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武举设科取士探究

2021-05-08马城城

兰台内外 2021年8期
关键词:八旗清代

马城城

摘 要:清兵入关之后定都京师,为安民众,科举在顺治元年即开始实施。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射可以说是传统,旗人武科举内容和制度在有选择地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本民族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清代;八旗;武举

有明确记载的武举始于唐朝长安二年,清初为了稳定全国局势和守卫疆土,“顺治元年定都燕京各旗兵从龙入关乃名守京师者曰禁旅分驻各省者曰驻防。”,禁旅与驻扎名称虽有不同,但都是由旗人子弟组成,武举除作为出仕途径外和收拢人才外也有保持骑射传统的作用。

一、八旗武举的历史渊源

清代武闱借鉴明代制度,在乡会试保留的基础上对应试时间略作调整。最初只许民人参加,清朝历代统治者反复申明“国语骑射”是“国本”,皇太极曾告诫诸贝勒“平日既未嫺熟一旦遇敌何以御之,试思丈夫之所重者有过于骑射者乎”,意思就是平日不练习骑射,遇到敌人拿什么来抵御。皇太极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入关之前,面对辖区内的满汉矛盾和各旗之间的斗争,他本人深感以武戡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提倡八旗子弟学习骑射。加开武科考试一方面增加了出仕途径和培养军事人才,同时也为了告诫诸人不要荒废骑射的本领。即使旗人子弟参加文闱,也要求“八旗乡试。礼部先期行文各旗。将应考生监造册送部。即咨送兵部考试马步箭。合式者造册劄发顺天府。”,也就是说马步箭不符合标准连文试也不能参加。如果乡试免去骑射考试可以,就是与试者得是近视或残疾,规定不可谓不严。

二、八旗武举的实施情况

旗人武试晚于民人,主要原因是八旗子弟尚处于四处征战的阶段且军功入仕是传统,接受度更高。随着各地情况逐渐稳定,八旗子弟的人口繁衍,武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法。旗人武试举行的缘由,在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圣祖阅试武举时,道:“视近科所取之人,武艺勇力渐不如前,此事所关甚大。当扩考试之典,以备录用。”,这里说明了两个事实,首先,武举技勇不如从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其次,需要扩大生源,这也为八旗子弟通过武闱进入仕途提供了可能。

八旗武乡会试正式举行是在康熙五十年辛卯科和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听雨从谈》也记载说:“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始开八旗汉军武进士科。”,同时佐證了康熙五十一年始开八旗汉军武会试的这一事实。满洲、蒙古旗人参加武乡会试是在汉军旗人举行了五科后,也就是雍正元年同汉军旗人一体参加武乡会试。武功骑射是旗人传统,这一点无论满洲蒙古旗人还是汉军旗人并无不同。自从八旗子弟开始参加武科举考试后就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其过程并非一番风顺,在雍正年间举行过五科后,也就是雍正十二年,又停止了满洲蒙古旗人参加武科考。

停考缘由主要是相对于武科试从中央到地方的高投入来说,人才的回报显然是不够的。满蒙旗人强项在骑射,但弱项在文艺,武试于骑射并未产生显著效果反而导致作弊手段层出不穷难以稽察,所以停止满洲蒙古旗人武试,却未禁止汉军旗人参加武试。满蒙旗人再次参加武试的时间,为“嘉庆十八年谕……满洲、蒙古与汉人一体应考,按额取中,旗人尤应习武。武场亦当一律办理。”,这条上谕当中说到“甄选人才”和“文武并进”是重开满洲、蒙古旗人武试的原因,说明旗人在接收汉文化,且因为学习汉文化而疏忽了武功骑射,所以再开武科取士是其次,主要是在满人武艺荒疏的状况下略作补救以期提高。同样都是开武科,但目的却并不相同,以小见大,民族融合体现在科举便是如此,这也再次明示了统治者的重武思想。骑射荒废是事实,用硬性规定来改变这一事实却是不可取的,录取武进士开始时讲到文武兼备才是原则,但是文武兼备的教育模式实际属于精英教育,只有皇子的教育能够达到文武兼备的水平,武科更多的是倾向于应用型考试,也就是说以解决就业为主,后期尤其是嘉庆年间内场默写《武经》百余字,默写百余字的水平大概相当于识字就可以,又如何能够取到文武兼能的人才。后出现武举硬弓不能全开,石不能举动的现象,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屡次降低考试难度,这其实是与作养高素质人才原则相悖的,所以培养不出全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八旗武进士、武举人的录用

1.充补侍卫

武进士中只有少数用为侍卫。侍卫的挑选由部请旨,交予领侍卫内大臣选拔。侍卫等级也不相同,可挑选为一等、二等、三等或蓝翎侍卫。侍卫挑选的名额在各个时期也有变化,雍正五年因为挑选侍卫名额过少加之卫守备名额裁减,所以加恩将满洲、蒙古进士授为蓝翎侍卫,汉军武进士以骁骑校补用,但都不是常例。侍卫挑选的名额最终在雍正年间确定为29名,包括一甲3名,二甲10名,三甲16名。

2.用为营职、卫职

武进士初次录用主要选到各直省任营职或者卫职。又因为营职和卫职有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作用是安定行伍,武进士出身虽则武艺等均能合式,但缺少经验,所以在汉军旗人参加武会试的同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规定是年所中武进士,必需交由八旗护军统领学习骑射与礼仪,遇到皇帝围猎需得随行,给予钱粮补贴,也方便皇帝时时查视武进士武艺,以便日后选用。挑选武进士到八旗学习骑射和礼仪的这项规定在雍正元年停止。乾隆在年间武进士划分为三等,前两等分发营守备,第三等分发卫守备,弓马不熟,回籍学习,遇到简选之时准许再选。决定以营职还是以卫职用的是武进士殿试的排名,置于前列者以营职用。挑补原则主要是由高往低,千总挑补在产生拥滞的时候可以先行挑选把总,遇有千总员缺可还一体参加选补,前提是效力期满表现良好。营用武进士相比卫用武进士挑补员缺更快,雍正年间裁撤卫职名额后更加明显,汉军武进士大量选为营职。

武举的人数远远多于武进士,较武进士相比起点较低。汉军武举回本省发各标协营效力,随营差操三年期满,考绩优良分发邻省以门千总、次之以卫千总拨补。分发的原则是按照所在省份就近分发。随营差操各直省额数在乾隆十八年确定下来,最少20,最多30名。直隶和陕甘最多,为30名。由兵丁进至武举者随营差操年份延长两年,共为5年,期满一体参与千把总员缺较拨。武举随营差操若有武艺荒疏等事,革去武举功名,因为患病告退仍留武举。汉军武举一等、二等可以挑门千总,三等可挑补卫千总。

(1)提塘录用。提塘为武举和武进士都可挑选的岗位,主要负责地方与中央的文书往来工作,为兵部下辖单位,三年一换,调动频繁,类似中转的考察性岗位,三年期满可参加千总把总挑补。挑选先在武进士当中进行,如果该省一时未有武进士,则可以在一等二等武举人当中挑选,所以提塘先由武进士充补。嘉庆六年曾规定直省一二等武举人实在无人,才可用三等武举,但还是按照先武进士,后一二等武举的原则,三等武举的挑选非为定例。

(2)差官录用。差官最初并不是针对武举所设的专职,开始无赖积棍充补衙门,为避免骚扰民人和提高当差人员素质以武举人拨补。随着武进士升补之路的壅滞,乾隆年间武进士随着武举一体当差,三年期满考察武艺,一等武进士以营守备或卫守备分别补用,二等武进士以卫守备等侯推补。一等武举人同武进士以营守备或者卫守备一同补用,二等武举人以守御所千总等候拨补,三等武举不许参与拨补。一二等武进士先于一二等武举人补用,同为举人或者进士则按照拨补科分先后依次补用。三年期满也可以申请留任,期满再行拨补。同治年间因为文报繁多,共添设十四名差官,三等武举幸可以额外效力差官增加一年效力期,期满呈请拨补。差官补用的原则是先以正用差官,正用差官无人,才可以备用差官补用。

四、八旗武举的变革——文武互试实施情况及结果

文武互试是清代为选拔文武全才进行的尝试,准入门槛低,旗人录取比例也高于民人,虽然互试不是常例,但也实行过,几经变革,最终废除。观其本意实是统治者希望读书人能具备武将的素质,武将能像文臣一样处理政务,这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一味求才不施以培养,如何取得文武全能。互试实施时间为“康熙五十三年议准。文生有愿改入武场。武生有愿改入文场者。照文武生员乡试例申送乡试……中式者各造入新册。不中者仍各归入文武原册。不准再行考。”,意思就是说由文转武在这个时侯是允许的,限制条件是一次不中不许再考。互试是有其合理性存在的,与现今的文转理或是理转文是一个道理,在不清楚自身所长的情况下,允许转的行为,但上谕中规定只许考一次,如不能中就归文武原册,也遵循了制度改革过程当中的谨慎性和周密性原则。

雍正皇帝即位后继续执行着这项政策,但最后也于雍正十二年废除了,缘由是“而满洲文艺不及汉人,又恐考试内场时,不免有传递、代作等弊,似于作养人材之道未有裨益,著行停止。”,互试是遵循了取士原则而进行的尝试,但是尝试明显试失败了,雍正皇帝认为满汉人才的特点不同,满人是骑射的代表,汉人是文艺的代表。互试只会造成作弊更难稽察,虽则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但武试作弊屡禁不止确是事实,甚至出现年过六十的武生,这样看来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使得许多庸才被选,优秀人才遭埋没,所以完善制度同样重要。

乾隆元年此項制度再次得到了批准,但也在实行了不到7年就停止了,原因在《<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乾隆七年四月丙申礼部等议覆御史陈大阶奏者的时候已经明确指出:“文武互试……徒滋科场之弊,未收兼备之才。应如该御史所奏,嗣后,将文武乡会互试之处停止。从之。”,不论乾隆皇帝举行互试的初衷如何,滋生流弊和难以稽察是不争的事实。然规章制度也有变通的余地,乾隆八年“监生向照文生之例。准入武场一次。现在文武互试既经停止。则监生自不准入武场。但监生原有区别。其由武生捐纳者。原系武生出身。应不准入文场。仍照旧准入武场应试。至由廪增附生及俊秀捐纳者。概不准入武场。”,大概意思就是监生不准入武场只许入文场,但原来是武生且同时捐纳了监生的这一部分与试者允许参加且只许参加武试,其本质上还是武生,还是在贯彻文武不互试的原则,这也体现了国家在制订规章制度时的灵活性和严谨性。

文武不互试的原则在后期执行的更加严格,据《皇朝续文献通考》记载“光绪九年……文武互试之例久经停止,由武生捐监者止准应文闱,其捐纳武监坐概不准应文乡试。”意思就是武生捐监生只许应文闱,捐武监的不许应文闱,简言之不论原来洊文洊武,捐文应文捐武应武。互试原意是希望培养出既能提笔安天下也能马上定乾坤的伟才,但效果却不甚理想,笔者见有选拔人才,但未见到有培养人才的制度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文科和武科教师。不需要教导就能文武双全毕竟在少数,加之对旗人在政策上的倾斜,使其缺乏忧患意识,同时也荒疏了本领,人才的匮乏是互试实行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五、八旗鼎甲述略

旗人作为定鼎中原的劲旅,显示出其超群的武力,顺治初年开始八旗子弟被陆续派往各地驻守一方。自康熙朝允许旗人参加武闱开始到光绪朝共历八朝,考取进士要经过武生试、武乡试和武进士考试,最终才有被钦点为鼎甲的可能,而以鼎甲担当重任的旗人更如凤毛麟角。八旗鼎甲康熙年间仅有一位即汉军正红旗赛都,雍正年间有五位,分别是汉军镶白旗苗国琮,汉军镶黄旗谭五格,汉军正黄旗张照,和蒙古正蓝旗特格慎等。乾隆年间共计十位,分别是汉军镶黄旗马负书,汉军正黄旗董孟,汉军镶黄旗曹龙骧,汉军镶白旗黄宗杰,汉军镶蓝旗金富宁,汉军镶蓝旗郑敏,汉军正白旗陈四安和汉军镶黄旗玉福,满洲正黄旗德灏,满洲正黄旗德明。嘉庆年间共计有五位,汉军镶黄旗高适,汉军镶白旗韩积善,满洲正黄旗倡昌伊苏和满洲镶蓝旗富成等。道光年间共有六位,分别是汉军正黄旗张斯奎,满洲正红旗波启善,汉军正蓝旗金莲元,汉军正蓝旗僮攀梅,汉军镶白旗德庆和满洲正白旗蕙椿。咸丰年间和康熙年间一样只有一位,满洲正蓝旗德绶。同治年间无,光绪年间共有三位,为蒙古正红旗景庆,满洲镶黄旗景原和满洲镶白旗苏克敦。其中汉军旗人鼎甲共有十九人,占到鼎甲总数的63.3%,满洲,蒙古旗人鼎甲共11人,占到总数36.7%。汉军旗人鼎甲超过半数,乾隆年间所中最多,这与乾隆皇帝本人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即位之初期,乾隆皇帝的初衷是遵循其父的意志,但在内心也是认可此项政策的,不然也不会在执政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允许满洲蒙古旗人参加武科举,所以在整个乾隆朝,汉军旗人参加武科举考试的竞争对手就是汉人。自雍正十二年停止旗人武试之后,到嘉庆年间宣布恢复满蒙武闱,期间有八十年左右的时间缺少满洲、蒙古旗人参与考试竞争,汉军旗人与试压力较小,也导致了汉军旗人在乾隆年间的中式概率较大,这同时也使得一部分文科举失利的汉人把目光投注到了武科举上,作弊更加难以杜绝,除乾隆年间外,就是道光年间旗人武鼎甲所中最多,这与当时战乱不断的国内形势密不可分,综上,可以得出形势和政策的变化,与鼎甲的来源和人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六、结语

综上所述,清代武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其中重武的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骑射作为民族特色被保留下来。本文通过对八旗武科举的实际考察探究,更深层次了解清朝政府的武科人才的录取和培养政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满汉的交流与融合,使满人更加重视文试,汉人有一部分也开始重视武功骑射,并且通过武科举考试的方式,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莫大的牺牲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多洛肯,路凤华著.清代八旗进士群体征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多洛肯,路凤华.清代八旗科举考试历史叙略[J].科举学论丛,2019

[3]王凯旋.清代“国语骑射”与八旗科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清)福格撰;汪北平点校.听雨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卷716-719 兵部 武科[M].[出版者不詳],1911

[7](清)世祖,(清)圣祖.太宗文皇帝圣训[M]. 卷1-卷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八旗清代
后金(清)八旗户籍制度探析
八旗军服文献综述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八旗世家子弟的选官与家族任官问题初探
一指定乾坤
清初达斡尔族编入八旗起始时间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