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转录因子StTCP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盐胁迫功能研究

2021-05-07李佳皓谢敏秋万传银左瑞洁鲁黎明李立芹

华北农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单克隆结构域氨基酸

李佳皓,谢敏秋,万传银,左瑞洁,鲁黎明,李立芹

(1.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作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TCP(TEOSINTE BRANCHED 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转录因子由Cubas等[1]在1999年正式提出,该类型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其中,Teosinte branched 1(TB1)基因最开始在玉米中发现,能抑制腋芽分生组织的生长并能促进雌性花序的形成[2-3]。Cycloidea(CYC)基因来源于金鱼草,该基因控制着金鱼草花的对称性[4]。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PCF)是在水稻中发现的转录因子,研究发现PCF1和PCF2能结合水稻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启动子,从而调控分生组织的特异性表达[5]。TCP转录因子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蛋白质,在多细胞藻类中也有TCP蛋白的存在,仅在单细胞藻类中未发现[6]。TCP转录因子家族保守结构域是一个非典型的碱性氨基酸-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Loop-Helix, bHLH)结构,根据该结构域的差异可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 2个亚家族,classⅠ和classⅡ识别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site IIa (GGNCCCAC)和site IIb (GTGGNCCC)[1, 7]。

TC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环境信号应答的过程。在拟南芥和玉米中发现,与TB1s同源的AtBRC1(AtTCP18)和ZmTB1对分枝的形成表现为负调控作用,通过抑制腋芽分生组织的生长从而抑制分枝的形成[2, 8-9]。菊花CmTCP7基因属CYC类TCP转录因子,研究发现,该基因在菊花小花花芽分化时期和舌状花花瓣中高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形成两侧对称的舌状花[10]。水稻OsTB1是一个ZmTB1同源基因,研究发现在Ostb1突变体中水稻分蘖数增加,在过表达OsTB1水稻中分蘖数减少[11-12]。在金鱼草和拟南芥中发现,一些TCP基因能抑制叶片生长,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后出现叶片边缘过渡生长而产生褶皱、锯齿的表型[13-14]。研究发现,拟南芥转录因子TCP14与TCP15参与GA3信号转导过程,响应GA信号后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正向调控种子萌发[15]。此外,ⅰlhan等[16]在菜豆中鉴定出了27个TCP基因,并通过启动子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有10个菜豆Pvul-TCP基因表达受盐胁迫调控。还有研究表明,转BpTCP7基因能提高白桦的耐盐碱能力[17]。综上所述,TCP转录因子参与了植物分枝形成、花形态建成、叶片生长、种子萌发、逆境响应等过程。

目前,前人分析鉴定出了31个马铃薯TCP转录因子成员,发现在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有6个StTCPs基因成员表达差异显著,但其功能尚不明确[18]。因此,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1个马铃薯TCP基因,根据同源性将其命名为StTCP1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通过观察大肠杆菌在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型,初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供试材料为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Solanum tuberosumL. Favorita),无菌苗由四川农业大学马铃薯研究与开发中心提供。取(21±1) ℃光照培养箱(16 h光/8 h暗)中培养30 d的费乌瑞它无菌苗,整株液氮速冻后于-80 ℃保存,用于总RNA提取。

1.1.2 主要试剂 DNA凝胶纯化回收试剂盒、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TRIzol、2×TaqPCR Master Mix、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和BL21等购自天根公司;限制性内切酶、T4连接酶、cDNA合成试剂盒、克隆载体pMD19-T等购自TaKaRa;DNA Marker、蛋白Marker、Loading Buffer等购自Solarbio;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由本实验室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马铃薯StTCP13基因克隆 采用同源克隆法,参考NCBI收录的马铃薯(S. tuberosum)TCP13基因CDS序列,登录号为XM_006365599.2,设计基因5′端为BamH Ⅰ、3′端为XhoⅠ 酶切位点,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5′-3′)为:F-CGGGGATCCATGATA CAAAAGATGATTACTAGAGAAG;R-CGGCTCGAGCT AATTATGTGGATTGAAAAAATATTGT。PCR扩增程序为95 ℃预变性3 min; 95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50 s,35个循环; 72 ℃延伸2 min 30 s,12 ℃保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目的片段纯化回收后连接T载体,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菌落PCR法筛选阳性单克隆送至生工生物测序。

1.2.2 马铃薯StTCP13蛋白结构域分析与系统进化树 采用DNAM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对,NCBI 数据库的CDD软件(https://www.ncbi.nlm.nih.gov/cdd)分析结构域,MEGA10和iTOL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1.2.3 马铃薯StTCP13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取样费乌瑞它原原种愈伤后的顶芽芽眼、常温(16±2)℃储藏至发芽芽长为2 mm的顶芽,以及出苗后30 d植株的根、直立茎、叶片进行取样,液氮速冻后-80 ℃保存备用。TRIzol法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qRT-PCR测定其相对表达量。从数据库Spud DB(http://potato.plantbiology.msu.edu/)获得StTCP13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FPKM值,Excel整理、TBtool软件分析作图。

1.2.4 马铃薯StTCP13-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使用BamHⅠ和XhoⅠ 2种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片段从重组T载体上切下,并将pGEX-6P-1载体双酶切线性化,分别纯化回收后用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与6P-1载体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随机挑选单克隆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法筛选阳性单克隆送至生工生物测序。

1.2.5 马铃薯StTCP13-GST标签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提取StTCP13-pGEX6P1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菌落PCR法筛选阳性单克隆。取1个新鲜的阳性单克隆接种于10 mL含氨苄抗性(Amp+)的LB培养液中,37 ℃摇床200 r/min培养至OD600为0.5,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诱导剂诱导0,2,4,6 h,每次取样1 mL菌液于4 ℃保存。样品于12 000 r/min离心集菌1 min,加入80 μL PBS和20 μL 5×Loading Buffer混匀并煮沸8 min,再次12 000 r/min离心1 min,取上清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

1.2.6 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盐胁迫表型分析 设置阴性对照为转pGEX-6P-1空载体大肠杆菌BL21,分别挑取阴性对照和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的1个新鲜单克隆,接种至5 mL含Amp+的LB培养液中,37 ℃摇床200 r/min培养至OD600为0.5。4 ℃低温12 000 r/min离心1 min集菌,1 mL无菌超纯水重悬洗涤,重复2次。用无菌超纯水调OD600为0.03,稀释倍数1×、10×、100×、1 000×、10 000×,分别取3 μL在空白对照和盐胁迫处理培养基上点斑。盐胁迫处理培养基为额外添加200,250 mmol/L NaCl的含Amp+LB培养基,空白对照为不额外添加NaCl的含Amp+LB培养基,设置3次重复。37 ℃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8 h观察表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StTCP13基因克隆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结果见图1。在500~750 bp,有单一清晰条带。将该片段回收纯化后连接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落PCR法鉴定阳性单克隆,随机挑选3个阳性单克隆测序。单克隆测序结果一致,测序得到马铃薯StTCP13基因CDS全长669 bp。

2.2 马铃薯StTCP13蛋白结构域分析

马铃薯StTCP13蛋白结构域预测结果如图2-A所示,在第39-105位氨基酸发现一个典型的TCP超家族结构域。玉米ZmTB1、水稻OsPCF1和OsPCF2是早期发现的TCP转录因子,从NCBI数据库获取ZmTB1(NM_001382583.1)、OsPCF1(XM_015778101.2)、OsPCF2(XM_015792844.2)氨基酸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结果如图2-B所示,StTCP13氨基酸序列存在一个非典型的bHLH结构,说明StTCP13可能编码一个由222个氨基酸组成的TCP类蛋白。

2.3 马铃薯StTCP13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

运用NCBI网站的BlastP程序,检索StTCP13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选择相似度不同20个物种的氨基酸序列,MEGA10和iTOL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见图3。马铃薯StTCP13与潘那利番茄SpTCP13(XP_006365661.1)、甜椒CaTCP13(XP_016561903.1)、烟草NtTCP13(XP_016491074.1)等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与阔叶栎QlTCP13(XP_030953332.1)、相思子ApTCP13(XP_027358156.1)等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低。结果表明,StTCP13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与物种进化关系一致。

2.4 马铃薯StTCP13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利用qRT-PCR技术测定StTCP13基因在马铃薯根、茎、叶、芽、芽眼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采用-2ΔΔCt法计算,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组织表达模式见图4-A,该基因主要在马铃薯的根、叶片和芽中表达,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芽眼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在根中的表达量是茎中表达量的57.28倍、是芽眼中的224.93倍。整理Spud DB数据库中StTCP13基因的FPKM值,对StTCP13基因的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B。在150 mmol/L NaCl、50 μmol/L ABA、260 μmol/L甘露醇处理条件下,该基因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上调,甘露醇处理条件下表达上调显著,说明StTCP13基因的表达受高盐、ABA、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条件的诱导。

2.5 马铃薯StTCP13-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设计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StTCP13连接到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双酶切法鉴定阳性单克隆,结果如图5所示,在500~750 bp处有单一条带,将鉴定的阳性克隆送至测序,测序结果证明StTCP13-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正向构建成功。

2.6 马铃薯StTCP13-GST标签融合蛋白的表达

将构建成功的重组StTCP13-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终浓度0.5 mmol/L)为诱导剂,诱导StTCP13-GST标签融合蛋白表达,诱导0,2,4,6,8 h后取样进行SDS-PAGE电泳,预测StTCP13-GST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1 ku,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诱导2 h后,检测到StTCP13-GST融合蛋白的表达,且随诱导时间的增加,目的蛋白表达量上升,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了StTCP13-GST融合蛋白,蛋白大小约为51 ku。

2.7 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盐胁迫表型分析

盐胁迫处理培养基为额外添加200,250 mmol/L NaCl的含Amp+LB培养基,空白对照为不额外添加NaCl的含Amp+LB培养基,阴性对照为转pGEX-6P-1空载体大肠杆菌BL21,调OD600为0.03后稀释倍数1×,10×,100×,1 000×,10 000×,取3 μL在培养基上点斑,试验设置3次重复,37 ℃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8 h观察表型。结果见图7,LB+200 mmol/L NaCl和LB+250 mmol/L NaCl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抑制大肠杆菌BL21生长,在LB+250 mmol/L NaCl条件下抑制更为明显;在空白对照培养基上(图7-A),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与阴性对照的生长状况无显著差异;在LB+200 mmol/L NaCl和LB+250 mmol/L NaCl培养基上(图7-B、C),随稀释倍数的增加,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表现为生长状况要优于对照组,当盐浓度为250 mmol/L时,表型更为明显。

3 讨论

TCP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细胞分裂、影响分生组织的生长[1]。近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有更多植物的TCP转录因子被鉴定出来,在烟草中有61个[19],辣椒30个[20],高粱27个[21],芥菜53个[22],葡萄18个[23]。本研究从马铃薯费乌瑞它中克隆出一个TCP转录因子,依据同源性将其命名为StTCP13,该基因编码区全长669 bp,与预测结果一致,可能编码一个由2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TCP结构域为一个非典型的bHLH结构域,大约由60个氨基酸组成,根据该结构域的差异又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 2个亚家族,与classⅡ相比classⅠ的TCP结构域缺少了4个氨基酸[1,5,7]。蛋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StTCP13蛋白的第39-105位氨基酸为一个典型的TCP结构域,该结构域是TCP转录因子的重要功能域,识别并结合基因启动子序列[5]。进一步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发现,该TCP结构域不存在4个氨基酸的缺失,说明StTCP13编码蛋白为TCP转录因子超家族classⅡ亚族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StTCP13与潘那利番茄、甜椒、烟草等TCP13蛋白在同一进化分支上,说明TCP13蛋白在物种亲缘关系上的保守性,同时也暗示了其功能相似性。

研究表明,番茄SlTCP7基因在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丰度存在差异,该基因在番茄茎中表达量最高[24]。在对海岛棉TCP转录因子的研究中发现,海岛棉GbTCP14和GbTCP27基因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花瓣和花萼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在开花后5~20 d其表达量存在差异,该时期为棉纤维伸长分化的关键期,表明该基因与棉花纤维伸长分化有关[25-26]。还有研究发现,马铃薯StBRC1a属CYC/TB1类TCP转录因子,该基因在腋芽部位特异高表达,在纯合突变体中植株表现为分枝增多的表型[27]。组织表达模式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StTCP13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马铃薯根、茎、叶、芽、芽眼中的相对表达丰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在根、叶片和芽中表达,而在块茎愈伤后的芽眼中相对表达量极低,表明该基因可能与马铃薯根系、叶片和芽生长过程相关。TCP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信号响应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包括植物对非生物胁迫逆境的响应。在马铃薯TCP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中发现,2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StTCP20、StTC21等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18]。番茄SlTCP7基因在100 mmol/L NaCl处理3 h后,表达量显著上升,随后下降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番茄盐胁迫响应过程[24]。还有研究表明,大豆TCPs基因能响应热、干旱、高盐、ABA等非生物胁迫[28]。相关研究表明,TCP转录因子的表达与盐胁迫等逆境有关,基于FPKM值分析马铃薯StTCP13胁迫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可能响应高盐、ABA、干旱等非生物胁迫。

为了进一步探究StTCP13基因响应盐胁迫逆境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StTCP13-GST标签融合蛋白的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并成功诱导表达了StTCP13-GST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在诱导8 h后StTCP13蛋白表达量较高。转StTCP13大肠杆菌BL21盐胁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LB+200 mmol/L NaCl和LB+250 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一定抑制,而导入了StTCP13基因的大肠杆菌生长状况要优于对照,结果表明,高盐胁迫可能诱导StTCP13的表达,其表达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肠杆菌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说明StTCP13在响应盐胁迫逆境中发挥一定功能。

从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克隆得到StTCP13基因,成功构建了StTCP13-GST标签融合蛋白的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了目的蛋白。该基因CDS区全长669 bp,编码由22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StTCP13-GST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1 ku。蛋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StTCP13蛋白属于TCP超家族中classⅡ亚族成员,系统进化树表明StTCP13蛋白与潘那利番茄SpTCP13和甜椒CaTCP13同源性较高。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StTCP13基因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芽眼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并且其表达受盐胁迫诱导。转StTCP1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肠杆菌BL21对高盐胁迫的耐受性。

猜你喜欢

单克隆结构域氨基酸
FDA批准紧急使用授权礼来新冠抗体Bebtelovimab对Omicron有效
胰岛素受体底物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鲁棒性研究
细菌四类胞外感觉结构域的概述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UBR5突变与淋巴瘤B细胞成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筛选过程及意义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