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生存率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5-09周攀温香生赵梦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周攀,温香生,赵梦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医院胸外科,湖北 武汉430050)

对于早期的食道癌,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仍是手术切除。传统的食道癌手术包括切除食道肿瘤,移除淋巴结和以胃或肠道重建食道等部分。但开胸手术和单肺呼吸麻醉可能造成较多的术后并发症[1];且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难而导致营养体能状况变差,手术实施范围较大。据报道,食道癌切除手术后的术后死亡率5%~10%[2]。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0%,其中最严重的为肺炎及术后呼吸衰竭。自1992年Pelligrini首次成功地将胸腔镜手术用于食管疾病以来,微创食道手术已广泛的被用于良性食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或食道失弛的治疗中[3]。但目前对微创手术对食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1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1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305)和开放组(n=112)。腔镜组男201例,女104例;年龄40~81岁,平均(61.20±7.52)岁;TNM分期:Ⅰ期130例,Ⅱ期127例,Ⅲ期48例;病理学类型:鳞癌287例,腺癌9例,其他9例。开放组男75例,女37例;年龄40~82岁,平均(61.96±8.05)岁;TNM分期:Ⅰ期47例,Ⅱ期39例,Ⅲ期26例;病理学类型:鳞癌103例,腺癌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术前行上消化道造影、胃镜、CT、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无肿瘤远处转移;心、肺功能可耐受手术;术后病理学确定为R0切除。排除标准:病理学分期Ⅳ期;有开腹手术史;大量腹水;接受过左肺全切除;无法承受单肺呼吸。

1.2 方法腔镜组患者行单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或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患者行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均由本院资历水平相当、经验丰富的医师团队施行手术,具体手术操作方法参照文献[4]。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和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麻痹;比较两组术后生存率:统计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原始得分经线性公式转换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术后生存率比较腔镜组和开放组TNM分期Ⅰ~Ⅱ期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93%(208/257)和74.42%(64/86),Ⅲ期患者分别为52.08%(25/48)和46.15%(1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23、0.873,P>0.05)。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术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12个月,腔镜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由于手术操作要求较高,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所需时间较传统开放手术时间更长[6]。本研究结果表明,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的;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表明腔镜手术具有较小手术创伤的优势。淋巴结清扫是肿瘤切除效果的常用评价指标,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腔镜和开放手术具有类似的手术视野,可较彻底的清除淋巴结。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EORTC QLQC-30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ORTC QLQC-30量表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EORTC QLQC-30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

对于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目前仍有争议,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1%,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原因为对术后并发症的定义及严重程度尚无统一的标准。腔镜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7.7%产生肺炎,发生率远低于大部分的传统开放手术[8]。有研究表明,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仅伤口大小有明显差异,病患者生理的改变无明显差异[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纵膈腔廓清的广泛度相关,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纵膈腔廓清程度上无明显差异。

Veiga等[10]对222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腔镜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5%、36%;孙亚林等[11-12]研究发现开放及腔镜手术后病理分期为Ⅱb和Ⅲ的5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Ⅰ~Ⅱ期和Ⅲ期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二者对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基本一致[13-14]。此外,术后1、3、6、12个月,腔镜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生活质量优于开放手术。

综上所述,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术后生存率,且创伤小,近期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