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效果对比

2021-05-10陈晓东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纤支镜黏液栓塞

吴 庆 陈晓东

(高州市妇幼保健院 高州 52520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部急性炎症,由于下呼吸道的感染而导致气道纤毛柱状上皮损害,造成气道内黏液栓塞[1]。黏液栓塞若未得到及时的处理而阻塞气道,易引起支气管炎症性狭窄,影响炎症的吸收,导致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后遗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能够经口鼻到达病变部位,通过局部冲洗来清除支气管上的阻塞物质,对于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但目前临床上对于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时机并无统一标准,为此本文研究不同时机纤支镜介入治疗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的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50例,根据不同纤支镜介入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12±0.97)岁;病程10~30d,平均病程(15.19±2.17)d;发热时间3~15d,平均发热时间(5.82±1.06)d。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08±0.99)岁;病程10~30d,平均病程(15.23±2.15)d;发热时间3~15d,平均发热时间(5.78±1.08)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MPP诊断标准,纤支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管腔内有黏液栓形成;(2)MP-Ab滴度≥1∶160;(3)发热、咳嗽等症状明显者。排除标准:(1)合并有病毒、细菌等感染者;(2)纤支镜介入治疗禁忌症者;(3)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纤支镜介入治疗,对照组的纤支镜介入时间>10d,研究组的纤支镜介入时间≤10d。具体操作:患儿仰卧位,使用丙泊酚、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鼻咽及气管的表面黏膜。根据患儿的年龄、体型选择相应的纤支镜(国产视新支气管镜QG-3320),经鼻腔进入,对于鼻息肉、鼻甲异常的患儿可经口进入。进入气道后观察支气管的病变情况及黏液栓塞部位,使用37℃的无菌生理盐水以2ml/kg的速度注入黏液栓塞部位,进行支气管清洗及肺泡灌洗。若黏液栓与支气管黏连紧密,则使用细胞刷或活检钳将黏液栓分离,清除干净。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恢复情况分为完全恢复(肺不张吸收大于等于80%)、部分恢复(肺不张吸收79%~60%)、未恢复(肺不张吸收<60%)3个等级[3],总恢复率=(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患儿总数×100%。临床指标为发热持续的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住院时间。肺不张发生率=(肺不张发生总数)÷患儿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恢复情况

研究组的总恢复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恢复情况[n(%)]

2.2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

研究组的发热时间、CRP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

2.3 对比两组的肺不张发生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发生1例肺不张,研究组治疗后发生7例肺不张,研究组的肺不张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P<0.05)。

3 讨论

MPP是儿童社区获得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多由MP感染所致,感染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黏膜粗糙、褶皱等造成黏液在气道上发生聚集而形成栓塞,长期的气道阻塞可造成患儿遗留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4]。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及时解除气道内的黏液栓阻塞具有重要意义。纤支镜介入治疗能够通过吸引、灌洗等来清除气道上的阻塞物,是治疗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纤支镜的侵入性操作及较强的不适感,加上患儿的年龄较小,配合度较差,导致临床医师对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时间把握不到位,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时机较晚,从而导致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或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但尚缺一定的研究支持[5]。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介入时间>10d和≤10d两种不同时机纤支镜介入治疗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效果。

纤支镜介入治疗使用透光度极高的玻璃或光学纤维组成的导光束来进入气管,观察气管、支气管上的病变,通过局部冲洗、抽吸等方法来清除呼吸道上的分泌物,同时通过细胞刷或活检钳来处理黏液栓,从而起到缓解呼吸道阻塞,改善肺部通气的作用[6]。

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易导致支气管腔内阻塞,从而导致肺不张。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总恢复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说明纤支镜介入治疗时间≤10d相比介入时间>10d能够加快肺不张的吸收,促进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恢复。分析其原因,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通过清除呼吸道上的黏液栓,改善肺部的通气,及时清除导致肺不张的病因,避免肺不张进一步发展,从而降低肺不张的程度,促进恢复[7]。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发热时间、CRP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能够缩短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恢复时间。分析其原因,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通过含有布地奈德、氨溴索等药物的灌洗液来灌洗气道,从而起到消炎、抗过敏等作用,并且介入治疗的时机越早患儿的症状改善越快,从而缩短了恢复时间[8]。

肺不张是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常见并发症,在去除病因后大多可恢复,但仍有部分患儿由于长时间的支气管阻塞而持续不愈。本研究中,研究组的肺不张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P<0.05),说明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能够减少肺不张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原因是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能够快速定位支气管阻塞部位,并通过细胞刷或活检钳来摘取黏液栓等异物,从而恢复肺部的正常通气,使肺不张得到缓解,从而防止肺不张的发生[9]。

综上所述,早期纤支镜介入治疗MPP合并气道内黏液栓阻塞患儿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纤支镜黏液栓塞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纤支镜灌洗对肺炎伴脓毒症患者CRP水平与症状指标的影响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