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评析

2021-05-10王学华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错位家庭人生

真题回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读

2020年的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继续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整体材料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考生去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自己熟悉的真实的成长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它虽然少了以往的“诗意”,但却多了社会时代感和哲理思辨性,凸显了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可以让不同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见识的人都可以谈出自己的感悟来,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材料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是个人层面,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第二个是家庭和社会层面,说明家庭对个人有预期,个人在社会上也会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三个是影响与结果层面,即落差与错位,也就是说个人的坐标与家庭、社会的期许不一致或产生冲突,造成落差或错位。对此,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写作时,要注意整体意识,不能只顾一个层面而忽视其他两个层面,而是要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勾联并衔接起来,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社会,而当个人与家庭、社会产生错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具体写作时要选好观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立足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同时,要善于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注意多重的开掘层次,写出深度和广度来。只要扣住材料,联系实际,言之成理,深入挖掘,文章就有可能出彩。

立意角度主要有:(1)设计人生坐标,胸藏家国情怀。(2)寻找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平衡。(3)将“小我”与“大我”相结合,寻求自我与家庭、社会的和谐。(4)直面落差或错位,调整心态,完善生涯规划。

佳作展示一

设计人生 胸怀家国

● 浙江一考生

人生是一次航海的旅程,到哪里去,停靠哪个码头,都需要自己的精心设计。一些人由于自己的精心设计,不但拥有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而且实现了家庭的预期和社会的期望;当然也有一些人,虽然拥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但却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只能在落差与错位中抱憾终身。

“我的人生我作主”,沒错,设计人生从自我开始。只有自己设计的人生,才能使自己有方向和目标,也才能使自己有动力和干劲,更能使自己的才力得到发展。然而,人生设计,如果仅仅是考虑自我需求却是远远不够的,它必然跟家庭与社会发生联系,体现家庭的预期和社会的期望。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只有把个人的意愿与家庭、社会的期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多更大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鲁迅年轻时选择学医,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设计,也是家庭的期望。然而,当他在日本看了一场电影后,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觉得自己的人生选择与社会期待有较大的落差或错位,于是竭力弥补与调整,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以唤醒沉睡的心灵,改变国人的精神。很明显,鲁迅的人生设计,更多的融入了家国情怀,他所考虑的不只是自己这个“小我”,更是国家和民族这个“大我”。我们可以说,唯有把“小我”与“大我”相结合,才能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时代楷模”王文秀,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的普通干部。在有些人看来,也许这是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从而充满惋惜与同情。然而,在王文秀看来,这是把个人、家庭与社会完美结合的人生选择,因为,在她的人生坐标里,有她自己的理想信念,有家庭的期望,也有社会的信任与期待,她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她渴望把满腔的热情倾注于“扶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她同样把自己的“小我”与国家民族这一“大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青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设计自我,胸怀家国,就会使我们的选择少一些落差与错位;设计自我,胸怀家国,就会使我们的选择多一些温度与厚度;设计自我,胸怀家国,就会使我们的人生航船朝着正确的方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到达无比精彩的彼岸!

【评析】

(1)辩证思考,表达深刻。考生认为设计人生既要从自我开始,遵循自己的本心,同时又要把个人的意愿与家庭、社会的期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更多更大的价值。文章辩证分析“设计人生”的自主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考辩证,表达深刻。

(2)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全篇多处运用比喻论证,如开头运用比喻手法,把人生比作是一次航海的旅程,引出话题,揭示两类不同的人生设计。结尾照应开头,强调设计自我,胸怀家国,就会使我们的人生航船朝着正确的方向,到达无比精彩的彼岸,再次运用比喻,

使得论证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趣味。

(3)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开头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先以鲁迅为例,阐明人生设计要及时调整“落差”与“错位”,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同时,以王文秀为例,阐明人生设计要把个人、家庭与社会完美结合起来。最后引用马克思名言总结上文,运用排比句式强化观点的表达,点明并升华题旨。作者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王学华评)

佳作展示二

行之肃然,处之泰然

● 浙江一考生

人人皆有理想,但正因“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个人诉求与社会需求间,落差感就难以避免。如何于个人、家庭、社会三者间寻求平衡,变成了战胜“心魔”的不二法门。

每一种角色与身份都是一份责任,他寄予了他人的期待。人人生来平等,职业无高低贵贱,优越感和自卑感只源白内心深处的怯懦与不自信。抛开重重忧虑,唤醒内心对自己的每种身份的认同与热忱,则人们各司其职,又何来“落差”一说?唯抱有对事“行之肃然”,对生活“处之泰然”的胸怀,才可于这纷纭世态中寻得自己的一方立足之地。

接受不同的定义,是对自我的认同。理想是个人对自己的最高期待,天马行空者有之,脚踏实地者亦有之,而唯有将个人设想与家庭、社会赋予的定位相结合,才能需求到最为贴切,与自身能力相符的位置。纵然“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一味“自恃身高”“自命不凡”之徒实则与弱者别无二致。客观看待社会期待,以肃然心行事,以泰然心处世,正确定位,则无“庸人自扰”之忧。

适时调节心态,是对自我的调适。司马迁“负气敢言”,是以虽有豪杰却不显于当世,家族对其寄予厚望,他却备受打压,无奈之下“退论书策以舒其愤”,他并未被生活磨难打到,反而愈挫愈勇,终成就《史记》,流芳千古;鲁迅先生于异国他乡求学,虽多遭歧视,却始终不曾放弃求医,但当病态的中国社会呼唤他时,他依然弃医从文,发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呼告,唤醒国人的良知,时人为之动容……纵观前人,其所遭所遇无不艰险,但他们以无畏之心迎接社会给予的重重困难,个人理想与社會身份相去甚远,亦坚守心灵净土,不断调适自己的心态,终成就大业。

以“中庸”贯之,寻求三者平衡之处。“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个人诉求大多寓于社会贡献之中,刻意追求名利,是个人思想的腐化,于家庭和谐无益,更于社会和谐无益。执守家庭,难免丧失自我;献身社会,又易忽视家庭。由此观之,唯有以中庸之道,与个人、家庭、社会间寻求平衡,才能成为不辜负个人,不舍弃家庭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有用之人。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吾辈青年,何不以肃然心行事,以泰然心处世,奋楫前行,铸就个人之辉煌,谱写社会之华章?

【评析】

(1)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文章紧紧抓住材料提炼观点,提出“唯有以中庸之道,与个人、家庭、社会间寻求平衡,才能成为不辜负个人,不舍弃家庭而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有用之人”的观点,以“中庸”贯之,寻求三者平衡之处,显得与众不同,给人以独特之感。

(2)联系实际,对比论证。作者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实际,摆现象,列现状,直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在论述中作者把“个人诉求”和“执守家庭”、“献身社会”三者进行对比,强调寻求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对事“行之肃然”,对生活“处之泰然”,在“心态”与“行动”的对比中求得平衡。

(王学华评)

佳作展示三

平衡落差  行道仍我

● 浙江一考生

人生而在世,或按照父母的要求,循规蹈矩;或我行我素,茕茕独立,吾将上下而求索;或在落差中迷失自我而沉沦。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回首我们都会发现我们与自己所要求、社会所赋予的有所差距。面对落差,究竟是恪守陈规放弃自我还是不管不顾深闭固拒?最好的答案自然是:平衡落差,行道仍我。

最近视频创造者李子柒凭借一句“李家有女,其名子柒”火爆网络,在别人眼里,她有着无穷的幸运,但殊不知她也扛下来无数的压力与落差。社会对她的评价不等,父母的希望也与她现在的作为有所出入。但是她接受了所有人目光,努力去在评价与自我中寻找平衡点,抑或说她平衡了所有的落差,从中找到了美妙的箴言,选择坚定于山与水的自然之中,相谐于春水煎茶,松花酿酒的纯粹气氛中,担起了承担文化的重任。重获了很多人的支持。她真正做到了平衡落差,善鉴他言,但依然走自己的道路。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的评价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被大流裹挟去,挖掘不到隐藏在评价中的真知灼见,坚定不了自己的内心,那或许我们最终也会沦为时代的陪葬品。人生而在世,应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激情,有着个人的破除与坚定。面对落差,我们应善于借鉴他人的言论,从中汲取养分来浇灌坚定之花。

倘若历经磨难的周树人平衡不了他人与信仰中的理想任凭他言一生行医,风雨如晦中又由谁来挺起中国的脊梁,“我以我血荐轩辕”?倘若历经生死的司马迁坚定不了自己的意志恪守陈规引刃自决,茫茫尘世中又由谁来挑起如椽大笔,成就“史家之绝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中国从来不缺少平衡落差,行道仍我的人。史铁生最后终懂得“聆听”母亲的箴言,在日渐偏移的地坛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时代楷模”黄文秀在面对无数的选择和评价,借鉴了他言,平衡了来自家庭、来自社会与自己想法的落差,最终选择踏上“扶贫攻坚”的不凡之道,完成了她一生的光荣使命。

余华在《我们生活的巨大差距里》提到,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区域的不平衡,经济的不平衡,生活的不平衡等,最后连梦想也不平衡了。我们应永远避免这种情况,在万千变化的世界中,平衡落差,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善鉴他言,平衡落差,行道仍我,这是面对选择最好的方法,在世界的万千角落,都可以激起浪花,于天地间回响。

对如今的我来说,家庭和社会并不能令我左右,人生应该属于自己。只有自己能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人生的过渡并没有什么长亭古道,回首曾经,有的只是和平常一样的清晨,昨天的我已经留在昨天了。而那个昨天的我,将会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因为他是那个不成熟的我,是那个木偶店里的木偶,只有有人拨动提线才会动。

如今的我会感谢那个从前的我,人生总有从迷茫到坚定,总有颓废到自我成长,一切都来得太快,一切又来的不够快。我的人生自己做主!

【评析】

强调自我,主体突出。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角色意识强烈,突出“我”的主体地位,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富有真情实感。作者直面自己的人生定位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站在人生的不同层面, 将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结合起来写,写得情真意切。这里有“我”的体验,有“我”的感受,更有“我”的理解与思考,在这里,我们真切地看到“我”从迷茫到坚定的过程。

(2)娓娓道来,语言质朴。整篇文章如拉家常,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漫谈生活和人生,娓娓道来,长于说理,以理性思考面对人生实际。语言质朴而自然,却又让人感动,启人心扉。全篇文气贯通,一脉相承,具有一气呵成之美。

佳作展示六

正视落差  瞄定方向

● 浙江一考生

对于未来,每个年少的我们都有许多憧憬和期望。我们渴望一路走向目标、风雨无阻;渴望一直追逐期望、无惧艰险。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有落差,家庭与社会给我们的定位可能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我们或许会迷茫,会彷徨,但是最终我们应当在这种落差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找到适当位置首要前提就是坚定信念,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名校出身的黄文秀,告别都市的繁华,回报故土,成为脱贫战场上勇敢的战士;与丈夫分隔几十载的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至今仍在敦煌奔波着;放弃国外优渥条件的黄大年,心系祖国,成为中国尖端技术的攻坚人。因为信念,无论是名利的诱惑还是条件的险恶,都不足以磨灭这些追光者们坚定的信念。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居燕雀之群,怀鸿鹄之志。这也正是我们青年学生所需要做到的,如此我们才能瞄定方向,奋勇前行。

而在我们坚定自己信念的同时,绝不能将家庭的预期与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视如无物,而是要适当的听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时候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或许与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但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希望我们最终能成为有用之才。更何况,有时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便如个暴君般肆意妄为,那与瞎子在悬崖边起舞有何区别?可能下一步就是无尽深渊。但有时候他们的意见却能为我们拨开漫天迷雾,照亮前方并不平坦的道路。

反观我们的现实,我看到更多的人确实因为自己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而迷失自我,一味地听从外界的意志,放弃追随自己的光,庸庸碌碌地活着,一日便是一生,何其可悲!

最理性的做法应当是,无论是心怀他人期许,还是书写自我人生,归根结底都是要在期望的“错位”中找到平衡。与其在“角色错位”中苦苦徘徊、犹豫不决,不如正视落差,将落差转化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原动力。从本质上来看,他人期许与个人理想并无根本性的矛盾与对立,关键在于如何将个人追求融入家庭期许和社会需求中。唯有将他人期许和社会期待作为心中标杆,并始终保持着自我的正确航向,方能与时代同频共振。

《诗经》有云:“嘉我未老,鲜我方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念,并适当听取外界的建议,如此我们才能瞄定方向,奋勇前行,如此我们才能在遭遇不幸时仍有“黑夜终将过去,白昼终将到来”的乐观,如此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仍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

【评析】

紧扣题旨,立意深刻。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紧紧扣住题目和材料的内涵,中心突出,立意深刻。文章一方面强调要坚定信念,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家庭的预期与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正视落差,并且将落差转化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原动力。这个立意就显得非常深刻,包含了考生真切的认识与思考。

辩证说理,论述全面。文章不是绝对化的去看待问题,而是非常注意對事物的辩证思考,体现出思维过程的严密性和辩证性。文章一方面强调要坚定信念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家庭与社会的期许,这个论述是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显得辩证、全面。文章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渐入佳境,最后获得主旨的升华。

(3)正反对比,观点鲜明。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将两种人生态度进行对比,不理性的人,往往为自己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而迷失自我,唯有理性的人才能正视落差,将他人期许和社会期待作为心中标杆,始终保持着自我的正确航向,从而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佳作展示七

个人·家庭·社会

● 浙江一考生

“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也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但当三者出现落差或错位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我认为先社会,再家庭,最后个人。

当社会与家庭产生落差时,我们应当以社会为重,或许有人会说,保护自己的家人、亲人这些重要的人才是重要的。的确,血浓于水不可否认,但他们或许并未了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社会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包拯,大家熟知,铁面无私,但当他亲侄子犯罪的时候,在其嫂的极力劝阻下,他依然为了公正而降罪;而这之后也有许多贪官污吏,仗着自身势力让亲属“逍遥法外”,殊不知这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如果包拯没有先社会后家庭的意识,那么他也不会有铁面无私的称号,更不会有当时的太平社会;如果贪官污吏坚持先社会后家庭,想必也不会让自己亲属负罪最终反而牵连自身。

反观现在有许多“时代楷模”如黄文秀、肖晗等都本着先社会再家庭的理念,最终为我们所敬仰。

当社会期待与个人追求发生落差时,我们应当先社会,因为个人是部分,社会是整体。哲学上讲部分是整体的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人的价值也只有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如这次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但却被我们成功控制,靠的不正是无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吗?公民汪勇,他本可以过着稳定的避疫生活,但他却看到了社会的需要,挺身而出,组建志愿者团队,奉献社会;钟南山院士年事已高,本可以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却不顾个人安危,在疫情严重之时赶往武汉前线。还有许许多多的逆行者,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先国家社会再个人的人我们才能控制疫情;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先国家后个人的人,我们才有安稳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先社会再个人的人,我们的健康才得以保障。

当家庭与个人发生落差时,我们应当先家庭后个人,古人云:孝乃仁之根本。父母是养育我们成长的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成就。但孝指的是正确的孝,而不是愚孝,并不是父母让你去做错误的事,你也不分青红皂白前往。凡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当个人理想与家庭、社会要求错位时,应当要遵循先社会再家庭后个人的原则。就像李子柒一样,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为了照顾家中养育自己的老人,毅然回家,这便是正确的孝。如果没有这正确的先家庭后个人的想法,或许李子柒就无法真正感受中华传统美食的奥秘了。

先社会再家庭后个人,让自身理想符合家庭与社会的要求,这样的人生坐标值得推崇和拥有。

【评析】

(1)引议联结,思路清晰。文章开头援引所供材料,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议论,阐发先社会再家庭后个人的道理。主体部分广泛联系历史和現实,进一步阐明个人愿望服从于家庭、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内容比较集中,不枝不蔓,思路清晰,结构圆融。

(2)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广泛列举古今各类典型的事例加以论证,如铁面无私的包拯,一心为民的黄文秀、肖晗,疫情中奋然逆行的汪勇、钟南山,还有孝顺美食博主李子柒等,这些事例对于论述起到了很好的事实支撑,使得论证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同时使得文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3)凤头豹尾,相映生辉。开篇采用设问形式,提出中心论点,总揽全文,简洁而凝练。结尾总结上文,简短有力,强化了观点的表达,表明选择正确的人生坐标的鲜明态度。

猜你喜欢

错位家庭人生
家庭“煮”夫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恋练有词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