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化工业时代回望“灵韵”

2021-04-24田甜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手工艺工业艺术

田甜

在以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化的今天,我们感受着科技力量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节奏的转变。标准高效的机械化取代过去的手工操作,成为新的生产趋势。当机器替代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模式化的商品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匠人的凝视与沉思即失去了本真的意义,艺术品的“灵韵”随之悄然而逝,心灵随着生活变得机械化。诚然,社会发展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消极的指责与负面的批判大多于事无补,遂试以积极反思文化工业中产生的问题,渐而寻求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灵韵”的沃土。

一、危机与机遇——“快时代”中的“慢行者”

时下,社会文明以高效性、秩序性为特点迅速演进,社会形态也以协调性、可持续性为特点不断更迭,以此作为背景,机器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改变了手工业的价值参照,适宜传统手工艺生存的环境已然发生变化:批量复制取代小规模的手工作坊,原有的民俗文化背景逐渐缺失,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都随之转变……时代的发展以适者生存的原则重整结构,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生产领域中设计与手工艺术的分离、商品过度生产和消费社会的到来,都加速着手工艺的消弭。手工艺作为“慢行者”被“快时代”剥夺了原有的慢权力,沦为一门代表落后生产力的无形技术,虽然“保留”或“复兴”的挽歌时时被唱起,但这些呼声最终湮没在快时代的机器轰鸣中。

早在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界,手工艺与艺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文艺复兴之后,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艺术与手工艺产生裂痕,一分为二。随着工业革命步入成熟期,市场扩张和劳动分工细化推动了手工艺和设计的进一步分离,这种距离直接促成了一种阶层分化,于社会层面而言体现在大脑与手的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并没有激发手工艺的独立性和生发性,而是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由此可见,手工艺在文化身份上一直被视为“从属物”和“工具”,仅处在主流价值的边缘。当技艺不再是价值的支点,手工艺的地位更加边缘化,导致了整体行业濒危的生存状态。

格罗皮乌斯曾说:“手工艺和大工业可以看作是两个正在逐步接近的极端”。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化机器生产并非对立的矛盾体,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手工时代的终结,“快时代”和“慢行者”既无法相互取代,也无法独自成就,那么将二者融合便成了战略性的突破。一旦“快时代”的高效率打破现代设计追寻的功能至上的格局,设计者就会将设计重心倒向审美的非物质特性,而这种非理性化的感性力量,正蕴藏在传统手工艺的“慢行”中。如若现代机器成为人手的延伸,那么手工劳动将会成为后工业时代的稀缺资源,手工艺的形态也将实现物质生产意义上的飞跃,介入到文化以及思想的生产中去。

二、复制与原真——不确定美学

工业技术带来生产标准的绝对掌控性,每个程序都设定好了工具的行程路径,误差值极小,能完美复刻编排的产品数据,执行这一过程的结果即是工业生产技术的精准性。反之,偶然性作为手工艺创作的重要形式体现,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的出现赋予了作品自然美感。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提及艺术的“原真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虽然复刻得逼真完美,但缺少原品的“即时即地性”,这代表着艺术品所产出的时间、地域是独一无二的,制作的过程、蕴含的思想、背后的故事都是独特的、不确定的。因此即使利用再高超的工艺仿刻,呈现出的效果以及传达的精神内涵也与真品大相径庭。

譬如,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3D打印技术作比。陶瓷在手工制作成型的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这种不稳定的特质独具艺术魅力,然而手工器物的偶然性并非与现代生产技术水火不容。通过液态沉积3D打印技术,设计师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特殊情况,即通过电脑设定特定的程序造就产品看似不确定的造型。打印过程中气压的不稳定、材料湿度的控制等外在条件都会对成品外观产生影响,因此不同生产环境下的产品极有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以3D打印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完全可以通过人为或者自然的方式使产品发生“意外”,将趣味化、艺术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带入到工业生产中。

在《引入随机性元素》(图1)这件作品中,艺术家Oliviervan Herpt在利用厚度不均的泥条形成独特纹理的同时,也在3D打印成型的过程中引入了误差化、感情化和随机性的影响元素。当然,图2的情况出现概率也很大,设计产品的外观受限于器物造型、结构受力等条件,细微的差别会导致支撑力不足,在打印过程中出现“残次品”,自然坍塌的残次品区别于高度统一的复制品,具有意外的“偶然美”,被视为造型独特的新作品。利用人为因素影响批量生产的过程,为模式化产品增添不确定性的“偶然美”,这种方法给工业产品带来的手工韵味与艺术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审美的异化——远欣賞与近迷茫

审美是由外在客观因素影响个体内在情绪,从而营造出的一种愉悦或对其发表主观评议的情感氛围。在大众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下,审美的多样性受到冲击,变得危机重重。精神物化与观念异化、价值扭曲与思维变形、传统断代与记忆消解,流量经济下良莠不齐的新兴文化颠覆着公众的传统认知。

从人社会化的视角展开,人对美的不懈探索和追求衍生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不同时期社会主流的审美趣味,映射着时代精神和社会对于美的认知。从理论基础探析,西奥多.阿多诺在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中,控诉大众娱乐将艺术视为唾手可得、不负责任的娱乐活动,导致了美的分崩离析和人的空洞无味,宣告了主观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匮乏。从这个着力点思考,人们在文化产品面前已经开始丧失选择的权利,工业化对意识形态的入侵不容忽视,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需要理性批判理论的指导。

在被大众传媒裹挟着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建构出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不断塑造着,社会逐渐由制度管控转向文化管控。在卓别林的经典作品《摩登时代》(图3、图4)里,人们的价值被工业文化所异化,机器剥削工人的身体,僵化工人的思维,使他们沦为非必要性的附庸品。在资本主义的垄断下,底层劳动阶级由地主的奴隶变成了机器的奴隶。从文化的审美取向看,信息化加速了流行的传播,随着人们偏好的趋同,美变得速成化、可复制化。阿多诺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不应该被商品化、传统化和体系化禁锢,由此引发的生活方式平面化、消费行为时尚化和审美趣味肤浅化等现象是社会文化倒退的表现。他强调艺术创作要更关注个体性和特殊性,应该具备感染人心与反叛性的效力,它是纯粹且有着自反性逻辑的,唯有这种品质的艺术才能拯救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以及被割裂异化的人性。

文化工业的胜利在于观众被迫模仿他们已经看穿了的文化商品。被动的信息积累麻醉着人们,使其沉溺于媒介所提供的通俗娱乐和表层信息中。当自我意识被虚拟信息所淹没,转而对现实生活满怀期待时,就已無知无觉地陷入资本运作的陷阱中。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逐步消解着人们的批判和反抗意识,且终将导致观众的精神涣散和审美退化。这种近乎“愚民”的信息传播形式透支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文化信任,消弭了人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脱离现实的被颠覆的审美亟须得到正视。

四、“灵韵”的消磨—“高耗能”下的“低产出”

文化工业作为借助机器大规模复制满足社会文化及消费需求的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即为消费而生产。为确保生产效益最大化,该体系下的产品保有商品化、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特点。当生活成为生活模式,这种假借艺术之名行销售之实现象的传播就更容易欺骗、禁锢、控制人们的思想。

“直播带货”“吃瓜群众”“爆文热帖”等流量时代的文化特产正成为一场严重内耗,使观众沦陷在“即时满足”中,文化的过度娱乐和持续的感官刺激将闲暇时间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剥削劳动。资产阶级用“无形的手”操纵着文化市场,当快乐的阈值被不断拔高,空虚和痛苦便会如影随形地蒙蔽人心。诚然,机器可以解放人的双手,但创作无法脱离人脑,因为人性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属于机械。当文化被大批量复制,人被机器化,灵性的一面遭到埋没,创造力枯竭、自我价值感低也就成为痛苦的根源。

时下媒介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审美的主体,生活中充斥着拟态世界的魅惑和期待。在资本操控的狂轰滥炸下,被丧失的不仅仅是精神和文化主权的排他性,还表现了自我出卖和自我丧弃的狂热。这种病态的文化虚假繁荣只能催生出产品而无法转换成艺术,真正的艺术需要文化的积累和觉醒的反抗意识来抵抗现实社会的压制从而实现精神救赎。“灵韵”的再现需要自觉摆脱大环境对人格的物化和异化。换而言之,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模式下,否定的辩证法是美获得自我表达的最好方式。通过反向的思考方式打破虚拟,揭露现实从而实现否定,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现代审美。不断剖析生活,否定性思考,并寻求新的意义。

五、结语

通过解读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理论,综合考虑媒介以及社会当前的情形,阐述了文化工业对我们当今社会审美的意义和思考。在机器生产的大背景下,手与手工的存在价值以及技术背后的认知和人性值得重新分解再思考。言而总之,阿多诺思考下的文化工业理论,审美的再生和灵韵的再创,其核心要义在于对艺术的精神性和自律性的突破,而这也正是这个时代亟需正视的问题。

猜你喜欢

手工艺工业艺术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纸的艺术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留住手艺》
爆笑街头艺术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