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文化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
——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文化人才培养

2021-04-26杨光

民族大家庭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才文化

文/杨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恩施傩戏”亮相恩施大峡谷非遗文化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文化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强化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转型发展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培育本土文化人才,拓展乡村文化人才发展空间,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集聚,建设一支业务过硬、技艺精湛的乡村文化队伍,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取得的措施及成效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国土面积2.4 万平方公里,居住有汉族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恩施州既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地,又是荆楚文化和西南、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有着多彩的民间文学、曲艺舞蹈、工艺美术,渗透于建筑构造、家居用什和饮食、医理等各个环节。近年来,恩施州各级各部门把重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快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乡村文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乡村文化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名人名家,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

(一)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制定并推动落实《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完善了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大力推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入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打造龙船调、土家女儿会、黄四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土家摆手舞、萨尔嗬、滚龙连厢等一批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选择恩施玉露、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木雕、漆艺等一批具有较好传承潜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乡村建设非遗保护利用设施,支持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展示活动,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目前,全州已有12 名国家级、86 名省级、180 名州级和400 多名县(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8 人被命名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挂牌成立传统工艺振兴示范基地27 个、非遗传承基地94 个、非遗传习所和展厅48 个,对非遗传承人群开展研习培训万余人次。恩施市三岔傩戏(恩施傩戏)等6 个非遗传承基地成为“湖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湖北民族大学、恩施州职院开设民族文化、传统工艺课程,将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等10 余个非遗文化引进课堂。恩施州寻访命名民间艺术大师活动、恩施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试考核机制和建始丝弦锣鼓校园艺术团传承活动等获得首届“湖北省十佳非遗保护行动”。汪儒斌(恩施傩面具制作木雕工艺传承人)获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二)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培育文旅经营人才。致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造就一批文化创意、文化经纪和文化管理人才。他们通过创办歌舞团、戏曲表演队、文化传媒公司等,开发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和传统音乐、技艺、美术、舞蹈、戏曲、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拉动乡村振兴。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创办人田若兰,从2007 年就一心开发西兰卡普系列产品,不断推进工艺创新,免费培训土家织锦技艺,研发的立式织锦机、便捷式织锦机、纱线并捻机等三项土家织锦机获得国家专利,推动了西兰卡普制作由传统手工走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田若兰先后荣获“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荆楚工匠”等荣誉称号,多项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盛家坝乡二官寨村的康敏自筹资金100 多万元,开办旧铺古寨农家乐,成立文化演出队,承办文化艺术节。2016 年11 月,康敏荣获了全国第八届“薪火相传———寻找传统村落守护者”评选活动“杰出人物奖”。

(三)推动民族文化研究,培育文学创作人才。充分发挥全州各级文联和各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完善文化类社会组织章程,明确功能定位,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文学艺术活动。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充分的历史考证,在巴文化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发行了大批文献和作品,为乡村文化振兴夯实了理论基础。全州有国家级会员23 人、省级会员278人、州级会员1300 人。先后有李传峰、叶梅、邓斌、向国平和杨秀武等5 位作家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中邓斌、杨秀武均为恩施市红土乡籍,还有吕金华、胡礼忠等一大批红土乡籍的优秀诗人和作家,被誉为“红土作家群”文学现象。与此类似的还有利川诗人群、中山建始作家群。在省以上发表各类文艺作品达3000 余件。个人出版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艺作品集50 余部。《巴文化研究》《鄂西民族》等刊发了大批民族文化研究及文艺作品。恩施市成为《民族文学》在湖北省的首个创作基地。

(四)推动文化活动组织,培育社区文艺人才。精心组织“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演出季、非遗文化节和山民歌、广场舞大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文化人才有施展才能提供展示平台。大力实施“三区”文化工作者选派专项计划,培养培训文化人才。积极推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民间曲艺、舞蹈、器乐和小戏小品,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扎实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上山下乡,文化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创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传递到乡村,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科技文化知识宣传到农户,提升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竞进小康的精神和信心。全州各县(市)每年都要开展民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大型系列文艺赛事活动,在每年春节、元宵、国庆等重大传统节日,开展文艺展演、游园活动。各乡镇、社区(村)开展“一乡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文化活动,乡村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乡村文化人才,群众跟着学、照着做,自办文化的热情与日俱增,“跳坝坝舞”成为新的时尚,大山深处的小村寨成为戏窝子,农村新风尚被激发出来。

二、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既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也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局限。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人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商业意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文化存续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聚落人群关系等人文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乡村人”对本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充分,热情不高。传统的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方式覆盖面、影响力都十分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效应。

(二)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当前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输出,留于乡村的多为文化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老孺妇女,文化人才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许多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较大,其文化传承的能力有限,众多的民间技艺存在“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等问题。传统文化进校园处于探索阶段,虽能增长中小学生的知识涵养,但传习效果不佳。各级举办的能力素质培训覆盖面有限,乡村文化人才缺少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极大地遏制了创新创造力。

(三)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后劲不足。乡村文化人才就业创业难是关键瓶颈。由于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在促进乡村文化人才就业和推动乡村文化业态发展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资金及相关配套政策,缺乏实体经济支撑,没有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培养的乡村文化人才无用武之地。不容忽视的是乡镇文化服务队伍“青黄不接”、素质不高问题严重,缺乏有力的服务与指导,亟需在社会保障体系上给予乡村文化人才格外的关注。

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野椒园侗寨合龙宴

三、新时代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国家和省、州将乡村人才建设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着力培养“懂文化、精技艺、善经营”的乡村文化能人,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各类文化人才不断涌现、文化创造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引导社会公众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鼓励年轻一代培养自身技能。着力开发实施地方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制作课程,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将民间文化艺术大师请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舞蹈和传统技艺,让学生在“文”与“舞”之间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帮助乡村培养传统工艺技能人才,发展特色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多方组织乡村文化人才短期专业提升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

(二)加强社会文艺骨干培养。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体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动室等资源,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和文化志愿服务,引领文艺风尚,培养文艺骨干,传播文化“种子”。鼓励发展乡村社会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培养一批在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美术、摄影和文学创作方面有特长,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自愿为群众文化工作服务的社区文艺骨干,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成为社区群众文化的“管家”。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习俗活动中,举办传统曲艺、山民歌、广场舞等展演活动,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才参与,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上为乡村文化人才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点燃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

(三)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集中社会资源共同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品产业,培育和打造一批传统工艺产品和富硒食品、特色饮食专业村。加快构建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孵化项目,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激发手工艺人因材施艺灵感和精心制作潜能,提高产品品质,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内涵延伸,用文化来创新产品、创造空间、拉动消费,不断推进提档升级和延伸开发,满足多层次多样性需求,创品牌、出价值。

(四)加强非遗传承队伍建设。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的过程中,发挥以文化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等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扶持,支持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引导他们进入乡村旅游行业,成为乡村旅游人才,促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大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开展“硒都工匠”、民间工艺家等评选表彰活动,调动全社会崇德尚义的积极性。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工艺振兴示范基地建设,设立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举办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博览会和传统工艺大赛,增强传承人群的商标和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意识。

民间艺术大师谭学聪在恩施女儿城驻场演出

(五)加强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开展乡村文化人才培训在物质层面提供系统性的支持,推动乡村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大乡村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更有效率的乡村文化信息分享机制,把互联网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乡村文化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制作等各个环节,将乡村文化信息以多元角度进行展示。在提高乡村文化生产效率、传播效率的同时,将市场现有的和未来的需要传递给他们,从而保证他们在未得到足够回报的过程中仍能够接受训练、钻研技艺。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把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大学生、“土专家”和“田秀才”等吸纳到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中来,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力量。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文化人才培养虽然任务繁重,但是对于保护传承和提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振兴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结合当前形势,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致力培养一批既有民族文化素养,又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新人。

猜你喜欢

人才文化
文化与人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谁远谁近?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