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永安市土堡

2021-05-10李勇

理财·收藏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永安文物保护

李勇

土堡是以砌石为基座、以生土夯就的建筑,广泛分布于福建省三明、泉州、龙岩、福州等地,其中三明市是福建省土堡最集中、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永安市作为三明代管的县级市,现存有明清时期土堡29座,这些土堡多以当地的土、木和石头为原料,具备防御敌人、供人居住和储存粮食等多种功能。本文通过对永安市境内土堡的调查,对永安土堡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着重介绍永安最具有特色的幾座土堡,对土堡在保护和修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永安的基本情况

永安又名“燕城”,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上游地段,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明景泰三年(1452年),明朝廷划沙县新岭以南二十四都上四保至三十二都和尤溪宝山以西四十都至四十三都共计13个都之地置县,命名为“永安”,寓永久安定之意,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永安现有人口34.5万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永安是一座红色的城市,属于福建省37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土地革命时期,红十二军、红九军、红七军等多支红军部队在永安活动,至今保留有大量较完整的红军标语和漫画;永安也是一座抗战城市,抗战时期,福建省会内迁永安达7年半之久,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齐名的三大抗战文化中心。永安市现存有明清时期土堡29座,其中被列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土堡有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槐南镇洋头村安贞堡、燕西街道文龙村复兴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青水畲族乡过坑村福临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小陶镇八一村允升楼土堡)。

永安土堡的特点

1.历史悠久。永安土堡始于清顺治九年,明末清初成熟,晚清盛行,民国衰败。现存的土堡,较多建于清中晚期、清末和民国初期,此时的大小土堡都非常重视防御设施的配置,且数量繁多,类型趋向多样化,土堡构筑既强调防御功能的设置,又注重装修和装饰,形式、题材丰富多彩,称得上是土堡发展的鼎盛期。20世纪初期,土堡的衍生品出现,除了中大型土堡外,新出现民居与土堡结合型、土堡微型化等现象,但强势的土堡防御功能始终不变。民国初期,永安土堡的构筑完全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半封闭式的土木结构堂屋。

2.数量众多。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永安现存大小不一的土堡共29座,分布比较集中的主要在小陶、洪田等乡镇。保存状况较好的有安贞堡、复兴堡、福临堡、允升楼等,其中单体建筑规模全国最大的是安贞堡,建造时间最早的是允升楼,形制比较奇特的是复兴堡。据《永安县志》记载,古时的永安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商业、矿冶、交通比较发达,故匪寇掠夺事件屡屡发生。加之永安广大地区多属山区,建县较晚,官府难以管理,民众纷纷筑建土堡,以自救自保。从清代至民国的300多年中,永安土堡始终伴随着这里的黎民百姓,在全市各姓族谱中“寇贼蜂起,筑堡自卫”的记录屡屡可见。

3.防御性强。从现存的土堡来看,不论大小,均设置敞开式、畅通无阻的跑马道,将碉式角楼和堡墙上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斗形条窗、竹制枪孔、注水孔等防御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多范围、多方面、多方向、多角度的立体防御系统。防御手段采用块石砸,冷热水、热油浇,刺激物喷射,各种土枪、火铳、土炮齐轰等办法打击匪寇,防御功能强大。

4.内涵丰富。永安土堡特别注重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选址、朝向、左顾右盼、远山近丘、水流走向等方面,但这些都不能与土堡最重要、最核心的防御功能相矛盾;土堡文化还表现在堡内的设施上,虽然土堡主要是防御性质的建筑,但在欢庆节日,一些具有永安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等仍然按约定俗成的规矩进行。

永安具有代表性的土堡

1.复兴堡

复兴堡,位于永安市西南5公里的燕西街道文龙村,由该村余氏先祖余卓仪始建于清代中晚期。复兴堡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平面布局呈南北长的方形,占地面积2795 平方米,建筑面积2308.4平方米,按照东西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由东向西依次有泮池、池边书院、堡墙及东堡门、门亭、长条式天井、南北排厝(厅堂、居室、 厢房、南排厝中部楼阁、北排厝西部楼阁)、单独的走马廊、魁星楼、西堡门、后庭院。复兴堡在建造时,把建筑与地形、地貌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古人“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吉地不可无水”建筑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党部迁此办公,寓意“光复台湾,振兴中华”,得名“复兴堡”。1944 年9月于堡内成立台湾省临时政府筹备处。一些重要人物如谢东闵、丘念台、方志林等曾经在此生活、工作过。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台湾党部迁往福州。复兴堡是海峡两岸共同抗战的重要史迹,为研究抗战时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和国民党台湾党部提供了实物旁证,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涉台文物。2009年11月公布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安贞堡

安贞堡,位于永安市东部的槐南镇洋头村,坐西朝东,由当地的乡绅池占瑞、池云龙父子共同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历时14年完工。“安贞”二字出自《周易》“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寓意安定、吉祥、祥和。

安贞堡坐西朝东,平面前方后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堡内设有四进,分上下两层,建筑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与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主体是两层三进的四合院,周边是围廊楼屋,共有房间368间。布局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式,轴线上排列厅堂,两旁是护厝。堡内设有厅、堂、卧室、书斋、谷仓、储藏间、地下室、厨房、逃生窗、澡房、水井、厕所等,附属建筑有书房、药房、工房、马房、大坪、半月池等。毛石砌筑的围护墙和夯土的围屋高有两层,走廊环绕,全长270米一周将四合院包裹起来,起到了防卫及防寒御风的作用,堡墙四周分布着90个瞭望窗和180个射击孔,坡形屋面顶,层层出檐,脊饰角饰规矩精致,展示了地方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安贞堡的保护和开发,该堡1991年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被公布为国家4A级景区。

3.福临堡

福临堡,当地亦称福临堡城,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过坑村上洋自然村,建于清嘉庆年间,福临堡为四方堡,坐西朝东,土木建筑,堡中宅院,四周土墙,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有房屋106间。三进三埕,四周石砌通道,院中一大厅、左右二厅、二大仓、四大库,院后一大厅、二层,左右“V”形木楼梯,生活区、卫生区四周设防火墙。大厅八大柱出厅,四大由、四大川同护一大梁。堡全體三进院落式建筑,中轴对称,天井疏密有致,庭院空间富有变化。瓦上檐下、斗拱门窗、窗棂、柱础雕刻。

福临堡城墙基础宽厚7米、高6米,外墙下部宽厚7米、墙高12米,上部夯实土墙,宽厚6米。墙中部四周通巷防卫走廊,前墙左右“V”形石梯,环周开放60个竹制斜式射击枪眼和灌水孔,40个“V”形瞭望窗、20个炮台孔,以及密室。正门位于堡东中间,朝东,一小门,门顶至墙顶部有多个灌水孔,以防火攻,特别表现极强的防卫性。

2011年10月,福临堡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会清堡

会清堡,位于永安市西洋镇福庄村,系该村族人侍郎邢婟太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经过两代人前后历时14年建成,该堡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层三进结构,共有房屋280余间。土堡面方后圆,呈金交太师椅形状,坐西朝东,临水而建。堡墙全部用黏土垒成,墙基用石块砌成,厚达1.5米,墙高8米余,蔚为壮观。分上下两层,上层南北两面,隔成8间厢房,厢房窗扇雕刻精美,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环堡有长廊通行,前后各开4个炮窗,临溪面开11个炮窗;堡的下层面墙前,建一座堂屋,题有“燕诒堂”3字。土堡中的民居建筑物,有大厅、厢房、厨房,规模和质量都比普通民居宏丽。柱础有雕刻,梁柱结构造型全部为清代建筑风格。堂屋前为广坪,种植花木,怡情舒心。堂屋左右侧,开两口水井,不仅供食用,也是防火防匪的重要措施。堡开两个门,南门顶壁上有“会清”石匾,楷书端正秀挺,两旁石雕精美,为清代原物。门前原是堡的外院,方圆150平方米,从邢氏族谱上会清堡图所绘,外院有门楼、围墙、便门、厢房、小楼和石坪。

会清堡不仅具有建筑和文化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1934年至1938年,红八团、红九团和明光游击独立团以及中共闽西北游击队等多支红军部队在会清堡驻扎,筹措军需款项,古堡内的两口水井红军直接饮用,故后人将这两口水井称作“红军井”。目前,永安市抗战遗址群保护工程指挥部已将会清堡列入第四期修缮项目,编制完成了修缮计划,修缮工作正在推进中。

5.允升楼土堡

允升楼土堡,位于永安市西南的小陶镇八一村张坑自然村村中心,由张坑村朱氏第四代始祖朱延扬,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所建,占地面积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平方米,是永安市现存土堡中形制为圆形的唯一一座古堡。土堡坐西北朝东南,为两层圆形土楼,共有房屋62间。墙基厚1.5米,拱门两层木楼环堡一圈,土楼中轴线上有春亭。主厅均为一层,主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结构,两侧有厢房,木楼(大门后)右侧有两间地下室,一口水井,作储藏之用,墙外大门右侧有一角楼,土堡外围有一条抗日标语。该堡于2000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土堡在保护和修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土堡建筑特性不适应当今人们的居住条件,因此绝大部分土堡早已无人居住,加上长期无人维修和管理,破损程度严重,而仅此一项维修费用就十分巨大,仅凭当地财政根本无力承担。同时,由于土堡建筑所占面积较大,在新农村建设中拆旧建新与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

2.产权不明晰。土堡是一个姓氏的家族财产,涉及的人数众多,对于保护和修缮意见不统一,难以与政府形成合力,而单靠政府给私有房产投资维修,也不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3.保护意识薄弱。土堡所有人及使用人保护意识普遍薄弱,存在用电用火不规范、周边乱堆杂物、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加上许多土堡因地理位置特殊,自身存在无消防水源、无消防栓、消防车道宽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使土堡的保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4.缺乏专业队伍。土堡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缺少、技术落后,导致基础工作薄弱,各乡镇街道的文物协管员均为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协管队伍不稳定,监管不力,文物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仅安贞堡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所,其余土堡仅通过聘用文物保护协管员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得文物保护单位无法实现规范化管理。

关于土堡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按照“一法一条例”的规定,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和“四有”的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好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把文物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切实保证土堡抢救、保护、管理和购买土堡产权所需经费。

2.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土堡保护氛围。运用村村响广播、电视、手机APP、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编写以土堡为核心的乡土教材、编印土堡保护画册,制作土堡工艺品,举办“土堡文化节”“土堡知识竞赛”,同时在中小学开设介绍土堡课程,宣传土堡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提升社会各界保护文物、保护遗产的意识。

3.多措并举,破除土堡保护资金瓶颈。在坚持政府投资的同时,创新思路,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同时,有关部门应深入研究各级部门在土堡保护方面的扶持政策,认真筛选包装文保项目,积极申报,争取上级文物专项资金扶持。

4.科学保护,加快土堡保护修缮进度。进一步摸底调查土堡的现状,制订相应抢修方案,并组织实施。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加快土堡的修缮进度,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强化质量、保障进度、落实督查”等一系列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土堡保护与利用项目的实施。

5.文旅融合,发展土堡旅游。在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二者关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土堡的地域文化代表性,挖掘土堡潜在的旅游价值,在做好土堡修缮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规划好土堡旅游路线,完善土堡周边的配套基础设施,让群众从中获利,提高群众对土堡保护的积极性,实现土堡保护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责任编辑:屈梦夏)

猜你喜欢

永安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美丽的永安溪
双面爱人
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