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刺激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技术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04何叶青刘菁蓉叶翠河新兴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新兴5274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饮水

何叶青,刘菁蓉,叶翠河(新兴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 新兴52740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见并发症之一,该病是由控制吞咽运动的神经功能受损所致,发生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2%~65%,临床表现以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为主,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目前临床治疗吞咽障碍多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虽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但对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3]。近年来,耳穴压豆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其通过刺激各个穴位,进而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4]。但目前其运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尚少。基于此,笔者通过探讨电刺激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技术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0(59.73±5.4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83(59.68±5.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符合《全国脑血管病脑卒中诊断要点》[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并经饮水实验筛查确诊伴有吞咽障碍。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2)伴有神志不清楚,无法配合评估技治疗者;(3)患有咽部化脓性感染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测定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并及时予以心理指导,发音训练等基础训练。

1.3.1 对照组 患者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两个通道的两个电极分别水平放置于舌骨上方和垂直放置于甲状腺切迹的下方,利用低频电流给予咽部肌肉电刺激,并测出适应性系数,2次/天,30分/次。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刺激,具体操作如下:选取耳穴中的面颊、口、舌、咽喉、脑干、皮质下六穴,医者手指消毒,耳穴皮肤应先用酒精消毒2次,然后将王不留行籽贴,用镊子挟住贴敷在耳穴上,嘱患者用手按压穴位每日3~5次,每穴按压时间约为1~2min,隔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持续4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1)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GQOL-74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3个功能,满分均为100分,总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2)采用FOIS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经口摄食的功能情况,分数越高则经口摄食的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日本洼田俊夫[7]的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级及以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QOL-74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经口摄食的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O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O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经口摄食的功能情况比较(-x±s,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风范畴,与风、火、痰、瘀、虚五种病因有密切关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其病机,本虚标实。由于中老年人阴气自半,阳气衰减,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经脉失养遂发本病。故治疗需以注重化痰、醒神开窍、宣肺利咽为主。本研究所用耳穴压豆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聚也”。故选取质下、脑干穴性平,有益气升清,下气通腑,化痰通络之用;舌、咽喉穴性平,有清热散风,宣肺祛痰,通络利咽之妙;口、面颊穴,穴性属阴,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风止痛之效。诸穴合用,共奏化痰通络,清热利湿,通络利咽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电刺激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通过耳穴压豆刺激舌咽、迷走及口面咽喉神经,改善吞咽肌群的活动性及协调能力,并调节大脑皮层,进而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O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表明电刺激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技术较单用电刺激疗法更有利于增加患者获取食物的途径和种类,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耳穴压豆通过刺激面颊、口、舌、咽喉等六穴,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更多摄取营养,进而有助于其快速恢复体力,提升治愈信心[8]。同时本研究在还发现治疗4周后,两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明显(P<0.05),表明该治疗方案可有效帮助患者康复,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积极推广将带来良好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电刺激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技术治疗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从而增加患者获取食物的途径和种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饮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简易饮水鸟
养羊饮水技巧多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饮水
“豆豆”压耳祛小病
“豆豆”压耳祛小病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