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理识字,让学生倍感兴趣

2021-04-28李锦芬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2期
关键词:字理识字汉字

李锦芬

字理识字指的是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分析字形,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意思,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一定的汉字文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而且还要促使他们理解汉字的意义,学会欣赏汉字,提升自主认字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汉字教学的时候要适当地运用字理识字的原理,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本源,掌握汉字文化,利用汉字结构特点提升识字效率。

一、利用构字特点,提升识字效率

1.图文对照,了解汉字本源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对抽象性较强的汉字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够。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对于图像的兴趣较大,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图文对照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象形字等汉字的时候,展现图片,让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的变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识记汉字,了解汉字本源。

例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相关的汉字,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教师首先展示有火焰或水流图样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然后逐步展示这些汉字的象形文字、金文、大篆、小篆、楷书等,让学生说说这些汉字在字形上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越是古老的汉字,就和该事物的自然形貌特点更为吻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生了变形,最后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在了解了汉字的本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还学过哪些象形字,它们和现实中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画一画。如有学生认为“人”也是象形字,并画出了人站立的形象,提出:“‘人的汉字就和人站立的样子一模一样,是模拟人的形象而发明的象形字。”教师继而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我们可以用象形字来展现它们,那么一些抽象的意思,就很难用象形字来表现,你知道祖先是如何设计这些汉字的吗?”这促使学生从象形字拓展开来,思考其他汉字构型方式。

象形字如同简笔勾勒的图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教师可以利用它们的特点,让学生看到汉字的字形变化,了解其演变过程。这样学生对汉字的源流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2.部首分析,理解部属意义

形声字是汉字的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的基础上,由声旁和形旁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汉字。一般来说,汉字声旁体现了读音,而形旁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汉字的意思。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汉字的部首展开教学,让学生思考其意思是什么,然后将同部首的汉字整合起来,进行系统学习。

在学习《树之歌》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木字旁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在语义上、读音上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很敏锐地发现“榕、梧桐、枫、柏”等带有木字旁的汉字,都是表示树木种类的字,而且它们在字形上也具有共同点,那就是除去部首以外,剩余的部分读音和整个汉字的读音相近。教师借此机会就能引导学生了解声旁和形旁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形旁展开识记活动。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组字都是木字旁的,所以它们在语义上具有相似之处,那么你还学过哪些带有相同偏旁的汉字呢,它们在语义上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如有学生发现了带有“氵”的汉字基本语义都和水有关,“溪、滩”等字都是如此。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系统化识字的方法。

利用汉字的部首展开学习,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该汉字的意思是什么,另一方面则可以促使学生系统化地識字,提高识字效率。在学生了解部首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将声旁和形旁结合起来理解,进而搞清楚它们的关系。

二、把握学生兴趣,解决识字困扰

1.拆字游戏,激发探索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且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字谜游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拆字游戏中,引发他们探索的兴趣。汉字除了少数是独体字以外,大多数都是合体字,每一个组件都有特殊的含义,尤其是会意字,各个组成部分展现了古人的构字思路,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

如在学习《秋天》一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字谜:“麦苗成熟金黄黄,橘子林中红彤彤。”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猜出答案应该是“秋”“,秋”左边的“禾”正好和谜面的“麦苗”有关,而橘子熟透的样子,红得如同“火”一样,将两者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秋”,而且麦苗和橘子成熟也正好是在秋天。在谜语的启发下,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教师此时将古人造字之理告诉学生:“其实‘秋在甲骨文中好像一只蟋蟀,蟋蟀正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在籀文中添加了‘禾,古人也是为了体现出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在这番解释后,学生对“秋”字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还发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会,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世界的理解也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仿造该字谜的模式自主编写字谜,选择“黄、叶、从”等汉字出题,和同伴一起展开猜谜游戏。如有学生围绕“字”设计了字谜:“一个小宝宝,坐在屋子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学习汉字并不枯燥,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他们记忆汉字字形、字义的效果也更好。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猜谜的游戏,在自主学习之后,将汉字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编成字谜让同学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其他能体现合体字特点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2.析形比较,找出构形差异

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区分形似的汉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形似字的对比分析活动,找出它们在构形上的差别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些汉字分别适用于怎样的场合。在对比分析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汉字。

在《小青蛙》一课中,学生学到了一些在字形上具有相似点的汉字,如“晴”和“睛”这两个字在形状上具有相似点,彼此只相差一横,学生很容易搞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字在上下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然后找到其不同点。学生首先找到了两个字在字音上的不同点,此后,又结合课文发现了语义上的不同之处。学生总结提出:“‘晴表示天气晴朗的意思,而‘睛的意思则是表示眼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还发现两者的用法不同,“晴”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可以做定语或谓语,而“睛”则很少单独使用,常常用在“眼睛、定睛一看”等固定的词语中,这样他们就更好地掌握了这两个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编写口诀,用来辅助记忆,或者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和辨析汉字形近字有关的游戏活动,这样,他们能更好地区分汉语形近字的差别,并尝试合理地运用这些汉字。

三、展开拓展活动,提高识字速度

1.识字沙龙,探究字理奥秘

字理识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不能仅仅只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后也积极展开字理识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发展的阶段,所以字理识字要把握好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引导他们在识字沙龙中展开自主探究的活动。

《江南》是一首具有情趣的诗歌,教师则在教学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了解象形字的时候已经知道,古人会将具体事物的形貌描绘下来,然后抽象成文字,但是如‘东南西北这样表示方位的字,它们没有明确的意思,那么古人在构字的时候,又是如何想的呢?你能和同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展开自主探究吗?”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让能力强的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如有的小组长提出可以充分利用百度百科,查询一下和“东南西北”有关的条目,看看里面是怎么说的。学生在搜索后发现原来古人认为南方是枝叶繁茂的地方,而“南”字的设计思路就是展现枝叶丰茂的状态。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了起来,他们开始猜测古人如何构思设计其他几个汉字,然后再搜索资料,看看和自己猜想的是否一致。在这样的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所掌握的不只是“东南西北”这几个汉字的写法,而是掌握了搜索资料、自主思考的学习方法。

在识字沙龙的探究中,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更快发现字理方面的知识,而其他的学生则能在他们的启发下,也发现相关的问题。此时教师还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和汉字文化有关的书籍或资料,尤其可以推荐汉字趣味绘本,这样也能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

2.社会实践,进特定场所觅字

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识字的速度很快,但是遗忘的速度也很快,需要依靠具體形象来认识事物,所以字理识字也不能太枯燥、死板,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引导他们进入生动的场景中,展开字理识字,这样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此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到商店、车站等,寻找自己不认识的汉字,并思考能否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提高识记效率。

如在学习《中国美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来到饭店,看看菜谱中都有哪些自己不认识的汉字,并尝试整理分析,结合形声字的特点猜测它们的读音和字义分别是什么,然后看看能否系统识记。如有学生发现在菜单中有不少蔬菜,便将它们都整理出来,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之一就是都带有草字头,如“茄、芦、葵、薄荷、莓”等,同时学生也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之处,如“芦笋”的“笋”并非草字头,而是竹字头。不仅如此,学生还发现了不少表示烹调方式的汉字,他们发现这些汉字大多带有火字旁,如“炖、炒、灼”等。在这样一番总结后,学生发现自己系统性地掌握了不少汉字。教师还引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说一下自己在饭店里收集到了哪些汉字,有哪些符合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它们的声旁和形旁分别是什么等。这样学生能总结经验,温故知新,以后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也能运用汉字的字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识字效率。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融入特定场景中,发现了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汉字,这样就能系统化地学习汉字。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的字理识字的方法,看看是否真正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者李连宁提出:识字教学要保证学生在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主识字的艺术和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基于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活动,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识字效率,更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字理识字汉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