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玫瑰花及其伪品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2021-05-02李雪莹武永刚

消费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蔷薇科鉴别方法伪品

李雪莹 武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玫瑰花是传统中药,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功能,用于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跌打伤痛。玫瑰在中国植物志中只有一个种,但由于蔷薇科蔷薇属的某些植物非常相似,再加上植物本身有不同的变种,品种,异物同名或同名异物现象严重,导致在市场上玫瑰花药材比较混乱。常见的易混淆品有钝叶蔷薇、山刺玫、美蔷薇等,因此,关于玫瑰花的鉴别研究对于保障人们用药准确、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鉴别方法可以分为经典鉴别方法和现代鉴别方法,现分述如下。

一、经典鉴别法

玫瑰花的经典鉴别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方法简便、易行、迅速。主要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一)性状鉴别法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mb的干燥花蕾,月季花为蔷薇科植物月季花Rosa Chinensig Jaeq半开放的干燥花,钝叶蔷薇为蔷薇科植物钝叶蔷薇Rosa sertata Rocfa的干燥花蕾。美蔷薇为蔷薇科植物美蔷薇Rosa bella Rehd.et Wils的干燥花蕾。下面就玫瑰花及其常见混淆品的性状鉴别特征列表比较[1],见表1.。

表1.玫瑰花与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二)显微鉴别法

玫瑰花及其常见混淆品的显微鉴别特征比较[2],见表2.

表2.玫瑰花与其伪品显微鉴别

(三)理化鉴别法

屠闻婷[3]分别将玫瑰花与月季花药材粗粉2g,加乙醇20ml,振摇浸泡1h,滤过。取滤液2ml,挥干乙醇,加数滴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观察现象,玫瑰花粗粉经上述理化反应,溶液显紫红色。而月季花粗粉溶液显紫褐色。胡小姜[4]等对玫瑰花进行了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甘肃产玫瑰花、浙江产玫瑰花和月季花进行了鉴别。薛祥骥[2]等从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方面对玫瑰花及其混伪品进行了鉴定分析,认为混淆品不具备正品玫瑰花的鉴别特征。陈柳蓉等[5]对5种玫瑰花分别作了植物形态和性状的鉴别,并通过记录数据进行了数量分类,通过R分类和Q分类,认为鉴定玫瑰花的主要性状特征是花柱上非腺毛的着生状况。

二、现代鉴别方法

夏至[6]应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药用植物玫瑰花、月季花及其同属近缘种的 15 个种 33 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季花、玫瑰花及其同属近缘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的蔷薇属下的分类学研究结果相一致,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鉴别药用植物玫瑰花、月季花及其同属近缘种。庞晓慧[7]以蔷薇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四个 DNA 片段(rbc L,mat K,rpo C1,ITS2)进行了比较和评估。结果表明,ITS2序列对蔷薇科九个属均有较高的物种鉴定成功率。张伟等[8]选用 DNA 条形码中常用的 mat K基因序列对蔷薇科玫瑰、月季、蔷薇等易混的植物进行分子鉴定,得出 mat K 基因序列具有足够的变异位点,能够用于玫瑰、蔷薇、月季等易混植物的精确鉴定。该研究为来源于蔷薇属的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在经典鉴别方法中,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性状鉴别法至今已较为成熟;当前对玫瑰花及其混伪品的鉴别主要是在性状方面,主要通过对玫瑰花花柄、花托、花冠、花柱的性状鉴别来区别玫瑰花与其混伪品,但性状鉴别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并且比较复杂。显微鉴定方法虽然结果准确有效,但缺点是样品处理过程比较繁琐,而薄层鉴别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子鉴定技术应用于蔷薇属植物的鉴别是近年来才被科学工作者使用的一种新型方法。该方法优点是不受物种、环境等因素限制,结果准确率高、重复率高,方法通用性强。因此,在对于玫瑰花真伪鉴别工作中,应从简单方法着手,必要时可以结合分子鉴定技术,实现对玫瑰花的快速真伪鉴别,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蔷薇科鉴别方法伪品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衡水主城区蔷薇科园林植物初步调查
蔷薇科瑶药品种与标准整理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资金盘传销惯用包装伎俩和鉴别方法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基于FDA-MIMO的距离欺骗干扰鉴别方法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脑血通片显微及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设计中蔷薇科植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