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分析与启示

2021-05-10曾嘉欣朱寒笑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青少年政策

曾嘉欣,朱寒笑

(深圳大学 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61)

澳大利亚体育在其国民心目中是自豪感、身份感的象征。澳大利亚著名专栏作家唐纳多·霍纳曾说过,热爱体育是成为澳大利亚人的第一步,是完成作为澳大利亚人的任务;对澳大利亚人而言,体育就是生活,不热爱体育就是不热爱生活,就是生活堕落的表现。自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就以帮助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宗旨,颁布了多项体育政策,极大提高了澳大利亚体育人口数量和居民参与热情[1]。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零金牌的失败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奖牌总数排名第5,人均获奖数位居第1(每百万人获得2.3枚奖牌)[2],再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17枚金牌的突破,澳大利亚无论是在国际赛事竞争力上还是在国民体育参与率上,都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强国[3]。澳大利亚体育的成功离不开青少年体育的基础,本文从政府政策、社会支持、学校措施和家庭环境四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在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方面的创新之处,以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促进提供借鉴。

1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分析

1975年,澳大利亚弗雷泽政府缩减体育预算,导致精英体育水平下降[4]。1983年,澳大利亚霍克政府成立了体育、休闲与旅游部,巩固先前工党政府的精英竞技体育计划,却忽视了大众体育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导致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下降[5]。因此,从80年代开始,政府以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为目标,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宗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相关计划(表1)。

表1 历年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

1.1 近40年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发展演变

1983年,澳大利亚成立独立的体育、休闲与旅游部,颁布《竞技运动与休闲:前进中的澳大利亚》,这成为澳大利亚体育政策快速增长的标志。校园是政策的重点领域,1986年《澳式体育》出台,将青少年体育促进提上议事日程。《澳式体育》对传统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后在学校推行,重点强调运动的乐趣,实践证明其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发展更高级别的运动[4]。

1996年,澳大利亚在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41枚奖牌,但精英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发展却更加不平衡。1996年底,政府发起了“活跃的澳大利亚:国家参与机构”计划,通过构建由地方政府、设备供应商和学校等组成的体育网络,来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提高国民体育参与率,提高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2000年,澳大利亚在悉尼奥运会获得58枚奖牌,居奖牌榜第二,反映出澳大利亚精英体育的成功,相比之下,其社区体育投入占比为10%—15%,暴露出澳大利亚大众体育建设的短板。后来,政府出台《提高澳大利亚的运动能力:更加活跃的澳大利亚》,对大众体育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行动,促进社区俱乐部和当地学校之间的联系,搭建大众体育到精英体育的渠道。

21世纪以来,现代文明病日益严重。澳大利亚政府出台《澳大利亚体育:新挑战,新方向》和《澳大利亚体育:成功的通道》,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游戏生活——加入体育俱乐部”和“积极课后社区”计划,旨在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兴趣,全面提高其体育活动水平。相似的理念在2013年出台的“游戏·体育·澳大利亚”和“运动学校”计划中得到延续。2019青少年体育政策从学校、父母和志愿者等角度对俱乐部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出具体建议。在政策的支持下,18%的12—17岁、15%—41%的5—17岁和6%—22%的15—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人每天(或一周平均)累积60分钟中等至高等强度体育活动(MVPA)[8],相较于2014年,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近40年青少年体育政策引导下,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良好,体育参与率稳步增长。2014年澳大利亚积极健康儿童组织发布了首个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活动报告[12],之后每2年对国内青少年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研。调查显示,2018年青少年体育活动水平较2014年有所提高,久坐行为较2014年有所减少[13];家长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观念有所改善,其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在AASC、SS等校园政策的指引下,多数在校学生能通过体育课等保持一定程度的体育活动,各中小学学生可使用的校内体育设施日趋完备,能满足大部分运动需求。社区周边交通顺畅,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所。

1.2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特点分析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政策坚持生活本位、可持续发展、归类教学、亲子互动情感交流等理念导向,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体育活动网络,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青少年体育活动水平。

1.2.1 政策的理念导向:生活本位

澳大利亚的青少年政策强调从兴趣入手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生活观,推动“将游戏融入体育,将体育融入生活”。在2010年《澳大利亚体育:成功的通道》下启动的“游戏生活”[6],是2001年的“游戏生活”的升级,为2岁及以下、3—4岁、5—6岁儿童推出了142种终身游戏卡(图1)及相关视频。这些游戏所培养的能力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框架内容高度契合,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和认知等方面。不只在学校、俱乐部,青少年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与朋友、家人一起游戏。

图1 “游戏生活”终身游戏卡——击中目标

AASC计划同样秉持“为生活而游戏”的理念,在澳大利亚大城市、农村和偏远社区的3 000多个地点,为小学适龄儿童提供课外体育活动,并为大约15万名儿童提供课余托管服务。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儿童参加系统的体育活动,发展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该计划的升级版SS计划将重点人群扩大到5—12岁和13—17岁的儿童青年人群,将体育活动时间扩展到在上学前、放学后。AASC和SS的重点是打破仅在上学期间参加体育运动的限制,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时间,在家中或其他地方参与体育活动,将体育运动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AASC、SS和2019青少年体育政策都强调体育志愿者对青少年体育的推动作用,并为体育志愿者提供学习裁判规则、管理技能和练习运动技术的机会。志愿者体育素养的提高会促进运动项目质量的提高,反过来高质量的运动项目又会吸引、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

1.2.2 政策的社会导向:可持续发展

第一,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在每一项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都设有相应的持续年份和评估考核方式,一旦政策不适宜继续执行,便会暂停、终止或者升级。SS是AASC的升级,是《游戏·体育·澳大利亚》政策中的多项计划之一。《澳大利亚体育:新挑战,新方向》强调体育志愿者、体育组织的作用和AASC的持续进行,后推出的政策在一段时间后会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以保证计划顺利进行,维持政策执行的连贯性。

第二,坚持全社会参与的理念。AASC的社会包容度较高,学校、晚托班、社区组织和体育俱乐部等机构都能加入AASC活动站点,任何人只要满足3项要求,也可以申请成为各站点的教练员。这3项要求也较为简单:完成免费的社区教练培训计划(Community Coach Training Program,CCTP);填写试用登记表;通过国家犯罪记录和儿童工作记录调查[9]。SS则直接与澳大利亚的30多个国家体育组织(National Sporting Organizations,NSOs)合作,提供教练和培训服务。一些当地的体育俱乐部亦可申请加入SS,经批准的俱乐部可以获得一系列机会,包括提供NSO产品、资源和设备,NSO教练认证课程培训等。其理念是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增强每个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以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参与环境。

1.2.3 政策的学校导向:归类教学

澳大利亚学校在开展各体育活动时采用了归类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匹配学生和教练员群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兴趣,提高青少年的运动水平。在SS试点项目中,澳式足球(AFL)和网球都采取了这种教学形式。AFL为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如为初学者准备的“学习AFL”计划基于游戏活动,以有趣的方式发展核心技能;为对AFL有所了解的学生准备的“体验AFL”,在游戏中加入少量练习,进一步发展运动技巧,并引入比赛;多功能的“AFL 9s”计划在团队运动中将基本步法和运动技能结合;“AFL女子足球”是专为女性学生开展的推广计划,小学阶段侧重入门,中学阶段侧重训练。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专门为SS设计了小学项目和中学项目。小学项目由“合作项目”和“游戏项目”组成,“合作项目”将网球纳入4周以上的学校健康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打网球的技战术能力;“游戏项目”为已经掌握网球技能的学生提供游戏机会,注重学生的社会化教育,锻炼学生的适应力、领导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拼搏努力等体育精神,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竞争环境。中学项目同样将网球纳入4周的健康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澳大利亚将课外体育活动与户外拓展活动交由专业的体育俱乐部开展[10],俱乐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专业的运动项目选择,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各种运动项目。而俱乐部可以从学校招募运动员、志愿者、管理人员和支持者,或者为高年级学生开辟、提供教练和裁判认证的机会[11]。俱乐部可以专业、高效地提供多种运动项目,有效弥补、支撑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可以说俱乐部是学校归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4 政策的家庭导向:亲子互动,情感交流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政策较为重视家庭成员的支持作用,关于家庭成员支持方面的内容制定较详细,旨在培养起家庭体育活动的习惯,塑造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SS中有详细的关于家长及监护人对青少年体育促进提供帮助的内容。“找到你的30”计划,青少年向父母展示在校学习的运动,让整个家庭一起参与进来,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运动带回家”计划建议青少年将体育活动扩展到学校环境之外,设置体育家庭作业或游戏。2019青少年体育政策引导家长或监护人不过分看重比赛结果,而要多关注青少年的比赛、训练过程及感受,注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在共同运动中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为青少年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2 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促进政策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多项指标均出现下滑趋势,各年龄段肥胖率持续上升[14],青少年体质问题突出,缺乏体育锻炼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此状况,我国政府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到203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要达到25%以上。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距《纲要》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摆脱传统的单纯依靠学校体育的思路,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多元联动模式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

2.1 注重体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匹配性

澳大利亚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衔接紧密,可操作性强,各政策颁布后都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保障执行。如2004年的“建设健康、积极的澳大利亚”政策的对应实施措施为AASC计划。SS计划作为AASC计划的升级版,围绕学校、教练、体育组织、家长或监护人四方制定实施方案,社会参与度非常高。可以说,澳大利亚培养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成功正得益于这种高包容度、高参与度的计划。

澳大利亚体育政策从宏观目标到具体措施都十分详尽,各基层组织能迅速定位并准确落实。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各省份差异较大,国家体育总局在出台相关政策后,地方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发展水平,实地调研,鼓励学校、体育组织等参与政策实施、制定计划等,同时注重政策的包容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率为政策实施重点,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社会,多角度多渠道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如延长学校体育场地使用时间,增设对青少年优惠的商用体育场地等。

2.2 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保障能力

AASC和SS都强调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多元性,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进度的青少年设计针对性运动计划。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许多运动员早期进行的多样化运动并没有抑制其专项的发展,反而有助于他们成为优秀的运动员[15]。因此,要树立科学的锻炼意识,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应该进行多种运动。我们可建立一种适合青少年的“运动菜单”,为其创造低成本尝试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可考虑在有条件的俱乐部开展以体育活动为主的托管服务,青少年在紧张的脑力活动后需要充分的身体活动,这也能有效预防近视。非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托管班可结合“运动菜单”,每隔一段时间更换合作俱乐部,让青少年体验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俱乐部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归类教学,按照年龄段、技能水平等对青少年聚类,相比政策的强力要求,同伴效应将更有利于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16]。

此外,可考虑在学校和社区内成立“体育图书馆”,为青少年体育活动提供体育器材租赁等服务,这不仅能够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环境保护。除提供体育器材外,“体育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体育场地租借服务,以抽签制、预约制或积分兑换等方式,确保广大青少年有均等的锻炼机会。据调查[17],高于80%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需要专业的校外体育辅导,在“体育图书馆”中,可以增加由体育志愿者、退役运动员组成的专业辅导队伍,引入社会力量提供科学的体育指导服务。

2.3 改革学校体育授课方式,注重兴趣培养

学校作为“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网络中的主体环节,在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8]。澳大利亚学校强调兴趣培养,将体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如学校针对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开展了不同难度的课程计划(如AFL项目),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水平的青少年与伙伴一起参与最适合自己的计划。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基本上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同一种运动项目授课,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不同、运动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是青少年体育促进的关键所在。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鼓励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程,如武术、高尔夫、冰雪运动等,打造学校品牌甚至城市品牌;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方式,以年级为上课单位、依运动项目分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联系,调动起家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使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体育课、课间操或广播操,而呈现多元局面。

2.4 发挥家庭、社区作用,营造体育氛围

澳大利亚家长很好地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营造了良好的锻炼氛围,形成良好的代际传递。决定个体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我国家长应意识到培养体育生活习惯仅依靠学校体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基础[19]和后备力量,应随时补充学校体育活动的不足,凸显家长在“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网络中的重要地位[20]。家庭中父母行动上、精神上的陪伴比单纯提供物质支持更有利于体育锻炼氛围的营造[21]。应采取多种方式,将体育活动融入到生活中,使“生活处处皆可体育”,譬如家长与青少年一起游戏、以爬楼梯代替乘电梯、饭后去公园徒步等。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青少年政策
政策
政策
青少年发明家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助企政策
政策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在澳大利亚骑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