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文化产业分析与金融一体化发展

2021-05-08戴雁南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消费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商帮徽商长三角

戴雁南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一、引言

文化的共通性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富集性,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坚实基础。长三角地区文化在千年的发展之中是不断累积与裂变的,这在相当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现如今长三角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向来是一种习惯与生活方式,最终会塑造出一种集体人格。在探索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长三角地区文化方面的分析不可或缺,因为金融究竟制定何种战略发展,离不开对于当地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的探索,惟有充分考虑“人”的历史因素,才可实现真正的发展。

二、长三角商业文化

长三角地区商业文化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三角独特的文化影响下,多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帮应运而生。历史上有“五大商帮”的说法,分别为浙商、苏商、徽商、晋商和粤商。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占了三个,长三角现如今经济的繁荣,与这种形成商业风格的商人团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便追根溯源对其进行简要的探析。

首先从浙商文化来看,浙商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非常一致,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现时代的彰显。浙商的审时创新、进德修业、追求和合的理念,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浙江各地都有其代表性的商业团体,如温州商人,其温州模式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龙游商帮,是在古代交通枢纽、土产丰富的龙游县兴起的;义乌商人,以制造、经营小商品闻名于世,其小商品行销全球。在浙商文化的哺育下,出现了诸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企业家,老一辈的宗庆后、新时代创办阿里马云、网易的丁磊等,都是现代商界的传奇人物。

再来看苏商文化。苏州在明清时期已是江南重要的商业中心,以苏州为中心朝外扩散的商人群体,被称为“苏商”。由于江苏省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其商人群体有着“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苏商与其他商帮比,经商风格更加稳健,具有看重实业、信守信诺的特征,此商业文化促使其商人群体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但苏商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江苏的乡镇企业家往往小富即安,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企业家过分谨慎稳健不利于真正品牌的创建。此局限性在新时代限制了江苏省品牌产业的创立。

再来分析徽商文化。由于徽州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乡,贾与儒的结合,是徽商独有的气质。徽商以儒家的诚、信、义作为商业道德的根本,在经营之道上,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他们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正是由于诸多美好品质,徽商也获得过空前的发展,但近代历史开始,由于敌不过外商用机器生产的商品,加之其地理位置较难接轨海外,故而便渐渐没落。

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出现过灿烂的商帮文化,每一种商帮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神,都在未来有着无尽焕发活力的可能。

三、新时代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

新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可以作为。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城市,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以下以一市三省的角度来对其文化建设事业进行探析,以探寻金融业发展的可能性。

上海市文化建设。在文化事业方面,上海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目标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在长三角文化方面,上海作为经济最为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凭借其天然的人才吸引、文化汇聚优势,发挥着文化方面的引领轴心作用。上海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还积极推动高水平的文化场馆建设,提升文艺活动的水平。

江苏省文化建设。江苏省对于文化建设着力推动,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农村与乡镇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于农家书屋进行转型升级,积极开展“书香江苏”战略。除此以外,江苏省对于文旅融合发展同样大力推进,使之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战略的实施,促进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文化建设。电影、视频端以阿里影业为首,电视剧产业以华策影视为首,浙江千余家影视企业串联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同时,浙江的文化产业涌现出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金融机构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安徽文化建设。安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省内文化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结构匀称。更难得的是,安徽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旅游景点众多。同时,安徽具有十分丰富的民俗资源与戏曲资源,丰富多样,特征鲜明,安徽文化事业具有巨大潜力。

四、文化产业发展特征

第一,长三角地区具有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区域影响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长三角区域内,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准,体现其优势,且其文化产业公司众多,其资产规模与市场竞争力都领先于业界,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文化产业“服务化”倾向明显。以上海和江苏为表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趋势不断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在此趋势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占地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持续上升。

第三,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提升。长三角地区高校丰富,具有充沛的人才,同时其科研资源设备也较为充足,存在着较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融合平台,此方面因素支撑着长三角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朝着更深远的境地前进。

结语:文化产业是具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点,长三角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天然统一态势,为金融一体化创造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必将形成一种全新的长三角商业文化,商业的发达与金融的支持是相互需求,这对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金融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色,制定出适宜地区文化风俗的发展战略,唯此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活力。

猜你喜欢

商帮徽商长三角
中国茶叶商帮群体概貌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明清十大商帮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