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研究

2021-05-04袁红珍

艺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

摘要:汉画像由很多图像、符号组成,它既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又蕴含一定的寓意。汉画像石中有很多双头一身的图像,它们怪诞离奇、荒诞不经。这类图像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对称式,即身体居中,头对称地分布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类是均衡式,即头位于身体的同一侧。本文参考博厄斯的“拆半”图像分析,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这类图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原始文化、原始思维,结合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从图像分类、图像分析、图像蕴含的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汉画像石;双头一身图像;生殖崇拜;仙界象征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02

1 序言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类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汉代400余年,人们有独特的生死观。汉初,受黄老学说与神仙方术的影响,从帝王到民间,丧葬之风愈演愈烈,灵魂不死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形态在以另一种形式开始,可以羽化成仙,到另一个世界过神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汉画像以其自身的独特性,真实、直观地反映了汉代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称赞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1]信立祥老师认为,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从本质意义上来看,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画像是汉代艺术的精华[2]。汉画像是由很多图像、符号组成的,既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又蕴含一定的寓意,有寓意家族兴盛、君王德行的,有寓意长寿、仕途高升的,有寓意升仙、吉祥的。

2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分类

汉画像石中有很多双头一身的图像,这些图像怪诞离奇、荒诞不经。对于这些怪异的图像,学术界的研究有限,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论证,一些考古发掘报告对其也只是一句带过,有的甚至没有记录。双头一身图像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工作,需要利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解读。本文参考博厄斯的“拆半”图像分析,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原始文化、原始思维,结合自然崇拜、图騰崇拜、生殖崇拜,对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进行研究。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对称式,即身体居中,头对称地分布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类是均衡式,即头位于身体的同一侧。俞伟超老师主编的《中国汉画像石全集》共8卷,搜集整理其中的双头一身图像可以发现:从具体构成位置上看,多配置在汉画图像整体构成的第一层;从时间坐标看,主要是东汉时期;从分布地区看,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其中以山东居多。

3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分析

莱布尼茨有一句格言,世界不会以跳跃的方式前进。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流传和推进的,正如泰勒所说:“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完整的连续性,并进入现代文化之中。”[3]任何一个事物、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继承的,或是发展的。

新石器时代陕西西安半坡氏族的人面鱼纹盆、双头鱼怪,长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的双头鸟,良渚文化的玉器,青铜器上的夔纹、双体龙纹,都有双头一身的特征。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一书中,总结考证美洲西北海岸原始艺术时也分析了这类图像,认为是“拆半”表现技法的运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对美洲西北海岸的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原始艺术》一书中作了精彩的论述,提出这是一种“拆半”的表现技法。例如,他描述海达人表现鸭子、渡鸦的刺纹时,将整只动物从胸到背切开,展开以后动物躯体的两半在后背的中线结合,前者表现鸭子,后者表现渡鸦,两者的尾巴都是完整的。鸭子从背部分成两半,连点在下部,而渡鸦的两半直到头部都是连在一起的[4](见图1、2)。参考博厄斯对“拆半”表现技法的分析,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对称图像的表现手法,是把一个物体从头部沿中线至尾部剖开,向两侧平铺展开,只在尾部相连。而均衡图像的表现手法,则可以看作是把一个物体从头部沿中线至颈后肩前剖开,再根据原始的透视,把剖开的图像进行一定的高低、旋转调整。“拆半”表现技法体现了环太平洋文化的特征,它在北美西北海岸、中国、西伯利亚、新西兰,甚至在印度和波斯的艺术中存在过。目前,国内外青铜器图像的研究学者如马承源、朱凤瀚等大多受这种技法的影响。

4 汉画像石中双头一身图像蕴含的意义

4.1 生殖崇拜

任何一个事物、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继承的,或是发展的。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种的繁衍[5]。早期人类由于思想认知存在局限,赋予人类自身生产以神秘的力量,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将鸟作为男根的象征。西安半坡出土的鸟头形盖钮(见图3),以及古代“玄鸟生商”的神话都可以说明远古先民寓意生产,实行生殖崇拜,祈求繁殖旺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展完善,远古先民意识到,繁衍是两性结合产生的。出于相关联想、模拟巫术、模拟心理的作用,出现了两性结合的生殖崇拜,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骨器上的双鸟纹样(见图4);《山海经》中大量的双头一身形象,如延维(见图5)、并封等;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双鸟交颈(见图6)等都说明了这一问题。人常被视为高级动物,人和动物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譬如情爱。我们常看到动物依偎在一起,理一理对方的羽毛,舔一舔对方的脸,这些小小的动作,也是人之常情。人们寄情与物,以物寓意,以意喻人,通过动物的动作传达人的情感[6]。三国曹植《种葛篇》诗云:“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文学领域经常用隐喻的手法,艺术领域也不例外。所以,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也就不难理解了。人们借助双头一身的形象,通过动物的结合,隐喻人的结合,传达对生殖的崇拜,期望子孙后代绵延不绝,人丁兴旺。

4.2 仙界的象征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既非写实,又非模拟现实动物或人,毕竟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不要说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就是现在也不太可能,所以,这类图像应是虚构的,是意识根据生活和神圣的崇拜文化进行的主观创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无法解释很多现象,他们笃信天地鬼神,相信冥冥中存在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认为天是世界的主宰。天有天界,就像地有地界。人们根据地上的情形幻想着天上的情形。汉代艺术传承着楚文化的天真烂漫,神话、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展示着汉代独有的“气势磅礴”“古拙雄大”。

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主要配置在第一层,是神话类奇禽怪兽之属。伴其出现的主要有象征天界的西王母、东王公、天吴,以及一些欢快的动物群组,象征着天国的快乐、祥和,这是人类的最终向往之处。从时间来看,主要出现在东汉时期。东汉时期社会动荡,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怀揣着升仙的愿望,希望天降祥瑞,体现自己的道德品行。从分布的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其中以山东居多,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基地,是儒家文化诞生的摇篮。汉武帝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主流,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以孝治天下”,提倡儒家的孝道,只有孝顺才能进入极乐仙界,升天与神仙、仙禽为伴,这对汉画像石图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正如李泽厚所说:“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和出现在人们观念和艺术世界中。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世图景和神话幻想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11]

5 结语

任何形式的图形、图像、纹饰,都和古代的历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图像,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一位专心致志的“艺术家”,正在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地创作作品;似乎能够感受到他完成作品时的那种骄傲和自豪;也能感受到社会对其作品的肯定與认可。汉画像石中的双头一身图像反映了汉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况,其受汉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体现了汉代人独特的宇宙观、生死观,寄托了汉代人羽化成仙的美好愿望。这些夸张变形、稀奇怪异、荒诞不经的图像,或许来自神话传说,或许来源于原始巫术,又或许是一种图腾信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残缺的文物世界和一个充满想象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2]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4.

[3]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4] 博厄斯.原始艺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211.

[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8.

[6] 张道一,徐飚.徐州画像石[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141.

[7]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56:135.

[8]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M].考古学报,1978(01):60.

[9] 刘向.山海经全集第四集[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1353.

[10] 汤池.中国画像石全集(第4卷)[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98.

[11] 李泽厚.美的历程[M].文物出版社,1981:72.

作者简介:袁红珍(197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
古代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淮北市汉画像石的分期及特色
汉画像石中“鱼莲”图像研究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汉画像中汉代笞刑考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犬图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