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以及磁共振静脉系成像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2021-05-09宋萍杨峰武夏夏柏福运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磁共振检出率血栓

宋萍,杨峰,武夏夏,柏福运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襄阳441000)

颅内静脉窦血栓作为临床中的脑血管病症之一,与其他脑血管病症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和儿童[1]。临床中如果未对儿童中耳炎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化脓后则会导致侧窦血栓形成,如乙状窦血栓、横窦血栓等[2]。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典型性,且发病突然,临床中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现象,进而耽误临床治疗,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对颅内静脉窦血栓进行及时准确地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旨在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经临床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37岁,平均(24.3±2.8)岁;急性期12例,亚急性期18例;24例患者存在恶心、呕吐,3例患者存在癫痫症状,3例患者存在意识障碍;18例患者明确病因,其中7例患者为化脓性中耳炎,6例患者为鼻窦炎,3例患者为肥厚型脑膜炎,1例患者为外伤,1例患者为乳突炎,另外12例患者病因不明确。

1.2 方法选择西门子1.5T/GE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开展MRI扫描检查,选择SE序列。患者均首先接受MRI平扫,选择T1WI,TR/TE设置为400~560/8~14 ms,开展矢状位和横断位扫描,选择T2WI,TR/TE设置为3 500~4 000/95~105 ms,开展FLAIR横断位扫描。扫描时,层间距设置为1.5 mm,周围层厚设置为5 mm,矩阵设置为256×256,矢状位层厚设置为5~6 mm,FOV设置为230 mm。MRVI扫描选择2D-PC,矩阵设置为256×256,层厚设置为1.5 mm,TE设置为9.6 ms,TR设置为32 ms,偏转角设置为10°,FOV设置为400 mm。Gd-DTPA增强扫描选择T1WI横断位,TE设置为5.12 ms,TR设置为1 930 ms,FOV设置为256 mm。

1.3 观察指标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静脉窦血栓检出情况30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诊断出静脉窦血栓36个。MRI扫描后共检出30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83.33%(30/36);MRVI扫描后共检出32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88.89%(32/36);增强扫描后共检出34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94.44%(34/36),见表1。

表1 颅内静脉窦血栓检出情况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2.2 影像学特征观察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显示,受累部位静脉窦内无流空效应,存在血栓混杂信号,其中8例T1WI、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5例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

3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病理机制、发病原因与脑动脉梗死存在差异,常见诱因主要为凝血治疗、颅内感染、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此外,先天性血栓倾向也可能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4-6]。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理机制主要为静脉闭塞后,在蛛网膜颗粒、纤维隔膜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静脉系统内的血容量逐渐聚集,阻碍脑脊液回流,增加颅内总血容量和颅内压,进而导致脑出血或脑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8]。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并不固定,因此,需通过影像学辅助检查及时准确地诊断该病[9]。以往临床中常选择脑平扫CT检查患者脑部,对静脉窦血栓进行诊断存在一定局限,需采用排除法才能确诊,该方法的诊断效率较低,易延误临床治疗,且误诊率也较高[10]。脑CT的技术参数选择与检查时间易影响临床诊断结果。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采用脑CT检查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时,25%~30%的病症并未发现异常[11]。本研究结果发现,MRI扫描后共检出30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83.33%(30/36);MRVI扫描后共检出32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88.89%(32/36);增强扫描后共检出34个静脉窦血栓,临床检出率为94.44%(34/36)。采用MRI扫描检查不但能对颅内静脉窦的血栓凝结时间、血流情况进行检测,且还能检测脑梗死、脑出血、脑水肿等症状,及时准确诊断,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MRI扫描与MRVI扫描联合应用,能观察颅内静脉窦和颅内组织状态、血栓形态,采用MRVI扫描,能对双侧横窦、下矢状窦、上矢状窦、直窦以及乙状窦的形态、数目进行准确观察[12]。联合应用2种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进行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对病症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及时确诊,明显降低临床误诊率,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采用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系成像能准确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磁共振检出率血栓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