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021-05-09万焱华

当代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率

万焱华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江西 九江332000)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和髓样癌,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预后性,大部分癌细胞均起源于细胞组织的上皮细胞[1]。该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性别、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有关。据统计,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高发于中、青年患者[2]。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探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比组(n=75)和观察组(n=75)。对比组患者男26例,女49例;年龄33~53岁,平均年龄(41.63±2.36)岁;癌症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癌24例,髓样癌19例。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48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0.96±2.84)岁;乳头状癌33例,滤泡状癌22例,髓样癌2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甲状腺癌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以及器官异常者;精神异常、不配合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术前由专门的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手术流程讲解,告知患者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手术体位,使患者的颈部过伸位,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颈前方胸骨上缘处作6 cm切口,并从皮肤表层至皮下组织进行逐层操作,使患者的甲状腺腺体充分暴露在表面,并通过常规切除的方式,将患者的峡部、椎体叶进行切除,在手术过程中将患者甲状腺体的上、下血管进行止血、结扎处理,并将部分甲状腺体进行切除,保留患者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部分组织,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注意采取相关的防感染措施。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术前由专门的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手术流程讲解,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中,协助患者调整合适的手术体位,取仰卧位使患者的颈部过伸位,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胸骨上方位置作4~5 cm切口,使患者的皮瓣上缘充分游离,并使患者的甲状腺腺体充分暴露在表面,将甲状腺腺体与患者气管前间隙进行仔细分离,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损伤患者的各项神经,将甲状腺体完全切除,并对淋巴结节组织进行全面清除,在手术过程中及时的止血,放置引流管后,采取逐层缝合的方式完成相关手术。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的变化情况:甲状旁腺素正常范围为0~70 pg/mL,血清钙正常范围为2.25~2.58 mmol/L,高钙血症>2.58 mmol/L,低钙血症<2.25mmol/L;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生活质量采取SF-36评分法,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疼痛评估采用VAS评分法,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度越高。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喉返神经损伤、手脚麻木、高/低钙血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腺素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钙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变化情况(±s)Table 1 Changes of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serum calcium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变化情况(±s)Table 1 Changes of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serum calcium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4/75),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1.3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改善情况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pain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改善情况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pain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

3 讨论

甲状腺癌在临床上较常见,属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在人体恶性肿瘤中占比较高,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等,患病原因主要与长期缺乏碘元素有关,同时,由于促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分泌异常,受到辐射等原因,早期患病特征不明显,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出现小肿块、肿块质地较硬等[3]。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甲状腺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但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时,对切除范围的选择和判断一直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医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在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减少喉返神经损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的可能性[4-5]。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素、血清钙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提示采取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能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清钙和甲状旁腺素,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6]。同时,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能降低患者神经和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治疗效率[7-10]。

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除术能有效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