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2021-05-10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呼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黄 永 烽

(东莞康华医院 东莞 529080)

慢阻肺是指由于气道阻塞、呼吸道感染及呼吸肌疲劳等因素引发的呼吸衰竭,临床上主要采用呼吸兴奋剂、低流量鼻导管给氧等方式治疗,但其临床疗效不佳[1]。慢阻肺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突发加重时往往会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会显著提升。近年来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仅可有效纠正呼吸衰竭,同时还能提升患者舒适度,避免疾病继续恶化[2]。为深入了解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为对象开展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7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以及有关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3]。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4.25±3.44)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2±1.8)年。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7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5.19±3.49)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0.4±1.9)年。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和控制病情,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其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如有需要给予强心及利尿治疗。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方法为:取患者半卧位,指导其接受面罩给氧,注意氧流量控制为3~6L/min,呼吸频率控制为15次/min,吸气压力从8cmH2O调整至18cmH2O,同时注意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病情改变合理调整氧流量与呼吸参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PaCO2、SaO2与PaO2。临床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患者血压、心率与呼吸频率均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者血压、心率与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aCO2、SaO2、PaO2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Sa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PaCO2、SaO2、PaO2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6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气流受限,病程呈现出进行性发展趋势,急性加重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呼吸道黏膜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呼吸道阻力上升,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下,呼气功耗明显上升,同时呼吸肌疲劳度增加,这时会进一步加重病情,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呼吸衰竭比较常见[4]。

慢阻肺患者一旦合并呼吸衰竭必须进行紧急处理,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以往临床上多采用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但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随着近年来无创呼吸机的快速发展,将其用于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当中,可显著克服气道阻力,在呼气时产生呼气压,增加肺泡通气量,从而加大有效呼吸,同时呼气时间还能与内源性呼气末压形成对抗,以避免发生肺泡萎缩的现象,达到改善弥散功能的目的,从而有效排除肺泡内二氧化碳[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PaCO2、SaO2、PaO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论与李国先[6]的文献报道具有较高一致性。

总之,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升血液中氧气含量,改善其呼吸功能,从整体看疗效确切,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