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阅读解题技巧之品味语言特色

2021-05-04郭金荣傅杨懿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旨情感

郭金荣 傅杨懿

解题技巧

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有别于其他语言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方式

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段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二、答题思路

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词(如:动词、形容词);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原则上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断文中常式句或变式句。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判断有无使用長句与短句。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一般用于精确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说理论证。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表达欢快、激动、愤怒的感情,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的气氛,或画龙点睛地下结论。

判断有无使用整句与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用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合叙述说明,整句适合抒情。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有度、张弛有致。

判定有无其他多次使用的句式。如:(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强烈表达……(思想、态度、认识、观点、谴责);(4)感叹句:强烈抒发……情感。

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观察文(段)中有无多次使用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2)夸张,突出特点,烘托气氛,丰富联想;(3)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富于节奏;(4)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5)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

4.从语言整体风格的角度。

常用到的词语有:清新明快、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含蓄深沉、文采斐然、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言辞高雅而不浅俗)、活泼、凝练、质朴自然、朴素无华、简洁明快、明白晓畅、恬淡优美、热情奔放、浓郁的地方色彩、口语化、文白错杂、辛辣尖锐,等等。

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

5.从表达方式入手。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4)叙述,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清晰了解。

6.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中使用较多。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抓角度:用词、句式、修辞、风格、人称等角度)。

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析作用(主旨、情感)。

第三步:指出效果(运用术语)。

模拟演练

露从今夜白

诸荣会

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代枭雄曹操对她流露出的感伤,为红颜易老、青春易逝;“彷徨忽已久,白露治我裳”,这是贵为天子的曹丕,面对她而生出的感慨,为天地的苍凉,为生命的无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是陶渊明为她的清丽、多情而对她生出的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诗圣杜甫遭遇国破家亡后,从她那儿得到的慰藉……

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国文化中!

诗意来自于美好。白露是一个美好的节气,所有用来描写秋天美好的陈词滥调,诸如秋高气爽、月白风清、天高云淡、秋水长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来描写白露时节的天、地、山、川、人、物、风、雨……

此时,天的色泽由浅蓝或湖蓝变成了一种瓦蓝,蓝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许多,徜徉其间的云朵,较之于先前既少了许多,又薄了许多,仿佛棉絮不太够而勉强做成的被胎,飘在了天空;其飘荡的速度是缓慢的,姿态是从容的。想来这都是因为风行进的步伐放慢了的缘故吧?此时的风不像春天的风浩浩荡荡,更不像夏天的季风和台风,总是一路向前,争先恐后,摧枯拉朽,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躁的特点,步子缓缓的,动作轻轻的,调门低低的,其风格如中年人行事,举止得体、从容稳妥、恰到好处。是的,季节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该是中年之中年了,花花草草的春天,醉入花丛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经的沧海;看眼前的大地之上、秋光之下,那些娇嫩、艳丽的花朵,经过一个夏天的激烈竞争,该争得和能争得一席之地的,早已用累累的果实确立了自己的存在;而没能争得的,早已零落成泥。人生与自然之从容境界,莫过于真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然秋至白露,该是“花落”“云舒”了吧?

时至白露,夜间的露水会凝聚枝头草尖,不会再被蒸发成热气,风不再狂暴,雨不再瓢泼;呢喃的秋虫,“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将寂静乡村夜晚鸣唱得更加寂静;而乡村的夜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人变得沉静而嗜睡,就连雄鸡的司晨也如梦呓一般,常常不能把人叫醒;晨起,清风拂面,自有一种凉意轻浸肌肤,又浸进心头。走向田野,鞋袜和裤角会不经意间被露珠沾湿,而一同湿了的还有心境;懷着这样的心境,或许会发现平时视而不见的野菊,此时正在向你微笑,平时充耳不闻的鸟鸣原来竟是那么的动听。采下一枝野菊花别在胸前的,竟然是一位附近的村姑;锄禾的老农,锄累了会抬头望一望远山……这些乡巴佬、泥腿子,此时竟也成了诗人一般,竟也低头寻觅,抬头望月;竟也笑对鲜花,闲看流云。呵,白露让所有辛劳和忙碌的人们,即使只是庭前独酌,也能获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获得一种超逸;即使只是田头小憩,也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旷远。白露,常让人收获一份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心情。

不过,白露并不是一个丰收的节气,真正丰收的时节,要待到寒露、霜降,甚至要等到秋后初冬。在白露,那个总缠着农人的“忙”字,还不是这个节气的主题,因为该忙的已然忙过,该有的必然将有,只须等着就行了。

既然只须等着,就得慢慢地,因为时至秋天,地球和太阳的运转似乎也慢了不少,“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古训驱使着的只争朝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俗话驱使出的风风火火,都已过去,转慢了的地球,这才让夜间的露水在草尖凝聚成珠,且挂在草尖不至于跌落,而使之在早晨的阳光下白亮亮地闪光,闪出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这个诗意的名称。

“慢慢走,欣赏呵!”这是美学家朱光潜对于世人的告诫。的确,再美好的风景,如果走得太快,终究无法收获诗意。历代的诗人们,正是在这特殊的节气中,与自然与季节一起放慢了脚步,这才使这个节气充满了诗意。

是的,不要急,也不必急,时至白露,一切自有定数,一切自会定型。白露正是一个定型的节气——是果,都将由浆变成粉,由酸变成甜,由青变成红;是实,都将由空变成满,由瘪变成饱,由青变成黄;是生命,都将由稚嫩变得坚强,由轻狂变得稳重,由青涩变得成熟……人当然亦如此,在一年一年的忙碌与等待中,青春从生命中流逝,这确实让人无奈和感伤,但是,如果在这之后,人还不能变得有正型、有味道、有内涵,这人生还有什么收获可言呢?

(有删改)

本文的语言典雅秀丽,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主旨情感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情感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台上
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办手抄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