用药前,痛经VAS评分观察组(5.61±1.06分)与对照组(5.54±1.04分)无差异(t=0.312,P=0.755);用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均降低(t=22.221、12.101,均P=0.000),且观察组(2.04±0.11分)低于对照组(3.52±0.38分)(t=24.816,P=0.000)。

2.7 临床疗效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899,P=0.01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8 用药安全性及随访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χ2=0.693,P=0.4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6.506,P=0.011)。见表6。

表6 两组用药安全性及复发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EMs发病率为6%~10%,在慢性盆腔痛或不孕症女性中发病率为30%~50%[7]。EMs病变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同时具备性激素依赖特征,故治疗困难。西医治疗EMs多以激素药物为主,以抑制排卵,减少周期性出血,促进异常子宫内膜萎缩。孕三烯酮属孕激素拮抗剂,能抑制EMs患者机体雌孕激素效应,并具备黄体酮对子宫内膜作用,促使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细胞失活、退化,病灶萎缩。闫丽华[8]研究表明,孕三烯酮能较好控制EMs症状,患者停药后短期内月经可复朝,并使小病灶萎缩、消失,但易出现阴道干燥、痤疮、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另外,长期使用激素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停药后复发率高。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中医中并无EMs病名之记载,根据症状将其归入“癓瘕”、“痛经”、“无嗣”范畴,中医理论认为,EMs发病与肾脏相关。肾阳虚衰而血脉运行无力,血液凝滞而内滞为瘀,肾精亏虚则难养血脉,血脉涩行致血瘀。肾虚血瘀为其根本病机,基于“虚者补之,治必求本”原则,应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之法治之。

自拟补肾化瘀方由黄芪、川芎、丹参等中药组成,黄芪可补气固表,扶正活血;菟丝子为补肾之良药,能滋补肝肾,健脾固胎之功;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三药共为君。川芎能补血活血,通经止痛;五灵脂有行血止痛之用;杜仲可补肝肾,安胎,与川芎和五灵脂共为臣药。茯苓有健脾利水,导滞化积之用;赤芍、牡丹皮、桃仁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止痛之效;香附可调经止痛;鸡内金有涩精止遗,软坚散结之效;肉桂可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上述中药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并有调和诸药之用。全方配伍,标本兼治,补先天肾气的同时,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散瘀滞,养胞宫。现代药理学表明,黄芪中异黄酮类活性成分能抑制VEGF表达,防止血管新生[9]。丹参有明显抗凝及改善血液微循环作用[10]。杜仲脾中环烯醚萜类成分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α基因活性发挥调节雌激素作用[11]。五灵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活血化瘀,多用于治疗淤血所致痛经[12]。孟广杰[13]等研究表明,赤芍与川芎配伍能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与牡丹皮配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发挥活血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行腹痛、腰骶胀痛、月经量少、头晕失眠、性欲减退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孕三烯酮用药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活血类中药,能多靶点、多途径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新生及血小板聚集,从而进一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逆流入盆腔和腹腔内膜细胞在E2作用下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使病灶形成[14]。罗芳[15]研究指出,性激素异常是引发EMs异位病灶出现周期性出血的诱因,使患者出现各种妇科疼痛症状,抑制局部高雌激素是控制EMs病情关键。本研究中,观察组用药后E2、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细胞凋亡[16]。FSH和LH对评估生殖系统疾病疗效有重要意义。补肾化瘀方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能显著降低EMs患者性激素水平,推测与自拟补肾化瘀方中杜仲调节雌激素药理作用有关。本研究中,观察组用药后CA125、MMP-9、VEGF、PGE2和PG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A125与EMs发病密切相关。吴亚男[17]等研究证实,随着EMs患者R-AFS分期增加,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可提示病情进展。异位内膜经过“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生长为异位病灶,而血管生成为异位病灶定值、增值提供了有利条件。VEGF有促进子宫内血管新生作用,通过为异位内膜提供充足血氧而促进内膜生长[18]。细胞外基质降解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作用,MMP-9能促使基底膜、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降解,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置入提供条件。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PGF2α水平异常升高是诱发EMs主要因素,并可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孙阿梅[19]等研究指出,EMs患者PGE2和PGF2α多呈高表达,且水平异常升高与EMs所致痛经密切相关。用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孕三烯酮治疗EMs,能下调患者CA125、MMP-9、VEFG和前列腺素相关水平,推测与方中黄芪抑制血管新生作用有关,并在川芎、五灵脂、桃仁等活血化瘀类中药作用下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病灶萎缩。本研究中,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淤血浊液流注胞络胞脉之中,泛溢于子宫之外,发为EMs。有研究表明,机体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淤血相关[20]。在孕三烯酮用药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方中丹参、川芎和赤芍等中药可发挥活血化瘀之效,改善血液黏稠状态,加上杜仲调节性激素作用,使痛经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本研究观察组用药后痛经评分低于对照组。本研究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且疗效显著,分析原因是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发挥中药多靶点效应,标本兼治,二者起到协同增强作用提高疗效。转氨酶升高是孕三烯酮常见不良反应,本研究两组转氨酶升高占比均较其他不良反应高,就总体不良反应率两组未见差异,提示加用补肾化瘀方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推测是联合用药药效持久,故减少了复发。

综上所述,临床用自拟补肾化瘀方合孕三烯酮治疗EMs能取得显著疗效,缓解患者痛经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拟补肾化瘀方能进一步调节患者性激素指标,下调CA125、MMP-9、VEGF及前列腺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猜你喜欢

烯酮化瘀症候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
铀酰-Salophen与环己烯酮的作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