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晨读环境提升研究

2021-05-07宫春亭孙君梅吴海军赵羊阳

现代园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楼场所团体

宫春亭,孙君梅,吴海军,赵羊阳

(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00)

晨读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补充,尤其是语言类、声乐类课程更是如此,在教室中没有机会进行的出声练习,在室外就有良好的发挥空间。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有优雅的静态校园环境,还要想方设法让它动起来,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在美好的环境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以环境的高雅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晨读的研究,主要从晨读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晨读组织形式、晨读内容、晨读素材的选择以及评价和监督机制方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晨读习惯[2-4]。也有学者逐渐展开关于校园晨读环境的研究。例如李嘉昕[1]针对校园晨读场所的空间特性,提出了校园晨读空间营造的原则;王晓禹等[5]用SD法对沈阳农业大学校园晨读环境、晨读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晨读行为发生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参考建议。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研究地处热带地区的琼台师范学院校园内的晨读特点,可以丰富此类研究的地域性成果。

1 晨读行为中的环境行为学

晨读行为涉及到男性和女性,不同性别的社交距离是不一样的。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人际距离是不一样的。杨治良等[6]通过研究,测定男对女的空间距离总平均为134cm,女对女的空间距离总平均为84cm,女对男的空间距离总平均为88cm,男对男的空间距离总平均为106cm。晨读行为还遵从人在空间中的行为规律:环境应激模式、参与模式、流动模式和停留模式[7]。

晨读行为有个体行为和团体行为。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在于他们环境需要的3 个层次是一样的,即健康与舒适的环境、活动机会以及社会和文化体系的归属。不同点是个体行为的私密性要求更高,领域占有是临时的,通常个体离开即失去对领域的占有权,领域控制力低。团体行为的私密性要求低,但是其对领域的占有权通常是随着团体成员全部离场而消逝,并不会因为团体内某个个体的离开而失去,领域控制力高。

2 调研与分析

本研究以琼台师范学院的校园环境为研究区域,该校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校园面积71.13hm2,本、专科在校学生10000 余人。

2.1 晨读者的调研与分析

调研对象:校园内晨读的学生。调研方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调研内容:身份特征、晨读习惯、晨读场所如何选择以及晨读内容等方面。

为了充分调研学生的晨读情况,研究团队在2019年3~10 月份发放问卷32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0 份,根据问卷内容,具体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2.1.1 晨读者的身份特征。由表1 可知,从晨读者的性别来看,女性占总人数的88%,远远大于男性,因此在设计晨读场所时,更多的是满足女性社交距离的需求。从晨读者的来源来看,外国语学院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60%;其次是文学院,占总人数的19%。通过访谈发现,这2 个学院的老师都会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强制学生进行早读,这些学生的晨读行为绝大多数是团体行为,他们需要能满足小团体活动的开敞空间。其余的晨读者大多是个体行为和少部分的小团体行为,他们对空间的要求更多地倾向于安静的半私密空间。

表1 晨读者的身份特征

2.1.2 晨读者的晨读习惯。由表2 可知,从晨读时间段来看,早晨7:00~8:00 是晨读的高峰期,因为这段时间距离第一节上课时间最近;上课后,晨读人数大幅度减少,仅占总人数的1%。通过访谈得知,有很多学生没有课,也会在8:00 后结束晨读,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太阳出来后,非常晒,没有能够提供遮荫的场所,所以只能结束晨读。从晨读的组队情况来看,以班级为单位的晨读者是最多的,占总人数的53%。通过访谈得知,这部分晨读者以外语学院的学生居多,以30~40 人为一个团体,他们需要成员都在一个互相能够看到彼此的空间。这类团体的行为特点是以在限定空间内个体诵读为主,整体噪音较小,有专门的人记录考勤。社团组织的晨读以互相交流大声诵读为主,这部分团体人数不定,少的10 人,多的20~30 人。他们晨读的特点是多人同时发生,集体音量很大,对周边影响较大。独自1 人的晨读者占13%,这部分晨读者的特点是喜欢在安静的半私密空间晨读,并且能够长期坚持晨读,不论是否是周末。周末坚持晨读的人数只占到18%,这部分晨读者有着良好的晨读习惯,基本都是独自晨读。

表2 晨读者的晨读习惯

2.1.3 晨读者的场所选择。由表3 可知,从晨读场所的选择上看,实验楼和图书馆附近晨读的人数总计占到88%,占了晨读人数的绝大部分,说明这2 处场所为晨读者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及设施。美术楼、综合楼、文科楼、理科楼和培训楼这几所主要教学楼人数很少,说明这些教学楼周边可供晨读的场所严重不足。

从晨读场所步行至上课地点的时间来看,5min 内的人数占12%,说明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在上课的教学楼附近早读,时间不固定的占39%,这部分人选择的早读地点相对固定,但是上课的教学楼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因此时间不固定,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很多教学楼周边晨读场所不足的问题。从晨读场所首选因素可以看出,选择“是否有遮荫设施”的人数占45%,说明天气对晨读者的影响较大,在环境建设中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设施建设。选择“距离上课地点的远近”占27%,也说明晨读地点的布局对晨读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在距离上课地点较近的区域站着晨读,然后等教室开门再去教室休息。选择“距离宿舍远近”的人数只占到2.5%,说明绝大部分晨读者都不会在宿舍附近晨读,因为宿舍附近人流量大,对晨读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的人较少。

表3 晨读者的场所选择

2.1.4 晨读者的晨读内容。由表4 可知,从晨读内容上可以看出,语言类的晨读仍然是晨读的主要内容,读英语和普通话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8%,在晨读环境建设中可以相应地增加这方面的文化内涵建设。

2.2 晨读环境调研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学校内环境使用情况,从空间使用情况、环境设施使用情况及行为痕迹分析环境对晨读的支持和影响。

表4 晨读内容表

2.2.1 晨读场所分布不均衡。实验楼和图书馆周边休息设施齐全,正如问卷调查的结果一样,绝大部分晨读者都在这里进行晨读;其余场所在晨读时间段人迹罕至。随着本科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考研需求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晨读的队伍中,学校要做好空间规划,给学生设置足够的晨读场所,满足其晨读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2 晨读环境空间单一,不能满足多种晨读群体的需求。通过调研发现,由于空间功能单一,缺乏对群体晨读活动的支持,出现一些晨读团体和晨读个体混合使用空间,或者不同团体之间共用同一空间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在以团体为单位的晨读者中,有个别人在偏僻的角落玩手机、吃早餐等,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完成任务。

2.2.3 晨读设施不齐全。现有的晨读场地仅有树池、石条坐凳、台阶等休息设施,遮荫主要靠周边建筑的阴影,对晨读的时间影响很大,高大的树木不够,没有其他遮荫设施。

2.2.4 晨读环境文化氛围不足。现有的晨读环境中缺少景观文化设施,缺少人文气息。

2.2.5 晨读环境吸引力不足。晨读环境中造景元素单一,缺乏趣味性,缺乏生气和活力,空间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

3 琼台师范学院晨读环境提升建议

3.1 合理布局晨读场所

改造现有的教学楼周边环境,增加舒适的晨读场地,让学生在教学楼附近晨读,晨读场地更加便捷。

3.2 创造多功能的晨读空间

根据调研结果,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晨读人数最多,以班级为单位组团晨读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在这2 个学院教学楼周边,应布局满足团体晨读为主的开敞空间,并且空间尺度以满足女性的社交距离的为主。其余学院周边,应均衡布局半开敞空间和开敞空间,满足多功能的晨读需求。

3.3 合理布置环境设施

晨读者在环境中多数处在停留模式,晨读活动的发生遵从边界效应,都是从空间的边缘开始,随着晨读人数的增多,逐渐向场地内部扩散,因此遮荫设施和休息设施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同时还要设置一定的能搁置物品的设施,比如置物架或者多功能廊架等设施,给晨读者提供便利的搁置物品的环境。最好再能布置一些室外桌椅,给晨读者提供多种环境选择。

3.4 加强晨读环境文化氛围的布置

环境育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不同学院的学科特点,在晨读场所布置相应的宣传栏、小品、雕塑和文化景墙等具有文化内涵和宣传教育作用的造景元素,让晨读者在晨读的同时感受到校园文化,提升其文化底蕴。

3.5 增加晨读环境的趣味性,增加环境的多功能作用

晨读者在晨读场所内多数时间处在停留或慢速步行状态,如果在环境中加入水景、声音或者趣味小品、特色铺装等具有吸引性的造景元素,能够增加场地对人的吸引力。晨读活动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个时间段发生的活动,要让这个环境更加有吸引力,还要考虑布置支持其他活动的设施,比如互动小品、智能照明和无线网络等设施,增加环境的使用率,同时给晨读者完成晨读后有更多的活动选择,从而增加环境吸引力。

4 结语

晨读环境的提升仅仅能从客观环境帮助晨读者提供良好的晨读场所,吸引学生来到场地中晨读,仅有客观环境还是远远不够的,促进晨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管理手段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良好的激励措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晨读热情,设置多样化的晨读空间,可以满足晨读者的不同需求,是保证晨读活动的环境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教学楼场所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