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高新区:聚焦“高”“新”两大发展核心 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2021-04-29拓晓瑞通讯员陈婕

广东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佛山高新区高质量

文/拓晓瑞 通讯员/陈婕

[导读]

佛山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佛山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园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佛山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有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高”和“新”两大发展核心问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推动高新区在经济总量、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在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佛山高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圈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高度集成,交通四通八达,深度融入了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佛山高新区实行“市统筹、区建设、齐分享”的管理体制和“一区五园、统一规划、分园管理、创新服务”的管理模式,园区管理面积为470.72平方公里,下辖禅城园、南海园、顺德园、高明园和三水园5个园区,以发展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与健康、生产性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强政策制度顶层设计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创新驱动发展和“1+1+9”工作部署,围绕“紧扣高质量、争当领头羊,大局抢急所、奋进勇担当”的要求,从制度顶层设计入手出台制定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若干措施》《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的认定及资助实施细则》《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佛山高新区企业研究院及境外研发机构认定及资助办法》等系列有力度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佛山高新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91.83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3356.61亿元,同比增长2.91%;营业收入4569.44亿元,同比增长2.65%;进出口总额895.88亿元,同比增长2.76%。据赛迪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显示,佛山高新区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区第13位。

三水园揽月一号

禅城园绿岛湖

南海园千灯湖金融高新区

顺德园德胜河“金凤凰”

坚持创新驱动 激发创新发展澎湃动力

佛山高新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指引,紧扣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聚焦“高”和“新”两大高新区核心发展问题,从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创新主体培育、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发展成效。

一是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规划先行,高标准谋划发展路径,编制发布《佛山高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加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启动编制《佛山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形成一区五园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责任状、任务书。出台《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加快构建“两化一硬”高质量发展的“3+3+X”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一园一特色”的产业协同与错位发展格局。对照《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重新梳理出台了17份创新政策,全面完善“1+5+N”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高新区创新环境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佛山高新区不断加强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和知名大学间的合作,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快,与省科学院共建的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广东智造创新工场”和“揽月一号”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禅城园(拓思)未来企业孵化中心均正式挂牌成立。以构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主抓手,加快“百千万”高端载体建设,其中百亩创新灯塔社区项目完成土地收储,禅城园千亩加速器聚锦科创园大江片区、鹰创园片区项目正式动工,南海园千亩加速器正建设15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三水园万亩产业园启动区高标准建成超1万平方米的湖畔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佛山高新区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上规模培育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2020年,佛山高新区通过重点挖掘有潜力的企业,以“线上+线下”“标准化+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50多场宣讲培训会议,走访近200家企业开展个性化辅导,全年净增69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全市的76.21%,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293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51.26%。此外,佛山高新区还认定2020年度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80家、瞪羚企业72家、种子独角兽企业4家、制造业“灯塔工厂”培育单位9家、智能工厂9家、企业研究院12家等,逐步形成了以新经济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格局。

四是加快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佛山高新区针对领军企业家、高端研发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短缺问题,制定出台了《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办法》,高质量组织和评选出第一批与佛山产业紧密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项目21个,扶持资金达8000万元,引入高层次人才超100名。此外,深入开展2020年高层次人才服务行活动,促成5家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4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百亩创新灯塔社区俯瞰图及概念图

五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佛山高新区成为省内首个连续两年承办科技成果直通车(佛山站智能制造领域)活动的园区,2020年度促成了7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北上深”前沿科研技术加速在佛山落地转化,打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路径。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直以来,佛山高新区都将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机器人、增材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广泛动员、多措并举,全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如为应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新区创新推出“云招商”的模式,举办“科技引领智造”系列直播活动,观看人次超16万;组织8家本地汽车及零配件企业参加第16届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并联合市商务局召开招商推介会,为产业招商按下了“快进键”。2020年,佛山高新区通过多种招商引资方式,共引入开源芯片基地、鑫创AI国际科创智谷、日丰管道智能机械设备、富利包装机械等超亿元产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额达535.73亿元,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佛山高新区基本形成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与健康、生产性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发展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20年年底,佛山高新区拥有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了1万家,成为了全市先进制造业核心引擎;拥有本土世界五百强企业2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3家、中国民营百强企业4家、上市与新三板挂牌企业93家。

紧抓历史机遇 构建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等历史性机遇,全面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初步形成了以广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为基础,全球国际合作为外延的开放发展格局。佛山高新区作为粤桂黔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核心区,积极推进高铁沿线13城市的双向开放合作,与贵阳、南宁、柳州、肇庆、营口、常德、延安、双鸭山等高新区缔结为友好高新区,与西藏林芝、湖南郴州两地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共建帮扶合作关系,与东莞、惠州、江门等省内高新区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与对话,初步建立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同时,佛山高新区不断加强与境外创新资源密集地区间的合作,与海内外多家高等院校及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海外创新平台累计达10个,共建了瀚海(佛山)国际创新中心、新加坡创新中心和滑铁卢大学技术转移佛山创新中心,设立了佛山高新区硅谷、洛杉矶、波士顿、温哥华和慕尼黑代表处,与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共建了北美和英国商务联络处,并探索建立离境孵化器和跨境加速器,形成了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凝心聚力谋发展 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佛山高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佛山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高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区”定位,坚定不移抓好“四个突出”,进一步提升创新承载力、驱动力和影响力,为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进一步增强载体平台培育功能,加快推进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以及“百千万”载体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打造创新发展、承载产业的新空间。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强核工程”,大力实施“揭榜挂帅”,支持企业发布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榜单,搭建面向全球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寻贤揭榜”平台。积极开展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持续开展瞪羚、单打冠军、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培育技术密集型“小巨人”企业。支持美的、联塑等大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培植一批具有引领性的“链主”企业,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圈。

二是突出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招引项目为主攻方向,统筹编制一区五园招商政策,鼓励各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出台个性化扶持政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十大智能制造产业链,做强智能成套设备、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智能家电、高分子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链,补齐机器人、医疗器械、健康食品三大优势产业链,建设增材制造、集成电路、氢能源三大未来产业链。完善产业链招商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健全项目库、载体库管理机制,完善一区五园产业协同招商和服务网络,实现项目从线索到落地的全流程、全链条管理。

三是突出改革开放创新。以“快捷便民利企”为落脚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动省级和市级审批事权灵活、高效延伸到五园,实现“一级代四级”,努力做到“高新区的事在高新区办”。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对接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力争10个海外项目落户。深化体制机制优化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市级统筹,更高效率、更加集约的资源配置,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继续承办好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创新挑战赛(佛山赛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港澳台赛,积极开展海外高新科技项目推介会,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四是突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突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指导党工委下属3个党支部积极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建立干部履职容错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猜你喜欢

佛山高新区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佛山瑞光
遂宁高新区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