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21-04-30岳晓红

全科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条目弹性效能

韩 智,李 楠,岳晓红,王 沛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病人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其通过弥散、对流实施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从而维持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并清除多余水分,实现净化血液回输[1]。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5%的尿毒症病人需依靠血液透析维系生命[2]。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困难、逆境时积极有效应对、良好适应,且实现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充分反映个体积极心理变化[3]。相关研究显示,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与健康行为有关,且心理弹性水平高低与病人治疗配合度、治疗效果相关[4]。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20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获取基础信息,采取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实施评价,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40岁,确定行血液透析治疗;规律性血液透析≥3个月,周透析频率≥2次;意识清晰,且认知、沟通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性并发症;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近期遭受创伤性事件,如人为灾害、自然灾害。200例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评分为(62.16±2.53)分。根据CD-RISC评分实施分组,中高水平组158例,其中男132例,女26例;年龄:40~60岁144例,≥60岁1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0例,高中及以上108例;婚姻状况:已婚83例,未婚75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77例,≥3000元81例;工作状态:在职128例,离职或退休30例;透析龄:<3年45例,≥3年113例;健康教育状况:接受124例,未接受34例;周透析次数:1~2次92例,3次66例;自我效能:<24分43例,≥24分115例;自我管理行为:<40分30例,≥40分128例;应对方式:面对128例,屈服或回避30例;社会支持:<22分25例,≥22分133例。低水平组42例,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40~60岁12例,≥60岁30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及以上13例;婚姻状况:已婚22例,未婚20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21例,≥3 000元21例;工作状态:在职18例,离职或退休24例;透析龄:<3年31例,≥3年11例;健康教育状况:接受12例,未接受30例;周透析次数:1~2次23例,3次19例;自我效能:<24分32例,≥24分10例;自我管理行为:<40分34例,≥40分8例;应对方式:面对7例,屈服或回避35例;社会支持:<22分31例,≥22分11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透析龄、文化水平、工作状况、健康教育状况、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行为、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获取病人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况、透析龄、健康教育状况、周透析次数,并借助量表评价病人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1.2.1 心理弹性水平 选用修订后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病人心理弹性水平,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共有3个维度,即坚韧维度、自强维度、乐观维度,共计25个条目,均采取5级评分法,包括“从不”“极少”“偶尔”“经常”“一直如此”,分值范围0~4分,总分100分,评分高低即表示心理弹性水平高低,如<50分则为低水平,≥50分则为中高水平[5]。

1.2.2 自我效能表现 选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实施评价,量表内容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属于单维度量表,共计10个条目,均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范围1~4分,总分10~40分,评分<总分的60%则低水平,≥总分的60%则中高水平[6]。

1.2.3 社会支持状况 选用中文版社会支持量表实施评价,共涉及3个维度,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共计10个条目,维度条目分别为3个条目、4个条目、3个条目,其中1~4、8~10条目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1~4分,第5个条目共4个选项,每项对应4级,分值1~4分,6、7条目,根据来源计数确定分值,每个来源1分,评分越高,则社会支持越强,<22分则社会支持不足[7]。

1.2.4 医学应对方式 选用中文版医学应对量表(MCMQ)实施评价,共涉及3个维度,即面对应对维度、回避应对维度、屈服应对维度,共计20个条目,维度条目分别为8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屈服5个条目,条目均采取4级评分法,维度评分越高,则医学应对倾向越严重[8]。

1.2.5 自我管理行为 选用中文版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实施评价,量表内容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0.86,共涉及4个维度,即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共计20个条目,维度条目数分别为4个条目、5个条目、7个条目、4个条目,均采取4级评分法,包括“从不”“偶尔”“经常”“一直如此”,分值范围1~4分,总分20~80分,评分高低即表示自我管理行为好差,<40分则自我管理行为差,≥40分则自我管理行为良好[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性资料比较行χ2检验,心理弹性水平影响因素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研究中因变量为心理弹性低水平,自变量为心理弹性中高水平与低水平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文化水平、工作状况、健康教育状况、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行为、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1。

表1 自变量赋值说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健康教育缺失、自我效能低(<24分)、自我管理行为差(<40分)、屈服或回避应对、社会支持不足(<22分)(P<0.05),见表2。

表2 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评价 研究显示,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评分为(62.16±2.53)分,与我国一般人群心理弹性水平常模的(80.40±12.8)分相比明显偏低[10]。由此可见,我国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偏低,遭受创伤事件或应激状态时心理复原能力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病人约为1.2亿例,且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11],对持续性血液透析具有更大的需求,故血液透析病人需长时间面对各方压力,如未及时得到有效调节,则极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康复进程缓慢、生活质量下降。个体面对疾病、治疗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则适应能力与行为表现越好,故需强化护理干预,提升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

3.2 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复杂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健康教育缺失、自我效能低(<24分)、自我管理行为差(<40分)、屈服或回避应对、社会支持不足(<22分)(P<0.05)。研究显示,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属于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究其原因,随着年龄增大,机体系统器官老化严重,机体功能显著下降,且需面对更多的躯体、心理及经济问题,当病人遭受应激事件或逆境时,克服负性情绪及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差,需更长恢复时间,故心理弹性水平低;而随着透析龄增大,病人对疾病、治疗及预后了解越全面,且逐渐适应了疾病及治疗不适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保护,故心理弹性水平高[12-13]。本研究发现,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健康教育缺失属于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文化水平越低者,对疾病、治疗及预后3方面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越差,且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有限,自我护理能力差,疾病恐惧感强烈,心理弹性水平低;而健康教育是血液透析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健康教育缺失难以及时、有效获取健康知识,疾病、治疗认知水平低,面对疾病、治疗表现出较强恐惧感,难以尽快适应疾病或治疗所带来的不适[14-16]。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是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是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评价,反映了病人面对疾病症状、治疗及身心社会变化的积极适应能力、自信心,如自我效能水平低,则面对疾病、治疗缺乏自信心,遭受应激事件或重大创伤时难以及时适应;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如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偏高,则能对成功景象展开想象,对行为表现具有指导作用,可促进行为形成[17-18]。研究显示,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与心理弹性紧密相关,自我管理是血液透析病人每天需面对和完成的,且自我控制能有效缓解疾病对身体健康的损伤,且自我管理中能有效排除压力及负性情绪,故应对压力、适应能力相对较强[19-20]。应对方式是缓解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应激的有效行为策略,面对疾病漫长透析治疗,病人康复信心易受到影响,多采取屈服回避应对,而屈服回避应对属于消极应对策略,可显著增加心理压力,对疾病治疗、预后、康复护理存在不利影响,导致其心理弹性水平降低[21]。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不足属于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血液透析病人在疾病确诊及治疗期多希望获取各方支持,且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者多拥有较广的社交网络、丰富的社会资源,有助于利用各方资源促进自身摆脱困境,而家庭、朋友是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促进病人、家属共同参与医疗决策;当社会支持不足情况下,难以及时获取充足的资源,心理弹性水平低。

综上所述,部分中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水平低,且其影响因素复杂,有年龄≥60岁、透析龄<3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健康教育缺失、自我效能低(<24分)、自我管理行为差(<40分)、屈服或回避应对、社会支持不足(<22分)。临床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频次为每周3次,病情严重者每周可达到4次或5次,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感,加之机体功能下降、营养状况欠佳,导致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威胁,且心理弹性水平低。结合本研究调查结果,临床需加强对高龄、长病程及低文化水平病人的关注,积极开展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加强延续护理指导、组织同伴支持教育,引导正确认识疾病及血液透析治疗,以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改善心理弹性水平。

猜你喜欢

条目弹性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