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的儿童化和语言的艺术感

2021-04-25黄泽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史铁生

【摘要】新选入统编版教材的史铁生作品《那个星期天》,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打动人心,深受学生的喜爱,本文将从文本的叙述视角和语言艺术角度,对《那个星期天》进行教材文本分析,探寻语言表达的学习路径。

【关键词】史铁生;那个星期天;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57-03

【本文著录格式】黄泽.叙事的儿童化和语言的艺术感——从史铁生《那个星期天》谈起[J].课外语文,2021,20(03):57-59.

《那个星期天》选自20世纪90年代史铁生发表的首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讲了一个小男孩在童年的某个星期天,等待着母亲带他出去玩,而一整天母亲都在忙各种家务,最后那个星期天的出游计划并没有如愿以偿。该篇选自小说的第五章“童年之门”,选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时,原文几乎全篇保留,删除了嵌套在叙事之外的对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女教师O童年遭遇的相关猜测与抒情,仅保留原著叙述者本身的童年回忆叙述部分,成为一篇独立完整的叙事性文本。

在教学中,这篇课文获得了学生非常强烈的共鸣与喜爱,学生很容易就唤起六年级上册有关铁凝《盼》一文的记忆,两者都有极其鲜明的儿童视角的叙事特色和鲜活精彩的语言节奏特点,“盼望”与“失望”之间,本就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常见也最深刻的情感波动体验。

一、儿童视域的叙述视角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理解的视角是有差异的,“‘事情本身其实总是被我们的立场、我们的问题所制约”。成人和儿童在叙事的角度与立场上有显著的差异。删改后的课文《那个星期天》,没有了结尾以成年人视角对自我童年与女教师O的童年的叙述片段,在叙事视角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全文都基于儿童的叙述视角,从儿童的角度来写所见与所想,课文自身的价值更加凸显。

选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采用了儿童视角,如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鲁迅《社戏》《少年闰土》,都德《最后一课》,当然同样也包括中低年级段的很多童话作品,如《小真的长头发》《小壁虎借尾巴》等。但是《那个星期天》在教材安排的年级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2岁的年龄阶段,这一年龄阶段正处于小学儿童期向青年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因此,儿童视域下的叙述既有浓郁的儿童特色,又有懵懵懂懂的懂事感的特点。可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所配适的儿童视角选文上也可以发现符合他们的年龄成长阶段,越往高年级,所选篇目的儿童视角也在逐渐少年化,选文的思想深度有了相应的提升。

儿童的叙述视角最明显的特点便是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描绘和讲述故事,在故事的呈现与表达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儿童思维特征。《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中,儿童视域下的叙述视角,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充满对世界的观察与显现。文章中的叙述者由儿童来承担,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儿童对外部世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由内到外的观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显现出来的,而不是如成人视角,能够接受多种渠道的反馈不断修正。儿童的逻辑比成人要简单得多,思维方式也更直接和非理性,更多关注结果而淡化对于原因的思考,關注自己直接的所见所闻。文章中第四自然段对于在院子里等待母亲的叙述,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窝,翻看花豹,坐在草丛想象画中人物的家和家人,这样由现实联想到虚构画报,最后视角又落到院子里“去年的荒草丛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这样的视角转化正是符合儿童的观察特点,漫无目的又关注眼前,观察认识到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2.儿童视角具有细节化的特点,很多看似简单的周遭事物都在他们的眼里具有别样的可诉说性,而零碎啰唆的细节叙述构成叙述的主体。文中最真实有趣的便是孩童气息的语言特点,看似颠来倒去的重复啰唆,正是儿童在激动情绪下的自然反应。比如星期天一早在门口躲猫猫,比如蹲在院子里无聊地进行一连串的自娱自乐,独自在游戏中的所见所想被叙述出来时,细节使儿童的人物形象饱满起来。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两次的内心想法的重复表达,带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性,展现出儿童喃喃自语的一种执拗。在等母亲买完菜后的第五段: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着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情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蹲在那里苦苦期盼的孩子,身高和视野所及之处,也就是母亲的忙碌的腿走来走去,一连串的叙述中,有语言的询问,也有心里的嘀咕,叙述是破碎的,却能够感受到来自孩童心底的渴求。

3.复调式的叙述结构——“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交错与回溯。文章的作者毕竟是成年人,因此“在儿童视角的文本中往往存在着两种声音:儿童身份叙述者和隐含作者(成人身份)的声音。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儿童简单审美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判的声音在文本中同时并存,轮流切换,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构成了作品的复调。”在史铁生的文本中,成人视角同样存在,但是并不是成人的复杂评判,而是站在成年后带着对母亲的理解,知道母亲为家庭操劳的艰辛,仍旧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叙述,成人视角的叙述是极其克制的和隐藏着的,仅在开头交代了对童年那个星期天的回忆。

复调式的叙述结构为文本带来绝妙的审美张力,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之间交错与回溯,开启的“童年之门”带来无尽深沉的情感振荡。

除此之外,儿童与世界、与自我之间也进行着交织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文本中那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与虚无感,望着院子中的空空落落的荒草,望着从早晨到下午沉沉落下的太阳,我感受到:

“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小男孩是敏感的,他除了盼望着出游,与现实中的母亲进行着对话与接触,更早早地触摸到了人生孤独而静谧的底色,通过儿童视角的观察、叙述,构成了与自我与虚无之间另一层面复调式的对话结构,这是作家史铁生的独特思想艺术价值所在。

二、语言表达的艺术感与教学建议

作为本单元仅有的两篇课文之一,本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和艺术感,对语言表达艺术的学习,是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也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

中低年级的儿童视角的选文,主要还是为了贴合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用他们能够理解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儿童话语来讲述故事,因此童话在中低年级的比例很高。而到了高年级,学生处于儿童阶段,也处于青春期社会化的成长阶段,他们既可以作为儿童,感受到课文中“儿童视角”下关于那种委屈感的设身处地的情感共鸣,又能够站在成长中的小大人角度,感悟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深度。结合单元的教学目标任务,高年级的我们在课文的教学目标上,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情感态度,更要关注写作手法方式的应用。

从一方面来看,本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有对于“这位母亲是不是一位好母亲?”这样的思考题,指向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任务,处于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模模糊糊地也能够理解到为家庭操劳的母亲的为难,感受到成长的无奈,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从另一方面来看,“让真情自然流露”的单元习作,指向的就是学生语言表达提升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应该要注意单元习作方法的任务要求,教师应该从文本中挖掘语言的精彩处,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史铁生《那个星期天》一文中的语言方法艺术:

1.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心情变化。这也是课后“初试身手”的板块训练要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描写是写作时重要的心情抒写载体,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来反映心情特点,这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2.通过动作描写的节奏反映心情变化。文章中对于不同阶段心情的动作描写是不一样的,第三段是这样来写一早起来的激动的: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节奏感非常强,没有慢条斯理地写“我起了床,刷完牙,吃完了早饭”。事实上,这也是教师在教习学生遣词造句时的一个训练点,语言表达的节奏是可以很好地反映当时的心情的,同样写跑步,要反映心情的激动或情形的紧张,“他往前一冲/一跑”比“他往前冲去/跑去”在语言上更具紧迫感,短平快的语言和句组,更能体现紧张或激动的心情。

同样,当想要反映失落、疲惫、悠闲这类心情的时候,语言的节奏感就应该随之降低,放缓,可以利用较长的句子以及句子间字与字的复沓,重叠来塑造缓慢的节奏感。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明白了。”

可以发现,句子间看似的重复、拖沓,为心情的逐渐低沉铺下了回旋的台阶,“越来越……”“渐渐地,渐渐地”,叠词的运用也是情绪表达逐渐升腾或低落的台阶。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读来感悟心情,更要通过点拨,学习言语节奏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3.通过意蕴精妙的字眼以小见大。在课堂中,第五段有这么一句话通过学生的朗读被发现别有洞天,讲的是在母亲忙碌的腿底下念叨等待的“我”处于这样一个状态:

“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至今”都在我眼前,说明这一幕留下的深刻印象终身难忘,而最后一句话细读,似乎是一个病句,明明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差点“被”碰倒,为什么文章却说,“我差点儿把它们碰倒”?“把”与“被”之间的落差,细细体会,我们恍然大悟,“被”那双腿碰倒,代表着无意间的一个意外,“把”它们碰倒却有着一丝的故意为之,想要假装不小心绊倒却最终按捺住的蠢蠢欲动,这不就是最真实的小孩子的反应和想法吗?学生比老师更接近于童年,一下子就惊呼出,家里的弟弟妹妹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会故意假哭或者在大人面前捣乱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就对孩子之间这种想法心领神会,也理解了那种蠢蠢欲动但是没有最终施行的原因,这是多么懂事的一个小男孩啊,他的心底原来也按捺着一个孩子气的自我啊。

如今,这篇课文新选入教材,在课堂上就深受学生的喜爱,正是因为文章中的情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教师应该立足文本的儿童化叙述视角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配合好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任务,感悟语言表达方法的艺术。

学生比老师更接近童年,也更容易理解儿童视角下的叙事模式,学好这篇文章,能够让学生的习作中的情感真正可以“在自然中流露”,更好地以孩子们自己的视角去表达和写作。

參考文献

[1]洪汉鼎.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

[2]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黄泽,1996年生,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史铁生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