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2021-05-09张威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依帕司注射剂视网膜

张威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115100)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糖尿病患病时间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1]。依帕司他片是一种醛酶还原酶抑制剂,可对多元醇代谢途径起阻断作用,而多元醇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生化基础;前列地尔注射剂是一种载体制剂,可通过将前列腺素输送到病变位置,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炎、降低血管痉挛等作用[2]。但目前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6.89±4.11)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Ⅰ期13例,Ⅱ期21例,Ⅲ期1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91±4.63)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Ⅰ期15例,Ⅱ期18例,Ⅲ期1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经眼底检查与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视网膜病变;③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液等疾病者;②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有精神疾病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依帕司他片(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893,规格:50 mg)治疗,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剂(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规格:1 mL∶5μg)治疗,取10μg药液置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后,予以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于治疗前后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上层清液,-2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反应、皮疹、血压下降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2 两组氧化反应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氧化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OD、TA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氧化反应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胃肠反应2例、皮疹2例、血压下降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7/47);观察组发生胃肠反应2例、皮疹1例、血压下降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0,P=0.160)。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因为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细胞的通透性增加、血管闭塞、过度增殖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完全丧失细胞结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4-5]。目前临床治疗该病需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但控制血糖仅可抑制该病发展,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与发展的中心环节为机体氧化反应,视网膜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酸,且对氧的需求量较大,葡萄糖氧化反应频繁产生,在氧化应激反应中极易受到损伤,因此,抗氧化应激治疗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病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均异于正常人群,其中IL-2、TNF-α属于促炎因子,参与视网膜细胞病理过程,疾病发生时IL-2、TNF-α水平显著升高,加重病情;IL-10是抗炎因子,可有效抑制促炎因子,降低炎性反应,故遏制炎症因子水平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6]。

依帕司他片可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可有效缓解血管异常,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炎症反应及氧化反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效果明显。原因为前列地尔注射剂是一种载体制剂,可将前列腺素包裹于脂微球中,输送到病变位置,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达到抗炎、减轻血管痉挛、提升缺血区域内血液供应等作用[9-10]。二者联合应用可抗炎效果显著,并可改善内皮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反应指标,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依帕司注射剂视网膜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