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血流联合时间-空间复合成像技术对帆状胎盘的诊断价值

2021-05-11李天刚王梦麟祁平安吴雪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胎膜脐带胎盘

李天刚 王梦麟 王 健 马 斌 祁平安 吴雪娇 聂 芳

超声不仅可以检查胎儿畸形、监测围产期并发症发生,还能够发现胎儿羊水及胎盘等附属物的异常。帆状胎盘(VCI)为脐带插入胎盘之前走行于胎膜内,常合并血管前置而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1]。VCI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单胎妊娠中VCI发生率约1%,前置胎盘中发生率更高[2],其危险因素包括双叶胎盘、副胎盘、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及多胎妊娠[3],准确诊断VCI 对临床决策极为重要。目前临床诊断VCI 主要采用二维超声及CDFI,但二维超声不能显示VCI 内胎膜,CDFI 不能立体显示VCI 胎膜内血流的整体分布,导致临床诊断VCI 较困难。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率血流(HD-FLOW)联合时间-空间复合成像(STIC)技术对VCI 的诊断价值,旨在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 51 例经超声诊断为VCI 胎儿(VCI 组)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2 岁,平均(29.1±3.8)岁;孕22+2~40+1周,中位数孕28+5周;均为单胎。其中5 例孕妇合并贫血,4 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3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合并早产,均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VCI。排除标准:双胎、失访者、图像和临床资料不全者。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门诊经超声检查提示正常胎儿51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2~39 岁,平均(28.8±4.5)岁;孕22+2~40+1周,中位数孕28+5周;均为单胎。对照组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双胎;羊水过少或过多。两组孕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孕妇均知情同意。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Voluson E 8、E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容积探头,频率2.0~5.0 MHz。首先行产科常规超声检查判断胎儿是否合并结构异常,获取脐带胎盘插入点二维图像,应用HD-FLOW 观察脐带胎盘插入点处脐带血流分布情况,记录脐带插入胎盘前是否有分支血管在胎膜内走行及血管数目,判断有无VCI;应用STIC对脐带插入点处血流立体成像,调整X、Y及Z轴获得插入点处血流立体形态,判断有无VCI。启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多普勒取样线放置于游离段脐带,保持多普勒取样线和脐动脉血流平行(角度≤30°),获取3 个以上周期的连续频谱,测量血流频谱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所有参数连续测量3 次取平均值。

随访两组胎儿至出生,胎儿宫内死亡或合并结构畸形随访至引产后,观察两组生后胎盘形态及外观,记录围产期结局、VCI组胎儿合并结构畸形种类。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VCI 组胎儿中有5 例出生后确诊为球拍状胎盘,为假阳性病例。43 例正常分娩,4 例合并早产,2 例发生胎死宫内并引产,2 例因合并严重结构畸形引产;对照组中胎儿均正常分娩,出生后观察胎盘均未见形态异常。

一、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比较

VCI 组胎儿脐动脉各血流参数 S/D、PI、RI 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二、VCI组胎儿及附属物异常情况

VCI 组共13 例合并胎儿或附属物异常,其中胎儿结构畸形6 例,胎盘异常5 例,孤立性单脐动脉2 例。见表2。

表1 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比较()

表1 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比较()

S/D: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

RI组别S/D PI 0.58±0.10 0.58±0.09 0.20 0.411对照组(51)VCI组(51)t值P值2.48±0.48 2.54±0.93 0.40 0.081 0.89±0.24 0.92±0.22 0.56 0.580

表2 VCI组13例胎儿初次检查孕周、合并异常情况及围产期结局

三、HD-FLOW 联合STIC技术对VCI的诊断价值

VCI胎儿脐带胎盘声像图和大体图见图1,2。

VCI 组中38 例为中孕期胎儿,13 例为晚孕期胎儿。两组中孕期和晚孕期二维超声联合HD-FLOW 图像均显示满意,显示率为100%。对照组脐带胎盘插入点脐血管STIC 图像在中孕期显示满意38 例(100%),晚孕期显示满意9 例(69.2%),总显示率为92.2%。VCI 组脐带胎盘插入点脐血管STIC 图像在中孕期显示满意37 例(97.4%),孕晚期显示满意8 例(61.5%),总显示率为88.2%。HD-FLOW 联合STIC 对VCI 的诊断符合率为95.7%(45/47),高于二维超声联合HD-FLOW(9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图1 孕25+2周VCI胎儿脐带胎盘声像图和大体图

图2 孕23+4周VCI胎儿脐带胎盘声像图和大体图

表3 两组不同孕周胎儿不同技术诊断效能比较

讨 论

胎盘植入异常可引起妊娠严重不良结局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血管前置及胎盘帆状插入[4]。由于 VCI 部分脐带走行于胎膜内,其表面缺少华通胶保护,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造成母儿危险[5]。此外,由于VCI易合并血管前置、胎盘早剥、早产及宫内发育迟缓,也常导致胎儿胎死宫内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6],故准确诊断VCI尤为重要。

超声是目前诊断VCI 的主要方法,其二维超声特征为:①多处单支脐动脉及单支脐静脉相伴行出入胎盘;②脐动脉入胎盘前或脐静脉出胎盘后呈分支状走行;③脐动脉入胎盘前先发出分支或脐静脉出胎盘后汇合[7]。由于二维超声不能显示胎膜回声,因此仅依靠二维超声诊断 VCI 较困难,研究[3,8]认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VCI 诊断符合率,但该方法检查时需进行动态扫查,难以在同一切面同时显示整个胎膜内脐带分支血管。近年来,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主要将STIC 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外周血管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血流成像方面,其具有多种成像模式、可离线进行图像分析[9]。应用 HD-FLOW 联合 STIC 技术,不受探查角度影响,获取的图像立体、清晰[10]。在HD-FLOW 模式下采集VCI 胎膜内分支血管容积数据,经三维重建后可获取血流信息的立体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胎膜内分支血管,提高诊断准确率[11]。本研究中,两组中孕期脐带胎盘插入点及VCI 组胎膜内血管STIC 成像的显示率均较高,原因为中孕期胎儿羊水量较多,脐带胎盘插入点显示较清晰;两组晚孕期胎膜内血管STIC 成像显示率均较低,可能因为孕周较大时胎儿脐带插入点显示欠佳,进一步说明胎儿脐带胎盘插入点的STIC效果与孕周关系较密切,晚孕期相对较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对中孕期产科超声检查常规行脐带胎盘插入点进行观察,以减少VCI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主要血管通道,脐带循环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交换,因此脐带血流动力学改变提示胎儿营养物质供应和胎盘病理改变。由于VCI 胎儿部分脐带发出多个分支走行于胎膜内,可能引起脐带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脐动脉频谱阻力增大。但本研究VCI组脐动脉频谱各参数虽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纯VCI不会引起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本研究还发现VCI组中有13 例胎儿结构或附属物异常,以前置胎盘最多,因此笔者认为,当超声发现前置胎盘时,应注意观察脐带胎盘插入点以排除VCI 可能。此外,还有部分胎儿合并结构畸形,可见VCI 可能为胎儿结构畸形或异常妊娠的高危因素,这与以往研究[2,12]结果一致。

总结本研究结果,需要注意的是:①获得胎儿脐带胎盘插入点STIC 图像时可能受胎儿胎动等因素影响,因此尽量在胎儿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并需要足够的耐心,将仪器各项参数调整至最佳,方能获取较满意的图像;②晚孕期诊断VCI 时一定要参考中孕期的超声检查结果,并结合脐带胎盘插入点处脐血管HD-FLOW 联合STIC图像综合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应用HD-FLOW 联合STIC 技术观察脐带胎盘插入点,能够提高VCI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未对双胎合并VCI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胎膜脐带胎盘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胎膜早破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盘位置有低危害吗?
染毒的脐带
胎盘大补靠谱吗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胎膜早破头位分娩25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