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电保护技术原则在变电站二次设计中的应用

2021-05-08张起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4期
关键词:过流差动保护装置

张起源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继电保护技术日益成熟,出现了多种保护型号与种类。继电保护厂家设备差别大,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电力系统运维效益。在变电站工程中,为了统一继电保护应用,必须全面遵循继电保护技术原则。在该研究中,重点分析了继电保护设计原则、配置、选型以及组屏等内容,同时阐述了二次设计注意事项,为二次设计工作提供支持。

1 二次继电保护原理与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输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会影响电力输送稳定性。电力企业注重继电保护建设,维护电力输送效益。通过保护装置控制措施,能够加强电力输送效果,确保电力企业供电安全性[1]。多数变电站传输电力能源时,需要借助二次继电装置输送电力,同时架设电力输送渠道。科学地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消除电力输送的不良隐患,确保技术控制与应用效果,保证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按照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的要求,其运行原理如下:基于继电保护装置应用效果、环境因素分析,在应用保护装置时,必须满足设计标准与技术规范,根据装置配置,落实阻屏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生产厂家继电保护装置,应当考虑到规格与性能差异,满足生产应用需求。

在变电站二次设计中,应当遵循继电保护规定与标准,符合电力行业继电保护规范,特别是功能要求、保护配置、回路设计标准。针对保护配置,注重“主保护加强、后备保护精简”原则,同时对保护配置经济性、适用性与合理性予以分析。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发挥出保护功能,减少外部输入量,降低设备与回路的依赖性。注重二次回路设计优化,在保证继电保护功能的同时,精简屏内装置连线、屏间连线数量。

2 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保护现状

2.1 设备带电检修

开展设备带电检修时,必须编制检修计划,明确检修范围,并做好安全隔离控制,以免出现人为漏项。在检修操作时,严格地按照计划要求,避免对其他设备运行状态造成影响,危害人身安全。

当电流互感器位于二次回路时,为了防止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不能断开回路永久接地点。在短路电流互感器中,二次绕组需要应用短路片,保证短路可靠性,防止导线缠绕,也可以避免运行在短路端子、电流互感器回路上。当电压互感器位于二次回路时,应当防止二次侧开路出现高电压,进而出现故障。当电路互感器位于二次回路时,为了减少二次侧接地、短路故障,应当拆解电压端子连接片,避免其碰触邻近端子[2]。在拆解电压线头时,用记号进行标注,并且使用绝缘布包裹。在操作期间,合理地应用绝缘工具,严禁使用保护装置,以免影响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

2.2 设备停电检修

针对检修设备,应该断开电压回路、电力回路、电流互感器,保护母线回路电流。断开启动失灵保护跳闸回路,可以有效地保护启动远跳装置。此外,针对待检修设备,应当启动中央信号,断开故障录波回路,全面发挥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的效果,维护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3 继电保护技术原则在变电站二次设计中的应用

3.1 二次设备选型

对于变电站二次继电设备,在选型过程中,必须联合工程实况,全面分析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电网结构、设备组成、专业技术和经济成本等问题,同时要兼顾工程经验,确保现场施工、后期运维的有效性。合理应用保护装置,积累运行经验,尝试应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当2组主保护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应当选择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

3.2 继电保护配置和组屏方式

3.2.1 主变压器保护

对于110 kV变压器,主要采用非电量保护、电气主保护、各侧后备保护装置等方案,将其组合为一面屏。技术人员通过分别组屏方式,可以应用双套主后合一电量保护方案、非电量保护配置方案。电气主保护,应用差动速断保护、比率差动保护方式,同时配置故障分量差动保护,能够准确反映出轻微故障[3]。对于高压后备保护,则需要配置负压闭锁保护、间隙保护、零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对于低压后备保护,则需要配置简易母差保护、过负荷保护、闭锁过流保护。对于非电量保护,则需要配置调压重瓦斯、本体重瓦斯、压力释放、高温度保护及压力突变。对于220 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则配置双套独立主后一体化保护装置,准确地反映出变压器异常状态、故障隐患。例如非电气量保护、微型电气量保护。针对双套电气量保护,则各自组一面屏;非电气量,则单独组一面屏。2套主保护应用不同的涌流闭锁原理,以此实现比率差动保护,在每套主保护中,设置差动速断保护功能。高压、中压侧后备保护,配置双段偏移性阻抗保护、两端零序过流保护、闭锁过流保护,同时应用过负荷保护、零序过压保护、零序过流保护。低压侧后备保护,配置双段复压闭锁过流保护、简易母差保护、过负荷保护等。图1为母差保护逻辑图。对于非电量保护,则配置调压重瓦斯、本体重瓦斯、压力释放、高温度保护及压力突变。技术人员按照工程实况,采用自定义保护措施。由于重瓦斯作用明显,为了避免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重瓦斯节点故障,对跳闸保护造成影响,需要在重瓦斯继电器上配置3付节点,3付节点并接后,接入保护设备。

图1 母差保护逻辑图

3.2.2 线路保护

每回110 kV线路配置,均带有重合闸功能、主后一体线路保护,在每一套线路保护装置上,均组一面屏。对于单侧电源线路负荷端,则无需配置线路保护。电源侧变电站,需要配置线路主保护,以此实现纵联距离保护,如图2所示。双侧电源、短距离、多级串联线路,在线路上各自配置线路主保护,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配置相间、接地距离保护、PT断线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不对称相继速动、双回线速动,同时发挥出自动重合闸功能。

图2 纵联保护

当线路电压等级高于220 kV,每回线配置双套独立、完整、主后一体线路保护,在每一套保护装置上配置双通信通道。针对重负荷、远程主干线路,则应当配置多套线路保护。基于主保护单元组成保护屏,由主保护和附属设备共同组屏。主保护可以配置纵联距离保护、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在每个回路上包括一路光纤通道,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4]。当线路具备双路光纤通道时,则应当配置双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需要配置零序过流保护、接地距离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自动重合闸保护、过流保护。

线路保护通信通道主要包括专用光纤通道、复用2M通道。当线路保护配置时,明确保护通信通道采用的是哪种通道,如果为复用2M通道,就需要配置光电转换装置,可以独立组屏安装于通信机房。

3.2.3 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

在110 kV母线上,配置微机母线保护。在每条220 kV母线上,配置独立、完整的母线保护装置。每套母线保护组成一面屏。在每套母线保护上都设置断路器失灵保护器。当断路器失灵时,经过母线保护出口,可以跳到其他母线断路器上。每一套母线保护上,配置失灵保护与母差保护,上述保护均采用一个出口。

对于220 kV以上断路器,核心110 kV断路器,应当配置失灵保护。失灵保护应用三相、分相启动方式,同时设置1个三相跳闸开入,3个分相跳闸开入。断路器失灵保护,瞬时分相动作会在跳闸线圈跳闸,经过Ⅰ段延时,可以跳到断路器三相;经过Ⅱ段延时,可以跳到邻近断路器。失灵瞬间跟跳逻辑如下:两相跳闸联跳三相、单相跟跳、三相跟跳。经过电流启动量、失灵相电流定值管控。

对于500 kV及以上线路,断路器失灵保护应具备远跳功能,即线路故障时,如果端断路器未正确动作,则本端断路器失灵保护通过光纤通道,跳开对端断路器。

3.2.4 高抗保护

线路配置高抗保护时,采用双套独立配置模式,监测高抗本体异常状态、故障隐患,例如非电气量保护、微型电气量保护等。对于双套电气量保护,则各自组一面屏;对于非电气量保护,则单独组一面屏。电气保护按照主后合一方案配置。在每套主保护中,设置差动速断保护功能、匝间保护功能。后备保护设置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零序保护功能。对于非电量保护,则配置调压重瓦斯、本体重瓦斯、压力释放、高温度保护和压力突变等。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工程实况,采用自定义保护措施。与主变一样,建议在重瓦斯继电器上配置3付节点,3付节点并接后,接入保护设备。

3.2.5 操作箱

在控制回路保护中,操作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装置动作、遥控出口,都可以利用操作箱,对断路器进行控制,实现分合闸操作。所以,操作箱应当和分合闸回路相配合,发挥出测控与保护功能。对于连接断路器的合闸线路,则应当与前组跳闸线路传动回路相连接。当断路器为双线圈时,操作箱应配置双套跳闸回路,并接入相应线圈。2个跳闸回路不能合用一根电缆,应分开接线。此外,监视断路器分合闸位置、回路,检测气压回路,同时发出相关信号。当存在外部跳闸入口、控制回路断线时,能够发挥事故告警信号的功能。

3.2.6 电压切换箱

针对连接在母线上的变压器与线路,为了确保保护装置开入电压与设备母线相一致,应当配置电压切换箱。电压切换回路应当采用继电器接点,切换回路包括运行指示灯。电压切换箱通过隔离开关对被保护设备母线信息进行判别,同时与电压保护装置实现自动切换。在电压切换箱中,涉及切换动作告警、回路断线告警功能。

3.2.7 保护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数据,快速获取继电保护信息,如图3所示。在变电站内,子站系统能够接入保护装置,负责故障录波器通信,以此完成规约转换、信息处理与控制。同时,按照标准化要求,将信息发送至主站系统,发挥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作用。在子站系统中,涉及工作站、采集单元、子站主机,有助于录波器、保护装置通信。子站工作站能够显示相关信息,实现现场调试,随时调取和显示保护装置,分析故障录波器信息,全方位查询历史信息,优化配置网络通信设备、子站主机、采集单元。

图3 保护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3.2.8 短引线保护

在二次设计中,在线路单、双套短引线保护出线下,设置隔离开关,按照串组屏方式,不再配置到断路器保护屏中。通过断路器保护重合闸故障三跳,无外回路接线。在电网线路接线中,重合闸线路必须具备保护功能,不需要再次配置。

4 二次设计的注意事项

4.1 灵活应用配置原则、组屏方案

尽管阻抗保护的应用弊端比较多,但是如果取消阻抗保护,必须对现有的定值系统进行调整。因此,当阻抗保护具备偏移性、配置高,也保留二次设计。用户实施期间,必须按照自身需求、运行实况予以调整,同时做好投入取消处理。操作箱内出口继电器,可以有效地作用于跳闸启动,然而配置应用复杂,会增加检修与维护难度。二次设计配置,要求应用分相操作箱,分相操作箱配置线路。然而在应用期间,必须按照线路要求,做好双操作箱操作,保证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安全性。

4.2 注重专业协调合作

在专业合作方面,特别是通信专业,必须确保二次设计的统一性。在架设短线路光缆时,应当应用双光缆,将保护光纤引到通信线架上。在每套光通信设备上,必须考虑到保护信息传送数量,严禁超负荷运行。针对保护回路光缆,需要应用200 kV以上的电压,同时和通信专业配合,保证二次设计的高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二次设计操作,应当全面落实继电保护原则,以此确保设计编制的有效性,同时为功能保护、组屏方案、配置保护、线路接线提供依据。继电保护二次设计遵循可行性、高效性、可靠性基础,优化设计和配置继电保护系统。电网改造实施,基于继电保护二次设计原则,同时按照不同地区实况、配置习惯调整。施工操作期间,严格地控制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对设计进行完善。此外,注重变电站保护方案优化,全面提升设备利用效率,以此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度,全面提升设计质量与水平,使工程成本降低,便于管理变电站工程。所以,为了确保国家电网安全可靠性运行,必须确保电网改造效果,从根本上促进电网事业发展壮大,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猜你喜欢

过流差动保护装置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探讨
变压器差动保护负相序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变压器相间过流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的探讨
国产500kW短波发射机过流保护电路的应用缺陷与改进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翻车机人行通道光电安全保护装置
水轮机过流部件改造与节能增效
基于电流突变量的采样值差动保护研究
配网双端闭锁式过流保护的实现方法
多采样率转换算法对差动保护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