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小区停车与绿化兼得问题的研究

2021-04-26

山西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停车位绿地绿化

武 婷 婷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32)

1 研究背景

老旧小区的停车场面积紧缺,居民的停车需求却与日俱增,导致了老旧小区的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现状,“停车难”问题已然成为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重难点。根据太原市小店区政府的要求,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绿化面积原则上不应低于20%。但是在现实设计中如何在保证充足停车位的基础上提升绿化覆盖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依据前期对小店区山西省送变电小区的现场调查的结果分析发现,改造完成后的老旧小区停车位均是通过侵占绿地和公共用地来实现的。设计人员在前期规划设计时一方面没能将居民“刚性”需求的停车位与“软性”需求的绿地进行统筹考虑,另一方面没能充分挖掘停车空间中隐藏的绿化属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 研究范围概况

本次研究的区域选定在太原市小店区街办十七局一处小区、十七局五处小区、中煤七处小区。小区前身隶属于十七局一处、五处和中煤七处自行管理,现已由太原市怡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山西省柱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进行管理。研究范围小区的前身为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根据小区现有的居民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退休老人;第二类是城市租客;第三类是孩子有上学需求的家庭(小区为小店区实验小学学区房)。

近年来太原市推行“三供一业”物业分离维修改造项目,政府对许多老旧小区进行了更新改造。太原市小店区街办十七局一处小区、十七局五处小区、中煤七处小区均已进行了“三供一业”范围的内部更新改造。但是由于老旧小区有限的停车场用地面积并不足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私家车停车需求,所以“停车难”的问题依然是“小店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难点问题之一。

2020年4月,对太原市小店区街办十七局一处小区、十七局五处小区、中煤七处小区进行现场调研。调研内容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小区内停车现状的整体认知、停车位供给与停车需求供不应求的关系,探讨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二是通过对小区宅前绿地、公共绿地等影响绿地率的内容进行汇总,研究老旧小区“绿地率低”的问题。

3 研究小区停车与绿化现状

3.1 小区内停车现状的调查

1)机动车停车现状分析。

小区内机动车停车现状如表1所示。从表1及图1可以得知,小区目前有以下几种停车位类型:a.物业规划的固定停车位;b.建筑散水及周边人行道;c.小区道路边缘及人行道;d.小区绿地;e.小区公共活动场地;f.小区出入口周边道路边缘市政划定的停车位。

表1 小区内机动车停车现状概况

根据现场调研的结果显示,三个小区共有居民1 433户,现有可利用停车位1 187个,居民小汽车保有量1 433辆,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

2)非机动车停车现状分析。

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现状如图2所示。三个小区内虽各自拥有一个非机动车棚,但是小区内非机动车的停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停车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小区非机动停车棚设施老旧,无非机动车充电桩;b.居民将非机动车停放在一楼楼道处,造成消防通道被侵占,存在消防安全隐患;c.业主随意将非机动车停放在小区的人行道、活动器械区等公共活动空间和小区绿地;d.部分非机动车经常停放在机动车停车区域,不仅破坏了小区的居住环境,还对本就不足的机动车停车位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2 小区内绿化现状的调查

根据现场实地调研的分析,由于历史的原因,老旧小区的绿化现状最基本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绿化覆盖率低;二是多数空间安排不合理。空间安排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建筑物周边存在很多既不够停车之用,又不能充分绿化的“边角废地”;三是小区绿地中存在违章搭建的房屋、公共绿地菜园私有化等行为,破坏了绿地的完整性。

4 实现“停车与绿化兼得”的设计方法

4.1 总体思路

解决老旧小区的停车乱象,实现停车与绿化兼得的设计方法有四种方式。

1)从设计上合理地利用空间,将建筑周边的“边角废地”破除硬化改造为绿地。

2)建设生态停车位,提倡土地功能混合使用,将停车位绿荫化设计。既可用高大乔木遮阴,也可做异形花架,以攀援植物遮阴;而且攀援植物占地较少,遮阴效果更好。

3)建立智能化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小区内统一新建设置充电桩的非机动车停车棚,保证非机动车在存放的同时能够充电,防止居民乱拉电线、随意停放的问题。在非机动车车棚周边种植低矮植物,保证环境美化的同时,满足非机动车停放,提高小区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4)对建筑墙体进行垂直绿化设计。从整体规划的角度看,垂直绿化占地面积较小,但又可以提供更为适宜的居住环境,而且绿化植被可以起到滞尘、消音和节能的作用。

4.2 保证绿地率的同时老旧小区机动车停车空间改造模式

4.2.1绿化景观与汽车停车位设计结合

停车位的混乱,不仅影响了小区美观,破坏了宅间环境,还会阻碍居民的正常出行。因此,需要根据小区的特点,结合汽车的运行轨迹,设置不同组合的停车位。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停车位组合的科学合理以及小区内居住环境的优雅,需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实现绿化景观与停车位设计的有机衔接。将一些园林设施,在不影响场地利用效率的情况下,融入到停车位规划中,设计休闲娱乐空间,实现绿化景观与汽车停车位的合理混搭,做到精细化嵌合设计。

4.2.2老旧小区停车空间改造模式

1)车旁停车植物栽植模式。

以帕萨特小汽车为例,在设计停车位的时候,根据这类汽车的特点,其内边缘线至向外1.2 m范围内,都不影响其车门开合。所以,基于出行安全的考虑,停车位之间需留有0.5 m宽度栽植乔木增大绿化覆盖度,停车位线边缘区域,还可以搭配绿篱,提高整体的绿化率。对于一些停车位紧张、需求量较大的小区,可以采用这类模式(见图3)。

2)45°斜列式车旁造景模式。

为了减少停车位对空间的占用和增强其立体性、协调性,可以在老旧小区内设计45°斜列式停车位,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居民的日常停车需求。在这一类型的停车位之间的围合空间内,可以搭配、点缀不同的植物,增强美感,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栽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一方面可以为汽车遮阴,另外一方面可以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感。在乔木的折线空间内,还可以种植绿篱,点缀灌木,增强景观效果(见图4)。

3)大、小停车位结合设计模式。

根据目前微型汽车的停车尺寸,其停车位的设计,可以采用2.5 m×4.0 m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将小汽车和微型汽车位结合起来,保证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差异空间内,还可以进行树种搭配,使得停车位的立面设计更具有层次感(见图5)。

4)停车位设计结合休闲设施模式。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老旧小区内的居住人员中,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在停车位的设计当中,应当尽量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可以活动的场地和空间。比如在停车位之间,可以划分出4.0 m×6.0 m的区域,设置桌椅、板凳,周围用绿篱围合,在保证私密性、安全性的同时,使老年人可以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围合入口处,可以栽培高大乔木,使其可以遮蔽阳光,让空间的利用更具人性化(见图6)。

5)停车位植物配置结合住宅采光模式。

老旧小区住宅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狭窄,所以在其绿地的建设当中,应当注意采光的问题。停车空间内栽植的高大乔木,需要保证其不影响周围居民楼的采光,停车位与住宅区之间的绿化带,应当保证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

4.2.3植物配置的选择

老旧小区的空间资源本就十分紧张且利用率低下,所以在停车位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使用乔木作为绿化主体,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消除噪声,遮挡阳光,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小区绿地率。相邻的停车位连接处,可以设置绿化带,在绿化带中种植绿篱,增强停车位空间的韵律感。停车位的地面,其铺设材料要以透水率高的软质材料为主,避免使用硬质建材铺装。目前,停车位铺装一般使用生态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停车。

5 太原市小店区老旧小区停车空间改造

5.1 机动车停车空间改造

以小店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的小店区街办十七局一处小区、十七局五处小区、中煤七处小区为例,三个小区住宅形式均为多层建筑,绿化条件整体较好,小区内种植大量的乔木和灌木,均匀的分布在小区的道路两侧以及住宅的中间。在这三个小区内,都没有设置固定的停车位,现有的停车方式为地面停车。多数的小汽车,选择停在居民楼中间,也有部分停在路边。停车时间上,以每日晚17点到次日9点为高峰期。从停车的效果看,缺乏规划,较为混乱。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三个小区内的连续性停车位较少,而且大部分的空间也无法满足连续停车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车旁造景模式,设置停车位,实现其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停车位设计上,可以选择45°斜列式停车位搭配大、小停车位,让其规划更符合人性化的标准,且更为精细。

根据小区的用地现状,结合现有的植物分布情况,可以划出休闲场地。结合停车位设计,适当的增加园林设施。在植物组团模式上,选择绿篱围合,种植一些乔木,在乔木下,种植耐荫性草本,使得景观层次更为立体。结合乔木、灌木、草地覆盖率,进行计算统计。在前期树种生长发育后,绿化覆盖率提升了8%以上;中期树种生长发育后,提升了11%以上;后期树木生长发育稳定后,可以提升15%以上。

5.2 非机动车停车空间改造

小店区街办十七局一处小区新设非机动车车棚于小区北侧出入口东西两侧;十七局五处小区新设非机动车车棚于小区16号楼东侧;中煤七处小区新设非机动车车棚于小区南出入口东侧。在非机动车车棚周边种植花灌木,并选用占地面积小、整体绿量多的蔓藤蔷薇、爬山虎等植物。

6 结语

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和居住品质。从环境规划和生态学的角度考虑,结合小区的绿化对停车空间进行设计,针对宅间空间存在的多种问题提出不同类型的改造模式。通过对案例小区“绿化与停车位兼得”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为城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过程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停车位绿地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蹲守停车位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俄要为免费停车位“瘦身”
车位上的数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走进绿地
正点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