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2021-04-25蔡卫民

市场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区位长沙市城市化

蔡卫民,刘 瑛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81)

一、 引言

会展业通过产业派生不仅对当地经济拉动具有可观的乘数效应,还有助于主办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除了基础设施以外,城市风貌、服务体系、公共治理等营商环境都将得到改善,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兴力量。 会展产业集聚是会展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会展业高度发展的体现,也是会展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表现。 会展产业集聚的发展促进了会展产业链中资源的集聚,这就要求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集中和利用,以及在更大市场上的推广和销售,从而推动区域内外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会展产业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一定区域内的会展企业相互合作,从而促进了会展产业集聚的衍生与发展。

二、 研究综述

国外对会展业的研究已历经160 余年,主要集中于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分析与竞争力研究、会展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的研究以及会展从业主体的微观研究三方面。 当前国内对会展产业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展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以及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经济效益等三方面。

目前有关会展产业与城市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展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提升以及城市品牌构建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陈仲球和赵旭探析了会展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唐莉围绕会展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了会展产业如何实现对城市的整合。 王轶等和牛迪认为会展经济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海洲和陆林利用TOPSIS 法评价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 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 吴彩莲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知名度、城市就业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展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目前关于会展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主要是探讨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某一方面之间的关系,且大多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较少。 通过以上综述,不难发现会展产业与区域城市化水平发展是有紧密关系的,故而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两者的关系是可行的。 文章基于会展方面研究现状,结合已有理论研究成果,以长沙市为例,研究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两者的关系,分析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探讨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不仅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缺,也能够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会展产业集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一定参考。

三、 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量

文章借鉴了学者张姝的研究,选取展览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展览面积(万平方米),来衡量长沙会展产业集聚程度。展览面积可以反映城市展览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场馆分布与数量对会展产业集聚会产生影响。 基于此,以展览面积为测量指标是合理的。 根据会展产业性质,选取第三产业值增加值,来作为产值计算指标。

城市化水平可体现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故文章借鉴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体系,由经济、社会、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5 个方面构成。 因长沙市统计年鉴自2015 年起取消非农业人口统计指标,故将这一项指标改为城镇化率,具体如下表1 所示:

表1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

1. 区位熵法

考虑到研究目的与数据的可用性,文章以区位熵法测量会展产业集聚程度,可体现会展产业在长沙市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与相对集中度。 即为长沙市展览面积在湖南省展览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与长沙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湖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之比。 一般公式为:

式中,eij为第i年长沙市展览面积总值;ei为第i年全国展览面积总值;Eij为第i年长沙市第三产业增加值;Ei为第i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产业集聚程度与求得LQi值成正比。 LQ≥1,则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状况较好;LQ<1,则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2. 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

测度城市化水平可使用均方差赋权法、线性加权和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等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虽然最为常用,但主观确定指标权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主成分分析法虽能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取出几个较少的综合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但城市化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 基于论文并不考察城市化发展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故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测度长沙市城市化水平。 测量过程如下:

标准化处理。

式中,Yij为长沙市j指标i的标准化值;Xij为长沙市j指标i的原始数值;Ximin,Ximax分别为长沙市指标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其中经处理的Yij越大则其产生的影响越大。

式中,Dj为城市j的综合得分。

根据所获数据,确定所求指标的权重及权重系数,得出最终评价值。

3. 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主要从统计年鉴、统计报告与分析报告中获取,来源于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统计局、长沙市统计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等。

四、 实证分析

(一)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分析

2011 年,长沙展览面积为128 万平方米,占2011 年湖南省展览面积的100%;2013 年,长沙展览面积为190.7 万平方米,占2013 年湖南省展览面积的99.8%;2015 年,长沙展览面积为125.47 万平方米,占2015 年湖南省展览面积的92.6%;2017 年,长沙展览面积为249.75 万平方米,占2017年湖南省展览面积的90.9%,具体见表2。 可知,长沙市展览面积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四年平均增长率为1.25%;虽长沙市展览面积占湖南省展览面积的比重逐年下降,但一直占比90%以上,反映出湖南省内会展产业开始在其他城市发展,但仍以长沙市为中心。

表2 长沙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

据表2,可得出2011、2013、2015、2017 年长沙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分别为3.4、3.5、3.2、3。 每年的区位熵系数均大于1,长沙市会展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且集群效应较强。

(二)长沙市城市化水平分析

从表3 可以看出,从2011 年到2017 年,长沙市的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生活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城市化评价值在逐年增加,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基本呈下降趋势,在2013年出现了较大波动。 而从2011 年到2017 年,长沙市的综合城市化水平一直是呈增长趋势,且城市化水平评价值较高。

表3 长沙市城市化水平各指标评价

(三)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将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度作为参考变量序列{Xo},长沙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化以及综合城市化的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Xi},经过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计算关联系数等步骤,得出关联度及关联度排名,如表4 所示。

表4 关联度及排名

根据理论,灰色关联度值越接近1,说明两研究对象相关性越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由表4 可得出结论:长沙市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生活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化以及综合城市化与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的关联度都在0.9 及以上,说明城市化水平与会展产业集聚两者关联性较大。 其中,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与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的关联度居首位,两者关联性最大。 然后是基础设施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水平。

五、 结论与建议

根据计算与分析,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虽有一些波动,但集聚程度较高,长沙市的城市化水平也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通过关联分析发现,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与长沙市会展产业集聚区位熵的关联性最大。 会展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共生共进,会展产业的集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升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会展产业集聚提供外部保障。

结合长沙市会展产业发展现状,文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绿色会展建设。 绿色化是未来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沙市会展产业要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会展,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向国内、国际先进地区学习,打造具有长沙本土优势的绿色会展,树立会展行业绿色标杆,走在时代发展前端。

(2)结合长沙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经济基础、提高人民生活、完善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长沙市城市化发展水平。

(3)借鉴已有会展集聚区发展成熟经验,要不断深化会展产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深挖长沙市会展产业发展潜力,打造具有鲜明长沙特色、创新科学的会展集聚区,不断推动长沙会展产业集聚的深化。

猜你喜欢

区位长沙市城市化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经济区位论》
长沙市开福区福欣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