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01袁静

经济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现代技术不断与各行各业融合,并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开展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从教育理念影响、教育模式影响、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创新创业氛围影响、创新创业文化影响,五个方面阐明不同因素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为多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2.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10-168-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主要场所,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数字化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1]。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高等院校教育的深化,提出在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当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并为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支持政策。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应用优势,将其与传统经济产业进行深化融合,实现经济产业的升级,以此创建出全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数字经济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当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近几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存活率不断提升,这一现象与国家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开展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新教育理念

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是部分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存在问题,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与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时代发展存在严重的不符。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了强调创新创业重要性的文件和政策,并在高职院校当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为了使创新创业学生适应当前互联网技术下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以往制约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3]。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学习,例如获取创新创业学习资料、观看慕课教程等。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创新创业教育,以结合互联网的方式,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

除此之外,目前高职院校当中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是以短期培训的模式进行,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方式,而并不是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的战略[4]。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开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无法将其真正的精神和能力培养目标发挥出来,进而造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差的问题。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办必须伴随着各类创业计划、比赛活动的实施,通过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模拟高职学生的创业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养成未雨绸缪的创业思维,提高高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发展教育模式

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样只适合在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开展,并且部分高职院校的高层人员认为,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其院校本身的发展理念,因此对此种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抵抗心理,导致此种教育模型并不能够落实到实处。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角度出发,但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教育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以符合数字经济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

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积极转变: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当前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是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将以学生的创新创业主流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等课程内容作为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能够真实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将有机整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侧重点[5]。在这样的模式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一般会与第二课程活动相结合,以此形成创新创业与第二课程的有机体系,将这样的有机体系融入到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当中,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部分高校根据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时代需要,已经将对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学生创业园区、传授学生创业技能以及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资金的形式,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在各个高职院校中得到有效的推广。

上述模式的产生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第一方面,将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等与创新创业进行融合,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兼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方面,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字经济背景下,真实的社会活动,并从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综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教学与竞赛活动相结合,通过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三)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当中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层级管理的改革,另一类为学分制管理的改革。前者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注重高职院校上端的发展,是一种权力集中化、院系权力弱化的改革方法[6]。在這样的改革机制下,教师和学生对于创新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该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能够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保持院校具备更多的自主权利,实现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同时,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逐步提出了“三创三融合”的教育管理体制。表1为“三创三融合”教育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在“三创三融合”教育管理体制下,充分将创意、创新和创业充分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通识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经营的教育,并实现创业项目的孵化,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的技术型人才。

学分制管理改革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一种改革机制,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并且能够在院校认可的环境或线上网络学习环境中,通过修读课程获取相应的成绩和学分。这样的管理机制通常具有3~6年的弹性学习性质,因此,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以此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四)优化创新创业氛围

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周围营造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学习行为都会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创新创业学习意识。若校园中具备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则教师的教学方法、管理方式以及校园活动的开展都会始终贯穿创新思想,并进一步影响学生,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学习产生兴趣。与传统生硬灌输创新创业理念和强制性创业的模式相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能够更加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同时,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创新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教育资源。另外,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合的知识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开拓自身视野和思维空间,进一步丰富自身技能水平。

(五)创新创业文化熏陶

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仍存在些许问题,具体表现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家长均认为学生应当在毕业后找到更加稳定的工作,认为创业无法实现学生未来就业的稳定,并且将创业看作是学生在无法选择合适工作岗位时的无奈之举。

但是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经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创新创业相关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学习逐渐产生了主动性和积极性[7]。并且在当前政府及教育部门均颁布了有关鼓励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扶持措施,帮助学生与家长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的价值观,使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以顺利的开展。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当前影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五个方面,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本文上述五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的高度支持。通过增加创新创业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数字化创新创业基地、发挥创新创业课堂主阵地作用等方式,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推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YB2020020)。]

参考文献:

[1] 刘苏莉,陈昌云,陈凯,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高等理科教育,2020(06):112-119

[2] 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64-75

[3] 康梦瑶,吕仙利,高立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康学院体育学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36):82-84

[4] 耿云霄.高职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可行性的思考——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23-27

[5] 耿潇潇,周舟,王英臣.“双创”背景下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动因及推动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6):175-176.

[6] 沈云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全链条融通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20(12):72-76

[7] 郭玉芳.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数据实证分析——以安徽三联学院经管类523名学生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2):163-166

(作者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0)

[作者简介:袁静(1986—),女,汉族,山东平度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責编:若佳)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