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21-05-09侯丽娜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黏度心绞痛心电图

侯丽娜

(辽宁奉天中医院心病科,辽宁 沈阳110000)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该病兼具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发病性和心血管类疾病的危重性,因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较复杂[1],临床上西医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效用[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男27例,女1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00±6.72)岁。治疗组男13例,女24例;年龄31~78岁,平均(54.50±6.8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药物不过敏;③年龄≤80岁。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机体器官损伤者;②有精神病、意识障碍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④患有传染病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入院后,给予患者吸氧护理,详细了解病情状况,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凝聚等,给予其相应的降压降脂类药物,及时控制血压、血脂等,并使用相应的倍他乐克片等药物减慢患者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药方为:红花15 g、桃仁20 g、当归15 g、生地黄15 g、川芎10 g、赤芍10 g、枳实10 g、牛膝15 g、甘草6 g、柴胡6 g[3],采用煎煮的方法,剂量为300 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效果。①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T波一切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无效,患者治疗后心电图ST段未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4]。②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硝酸甘油消耗量显著减少;有效,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无效,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无变化,病情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未减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electrocardiogram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 and fibrinoge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 and fibrinoge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属于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病较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5-6]。在西医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采用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但长期使用,常伴有相关不良反应[7-8]。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疼痛评分,与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优势明显,且常规治疗结合中医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9]。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常伴有疼痛症状,引起胃痉挛现象;且临床症状中的愈久化热、痰热,会导致患者精神不良、失眠、多梦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肝经循环,患者通常极易产生烦躁、暴怒等负面情绪[10-11]。因此,在中医上,主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疏导自体肝气,依据患者病情状况,辅助添加相应的其他药物,如养血药物,发挥气血兼顾、活中寓养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黏度心绞痛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