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亦是“烹小鲜”

2021-04-29杨黎明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作料凉皮异乡人

杨黎明

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目光所及之处是比我更加疲惫的街景。耳旁不时传来商贩们讨生活的叫卖声。可作为一位刚来这座城市的异乡人,我不但没觉得那声音有多么刺耳和讨厌,反倒认为正是那些声音,才使得这座江南小城更加接地气。这些叫卖的小商贩,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城市讨生活的异乡人。

出门在外,腹中饥饿难挨,由不得那么讲究了,步入一家小店后问老板:“有什么吃的?”答曰:“包子、面条、凉皮。”我条件反射性地抗拒。我是典型的南方人,对面食有些“排斥”。“凉皮”,曾听过,但从未吃过,感觉新鲜。于是,饥饿感和好奇心驱使我毫不犹豫地向店家说道:“来一碗凉皮。”

大约五六分钟光景,店家便将满满一盘凉皮端到我跟前。“这就是传说中的凉皮?”我在心里问自己。它既像一碗面条,但又不完全像,其中还夹杂着多种作料,绿、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相间,看着赏心悦目,闻着香气扑鼻。

仔细琢磨,最终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四不像。

迟疑间,情不自禁地提筷品尝起来。酸、甜、香、辣、咸等多种味道,按相应比例,恰到好处地混杂在一起,吃起来感觉真的很美。一边吃,我还在心里嘀咕,没想到凉皮原来这么好吃,真是名不虚传。望着眼前的空盘,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老板,再来一盘。”

美美地吃完两盘凉皮,对于之前从不注重饮食的我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美食体验。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凉皮的味道念念不忘。安顿下来后特地在住所附近找了很久未果作罢,不由得叹息一盘小吃在南方小城竟也成了“外来客”。

再一次吃到凉皮,是在几个月后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去菜市场的一个面食铺买饺子皮,正当那老板在称饺子皮时,我看到旁边一个塑料筐中层叠如玉的饼状物。于是我好奇地问老板:“这是什么东西?”

那老板回给俩字:“凉皮。”

我突然记起自己上次吃的凉皮:“这也不像啊。”

老板随口答道:“买一张切成条,和黄瓜丝、熟豆芽、油炸辣椒、香麻子、香油、盐、味精拌一拌就行,来一张不?”

我不假思索地吩咐老板:“给我称两斤。”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折腾起来。照葫芦画瓢,按照那老板告诉我的作料“配方”,一样不落地给配齐。凉拌好后,匆匆尝了一口,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自己拌的这凉皮和上次在店里吃的,味道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真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不由感叹其中的差距。“配方”种类,眼睛看得见,可以轻易模仿而来,可是其中比例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全凭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总结,并口耳相传,才能配准那个味。

换言之,归根结底是那些“龍套”的功劳。

站在自家阳台上,漫不经心地俯瞰楼下行色匆匆的人流,心头猛然一悟:这座陌生的城市,与这盘凉皮相差无几,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盘子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分量上来讲,在一盘“凉皮”中,面皮无疑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借用戏剧学的专业术语来说,是“主角”。至于黄瓜、豆芽虽然占其中很大比重,但终归没有“面皮”的分量多。因此,理所当然相当于戏剧当中的“配角”。而香菜、麻子、辣椒、香油、醋、盐等这些作料,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但各自比例恰到好处。它们在其中,扮演的顶多是“群众演员”的龙套角色。我反思自己之所以对那次吃过的凉皮念念不忘,是因为我的味蕾对那些作料所搭配的味道,记忆深刻。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通常没有能力和权利为自己分配称心的“角色”,但我们都有义务演好自己。好好生活如同打理自己的王国。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借用陈佩斯在《主角与配角》小品中的一句台词“在舞台上,那还得看谁更有戏”,在生活的“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无论戏份多还是少,出彩地生活责无旁贷。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均有可能为“观众”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一米阳光摘自《中国青年》/图 槿喑)

猜你喜欢

作料凉皮异乡人
夏日里不可慢待的那碗凉皮
时间的作料
时间的作料
致异乡人
家中异乡人和异乡人之家:《退潮》中的“家”之想象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听到乡音(外一首)
2招巧辨色素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