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紫花黄华的研究进展*

2021-05-07达瓦潘多

西藏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黄华紫花藏药

达瓦潘多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藏药紫花黄华是藏药方剂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它是豆科黄华属植物紫花黄华(Thermopsis barbata Benth.)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切段并阴干[1]。其性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杀虫、止痛、消炎等功效。用于虫病、高血压、中风、炭疽、水肿、肺热、咳嗽等症状。

1 紫花黄华的药材鉴定学研究成果

1.1 植物地理学研究

黄华属植物主要在亚洲和北美洲间断分布[4],但是两个地域没有发现同种植物。根据袁永明等通过植物系统解剖研究,认为黄华属是介于沙冬青属和黄华木属之间的类群[2]。其分布较广,生态环境的跨越幅度也比较大,有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的种类,也有分布于林下、干旱、半干旱的广大高原地区的。紫花黄华就是分布于高寒干旱地区,它是黄华属常绿木本类群为适应环境而进化而成的极端例子[4]。袁永明等在文献中写明他们的研究对象紫花黄华采摘自拉萨北山采挖。说明袁永明等研究的即为出自拉萨夺底沟的额藏药紫花黄华(拉瓦色玛)。

1.2 植物解剖学研究及生态学意义

袁永明[3]等对拉萨北山采摘的紫花黄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进行切片和解剖处理,并观察其显微特征组织。得出以下结果:

根:根的结构有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三个部分组成木栓层周皮有5~8 层切排列紧密,韧皮部的韧皮纤维组织发达,木质部有明显的次生组织,并同样有发达的纤维组织髓部形状不规则。

根茎:茎的外周无角质层,表皮细胞排列精密,而皮层细胞的排列较为疏松,维管束为正三角形,节同时或早于叶迹分离,根茎的髓细胞比较明显,紫花黄华虽然是草本植物,但其维管系统如同黄华木属植物一样形成有次生构造。

叶柄:其切面为半月形,维管束间隔薄壁细胞呈弧形排列,叶柄上部与托叶分开,基部合生。小叶外侧下廷。

叶片:紫花黄华不同于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黄华属植物,它有发达的旱生构造,表面长有角质层,相比于其他同属植物其具有表皮细胞大,叶肉细胞紧密的特点,且其叶片上下还形成了栅栏组织,栅栏组织间还存在类似海绵体的构造。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紫花黄华植物进化演变的事实。

木材:紫花黄华为草本植物,其木质化程度很低,只在一个生长轮内有导管,射线仅1~2 列。除此之外,紫花黄华的木材结构与黄华木属十分接近,这也表明紫花黄华可能与黄华木属有着密切的进化关系。

导管分子:高寒干旱的生长环境增强了紫花黄华导管的旱生构造,它的导管木质化程度较高,细胞壁明显加厚,且长粗。

毛状物:紫花黄华从性状上观察,其外侧布满毛状物。经观察,其毛状物是由一个基细胞和一个毛细胞组成,细胞密度其实没有肉眼观察到的那么浓密,细胞密度并不高,但是毛细胞细长,长度能达到2cm,这可能是产生错觉的主要原因。

气孔:紫花黄华的气孔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气孔器略下陷。袁永明等对黄华属不同生长环境植物进行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测定,发现生长环境海拔越高、越干旱,植物的气孔密度也越高,气孔指数也越大。即:紫花黄华的气孔多而小。

2 对紫花黄华进一步研究的几点思考

2.1 药材名称的统一化问题

在翻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紫花黄华和其他属的植物在名称和科属酚类上存在含糊的概念,这给查阅文献资料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尤其在内容的相符度和准确度方面产生了诸多迟疑。笔者在林芝市藏医院和朗县藏医院调研期间发现:一是林芝市藏医院藏药标本室内将拉瓦色玛(紫花黄华)的中文名命为披针叶黄华;二是朗县藏医院藏医药展览馆内将拉瓦色玛(紫花黄华)的中文名命为紫花野决明。因此名称的不统一将会对后续的研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出现研究方向制定错误,内容重复等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藏药材药用植物学不规范、不系统,与中药药用植物学存在较大差异,亦或两理论能统一套用大植物学系统理论方法来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则可统一标准,解决一药多名的问题。

2.2 紫花黄华的化学成分研究

紫花黄华在藏药中属于常用药材,具有杀虫、止咳等功效。但是可能是受到技术和条件影响,目前对紫花黄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和文献甚少。通过参阅同属其他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紫花黄华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有机酸类以及萜类成分,该药材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其化学成分可能还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为筛选出藏药紫花黄华的活性部位和提取活性化学成分的最佳溶剂,利用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化学成分检识方法,对藏药紫花黄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实验检查。

2.2.1 主要材料。藏药紫花黄华采摘自萨夺底沟北山。各类常用提取溶剂及化学检识显色试剂,薄层显色试剂等。

2.2.2 试验方法。

2.2.2.1 制备乙醇提取液。采用回流法用酸性的乙醇提取液提取紫花黄华粉,趁热过滤后的滤液用来检识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

2.2.2.2 制备水浸取液。室温下,用水浸泡紫花黄华粉过夜,过滤,滤液供试糖类、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成分。

2.2.2.3 制备甲醇提取液。藏药紫花黄华粉用甲醇水浴回流一小时后,过滤,滤液用来检识苯丙素类、萜类等成分。

2.2.2.4 纸色谱的制作。在普通滤纸中心打孔,用醇提液点样,再以乙醇为展开剂展开,溶剂挥发后按需剪开,喷不同显色剂检识不同成分。

2.2.3 试验结果。在两种中制备的各类提取液加入待测成分对应的显色试剂或沉淀试剂,进行试验,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得出藏药紫花黄华含有糖类、多糖、酚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及植物甾醇或三萜类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紫花黄华的各类提取液及纸层析结果

2.2.4 讨论。通过试验藏药紫花黄华含有预期中的酚类、黄酮类、植物甾醇、萜类以及生物碱类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实验中对生物碱类成分的试验异常灵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紫花黄华有小毒的事实,也可推测该毒性成分可能是生物碱类物质。

虽然报道紫花黄华的药理学研究的文献甚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其在藏药学中的入药原理和配方功效来开展药理实验研究,建立相关药理模型,从而扩大和开发紫花黄华的应用领域。例如:据有关报道,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提取法和光谱法从黄华木中提取出了五种生物碱,有野决明碱和金雀花碱等,通过分子裂解规律分析得出黄华木属和沙冬青属之间从植物化学的分类学研究而言存在亲缘关系[6],而紫花黄华被认为是由黄华木属在高寒干旱地域进化而成。因此,预知紫花黄华的活性成分可以先从生物碱着手,且很有可能含有类似金雀花碱和野决明碱这一类生物碱。从药理作用方面而言野决明碱有抗肿瘤、抗溃疡、抗微生物等功效,金雀花碱有止咳镇痛,抗癌等功效,这些功效与紫花黄华的杀虫,润肺止咳等功效不谋而合。

综上,藏药紫花黄华目前药源充沛,功效众多,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但是目前对紫花黄华的研究进展而言,仅停留在多年前的植物解剖学研究层面,药物学、化学方面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紫花黄华的入药标准仅靠传统藏药学标准说服力不强,且限制了该药材在更广领域的应用。因此,紫花黄华的现代药学研究是值得相关学者开拓的又一研究之路。

猜你喜欢

黄华紫花藏药
巧用“微科技”元素促进“品质化”教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舒筋活络丸中绿原酸、阿魏酸及紫花前胡苷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
金诃藏药拿牌前后
金诃藏药获牌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藏药独一味的研究进展
粮农丰则品种兴:优质稻“黄华占”在湘推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