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动静脉内瘘与前臂人工血管的临床比较

2021-05-09易琴霞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瘘术前臂动静脉

易琴霞

(九江市中医医院,江西 九江332000)

尿毒症为终末期肾病的统一表现,患者需要透析、肾移植等维持生命,相关研究指出,尿毒症患者采用手术建立动静脉内瘘治疗效果确切[1]。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均发生改变,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尿毒症患者,若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或过于肥胖者,难以成功建立动静脉内瘘,因此,传统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对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前臂人工血管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此类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高位动静脉内瘘术与前臂人工血管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女8例,男12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48.39±4.75)岁;病程1~37个月,平均病程(21.10±3.29)个月;体质量59~80 kg,平均体质量(65.27±3.94)kg;合并高血压5例。观察组女7例,男13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7.65±4.48)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20.79±3.43)个月;体质量57~82 kg,平均体质量(66.13±4.07)kg;合并高血压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未行中心静脉置管术、起搏器植入、介入手术等有创治疗。排除标准: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存在恶性肿瘤或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肝功能严重衰竭者;存在精神类疾病家族史者;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射血分数<30%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术,术前评估静脉通畅情况、心脏功能,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手术取局部浸润麻醉,于肘前部切口,暴露肘部头静脉或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分离肱动脉,于肱动脉前内侧或外侧开窗,直径约3 mm,于动静脉吻合,放开血管夹后缝合,若有渗漏可适当加针,常规缝合皮肤。观察组采用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采取臂丛麻醉,术侧上肢外展,于横纹处切口,暴露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肱静脉、肱动脉,选择人工血管植入隧道位置,确保肘部弯曲时不发生人工血管弯曲,选择直径6 mm人工血管,置于皮下,两端分别与动脉、静脉吻合,常规缝合皮肤。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或触及震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急性心力衰竭、中心静脉狭窄、慢性心功能不全;比较两组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比较两组中心静脉造影率和感染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观察组17例成功手术,对照组18例成功手术,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5.00%(17/20)与对照组90.00%(1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s)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急性心力衰竭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4例;对照组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3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8/20),高于对照组的20.00%(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手术前,两组HR、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10、20 min,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有好转,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与同组手术前比较,bP<0.05

?

2.5 两组心功能比较手术前,观察组心输出量、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心输出量、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

2.6 两组中心静脉造影和感染率比较观察组中心静脉造影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感染率为45.00%,高于对照组的1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中心静脉造影率和感染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central venography and infe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尿毒症患者经济实惠,疗效确切,且感染风险低,但穿刺难度较大,且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肥胖患者并不适用[3]。前臂人工血管是采用人工血管植入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且对中心静脉及心脏影响小,双针易穿刺,还尽可能保留自身血管资源,延长患者生命[4],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手术复杂,创伤性较高,术后感染风险较大[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疗效确切,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的尿毒症患者[6-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提示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会增加手术风险,这与手术复杂性更高有一定关系。林新伟等[9]研究认为,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对心脏影响较小,更适合心功能不全患者。本研究中,手术开始后10、20 min,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有好转,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心静脉造影率低于对照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对患者中心静脉及心脏影响较小,降低了手术风险,且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与传统高位动静脉内瘘术比较,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手术难度较高,术后感染风险较大,但对中心静脉及心脏影响较小,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猜你喜欢

瘘术前臂动静脉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应用自体血管移植行动静脉造瘘术13例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临床药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