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1-05-09廖莎莎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网织性贫血贫血

廖莎莎

(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赣州341000)

大细胞性贫血疾病在临床中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1-2]。大量研究[3-5]表明,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摄入量不足、供需失衡、吸收和运转障碍,而导致叶酸不足的原因包括摄入不足、需求增加、吸收不良及药物作用,此外,部分患者则是由于先天性叶酸代谢障碍疾病导致。临床常见的大细胞性贫血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L(A)、骨髓增生异常(MDS)、再生障碍性贫血(HA)、巨幼细胞性贫血(MA)、溶血性贫血(AA)、多发性骨髓瘤(MM)等。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有效诊断措施,明确疾病类型及各指标变化,并尽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及同期40名正常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依据不同类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组,n=14)、骨髓增生异常组(MDS组,n=16)、再生障碍性贫血组(HA组,n=14)、巨幼细胞性贫血组(MA组,n=13)、溶血性贫血组(AA组,n=12)和多发性骨髓瘤组(MM组,n=11)。AL组男8例,女6例;年龄4~94岁,平均(49.2±2.4)岁。MDS组男10例,女6例;年龄50~93岁,平均(71.6±2.3)岁。HA组男8例,女6例;年龄4~63岁,平均(33.6±2.4)岁。MA组男3例,女10例;年龄32~79岁,平均(55.6±2.1)岁。AA组男5例,女7例;年龄1~83岁,平均(42.7±2.4)岁。MM组男9例,女2例;平均(56.3±2.2)岁。正常组男23名,女17名;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8.4±2.5)岁。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6-7]: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认知疾病者;抵触或抗拒检查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参与其他研究者。

1.3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接受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配套检测试剂及校准物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仪器检测前均经严格调试及校准,指导受试者检测前空腹8 h,取3 mL静脉血,检测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

1.4 观察指标比较各组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网织红细胞参数[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M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和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红细胞参数比较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RDW-CV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1。

2.2 各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MFR、IRF指标均高于正常组,LFR指标低于正常组(P<0.05),见表2。

2.3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HA组PDW指标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红细胞是机体血液中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又称为红血球[8]。红细胞包括HGB、MCV、MCH、MCHC、RDW-CV等指标,能从多个角度反映红细胞病理变化,广泛用于贫血疾病的诊断及鉴别[9-11],其中MCV及RBW-CV等指标可区别贫血疾病的种类,并可直接反映贫血的病因。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临床中是指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能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可用于血液疾病的诊断;具体指标包括LFR、MFR、IRF等,正常情况下机体网织红细胞参数含量增加可表明骨髓红细胞增生状态良好,并能满足机体生存活动的正常需求[12-13]。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PLT、MPV、PDW等,可对机体血小板生成情况进行反应,并被临床应用于诊断因血小板破坏增多或生成不足导致的疾病[14-15]。本研究中,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RDW-CV指标高于正常组(P<0.05),表明患者机体红细胞大小及形态均有明显变化。AL组、MDS组、HA组、MA组、AA组、MM组患者MFR、IRF指标高于正常组,LFR指标低于正常组(P<0.05)。大细胞性贫血疾病患者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HFR、MFR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而LFR低于正常组,且HA组明显高于其他组,表明机体贫血后其骨髓造血处于刺激代偿增生状态,使其HFR、MFR含量增。HA组PDW指标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参数,该指标降低均表明疾病发生,且疾病类型均为血小板破坏增多或生成不足导致的疾病,也是临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重要指标。

表1 各组红细胞参数比较(±s)

表1 各组红细胞参数比较(±s)

?

表2 各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s,%)

表2 各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s,%)

?

表3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s)

表3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s)

?

综上所述,临床利用多细胞参数联合分析诊断结果更准确,从而确保诊断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网织性贫血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全国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和决定限现状调查与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