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2021-05-04林显营方柏詹永豪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廉江5244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室性阻滞剂左室

林显营,方柏,詹永豪(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524400)

近年来,临床上心衰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心衰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于30%,死亡患者人数占到住院总病死患者的40%左右[1]。心衰患者多并发心室性律失常,其发生机制与心衰加重心肌电重构和机械重构,导致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神经系统等系统异常,离子通道改变有关[2]。同时室性心律失常又会导致心衰患者心肌重塑加重,心功能恶化,造成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3]。因此,对心衰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缺乏有关于心力衰竭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因素分析的有关报道。为此,笔者以80例在我院接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有关心力衰竭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因素分析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两组患者性别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4];(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精神状态异常者。

1.3 方法(1)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伴有基础疾病、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2)对比两组患者西地兰、地高辛、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情况。(3)使用M型超声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径、右房舒张末径和无室壁搏动异常者左室射血分数,存在室壁搏动异常者使用辛普森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检验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体重指数≥24kg/m2、伴有基础疾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端脑钠肽激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心率、收缩压、K+水平、右房内径、血肌酐水平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检验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地高辛、西地兰、β受体阻滞剂使用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内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因素回归分析 体重指数≥24kg/m2、伴有基础疾病、舒张压下降、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舒张末径、西地兰、受体阻滞剂使用与心力衰竭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呈相关性(P<0.05)。见表3。

3 讨论

表3 心衰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gistic回归分析

心力衰竭指的诱发因素诸多,多数患者的心肌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患者会出现体液潴留、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且多存在各类并发症,而室性心律失失常是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心衰程度相关[5,6]。心力衰竭者发生猝死的概率较高,因为患者的神经功能多存在障碍,心脏调节功能失衡,而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7]。因此,如何防止心衰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体重指数≥24kg/m2和伴有基础疾病与心衰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相关性(P<0.05)。分析原因是体重指数更高的患者更加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左心室肥大,患者的心肌间质可能存在脂肪浸润,导致心肌电传系统受损等一系列反应,导致心肌受损严重。而伴有基础疾病也会加重患者心脏负荷[8]。实验结果还表明,左心室舒张末径、舒张压的下降和射血分数较低与心衰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相关性(P<0.05)。分析原因是,舒张压下降患者冠脉的供血不足,导致与缺血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同时患者心衰加重、心功能恶化人数增加,室性心律失常人数也增加。实验结果显示,西地兰和西地兰的使用与心衰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相关性。分析原因是,西地兰能够减慢患者传导速度、促进心肌收缩,降低心率,可能导致患者心肌细胞缺氧,同时其用药安全窗口较窄,若剂量控制出错易导致患者洋地黄中毒,心肌负荷加重,诱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9,10]。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所有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增加与心衰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人数增加相关。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包括伴有基础疾病、舒张压下降、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舒张末径增加、体重指数≥24kg/m2、西地兰、β受体阻滞剂使用,在临床治疗中应对这些方面予以关注,降低患者并发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室性阻滞剂左室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