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三重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2021-04-23佟德志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逻辑在于党与人民的关系及其相关处理。在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与领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构成的同心圆的实践逻辑。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三重逻辑推演,关系到2035年远景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治国理政  党和人民关系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1.010

人们总是通过观察历史提出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于历史进程,形成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关联的三重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进而将这一理论逻辑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形成实践逻辑,由此构成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三重逻辑。本文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视角厘清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三重逻辑,并以此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展开分析,指出未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历史的奥秘,那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1]。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底色。列宁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同时,也论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结论。[2]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中,古希腊语境中的人民指平民,与贵族对应,到古代罗马,人民的内涵,仍指平民。在现代政治思想中,这一内涵发生变化,尤其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这一概念不再指普通民众,而是开始作为统治者的对立面存在。[3]卢梭等政治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为弥合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裂隙。然而,出于阶级立场等各方面原因,这一努力并未成功,反而遭到嘲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深刻认识到人民概念中的对立内涵。例如,恩格斯言及人民,即指“无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其对立面是“官吏、贵族和资产阶级”。[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人民的理解,例如,毛泽东将人民界定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也包含对立意涵。[5]

由人民观念演变的历史逻辑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三种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一种是人民只是人,与政治统治无关;一种是人民与治国相对立,人民是被统治的对象;再一种是人民与治国相融合,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即人民立场。这一立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治国的模式,即把统治与人民融合在一起,实现人民的统治。

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中国化,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将群众路线上升为党的根本路线。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一次巨大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的人民观在政治学理论上的创新意义在于:不再将统治者与人民对立起来,而是指出取得国家权力的中国共产党应该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視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为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6]这种党是人民群众工具的观点与其“人民利益观”相一致,均是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信念团结人民,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7]可见,邓小平的人民观在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党和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得到不断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科学发展观中,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观”,从党与人民关系的角度将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政党区别开来。这些理论和观念的提出,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又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升到新境界,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通过对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文本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重视程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党的十九大达到峰值,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的参考点达到最高值203个,覆盖率达到前所未有的1.24%。

尽管对“人民”这一概念在报告中的意义和价值仍需作更进一步的细致分析,但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不断拉近这一趋势已毋庸置疑。这一趋势正是三重逻辑统一的结果,即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关系的历史逻辑来源于马克思的人民史观,经过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运用,使得不同历史时期理论虽有所差别,但都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

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再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人民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正是以前述内容为历史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而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8]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人民观最准确、最全面的表述,创造性地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史观、毛泽东思想的宗旨意识、群众路线以及不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形成的人民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观,即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9]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其话语体系中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笔者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中包含“人民”关键词的内容进行语料抽样,选择邻近区制作语料库,并进行词频分析。通过对关键共现词进行“停用词”等必要清理后,最终生成“人民”关键词共现词词云图(图2),直观呈现出习近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

通过词云分析,习近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得以基本理清。从主体角度来看,习近平治国理政话语体系更多是从“群众”(465, 0.91)[10]和“民族”(440, 0.86)的角度理解人民内涵。就关键词共现情况来看,在提及“人民”的时候,习近平最关心的是人民的“生活”(253, 0.49)和“利益”(170, 0.33)。从关系角度来看,在与“人民”共同出现的关键词中,排名第二位的是“党”,共现计数达到919次,加权百分比为1.8,仅次于“中国”(1039, 2.03);另外一个关键共现词——“国家”(436, 0.85),也进入排名前10。这表明,习近平始终将人民与党和国家联系起来,在与党和国家的关系中界定人民的位置。在关系的联结词中,一些关键共现词,比如“发展”(701, 1.37)、“建设”(293, 0.57)、“改革”(265, 0.52)、“领导”(261, 0.51)、“奋斗”(181, 0.35)、“民主”(170, 0.33)进入排名前50,说明这些关键词实际上构成了习近平处理人民和党、国家关系的基本立场。

通过对习近平治国理政话语体系的分析,可以总结其人民观的内涵,即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通过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处理好党与人民的关系是核心,而在对这一关系的处理中,领导、改革、发展、建设、奋斗、民主是党与人民关系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逻辑就在于党与1人民的关系及其处理。从党与人民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习近平的人民观中,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1]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12]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奋斗目标,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从人民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民主一直是联结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纽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13]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同心圆的实践逻辑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新时代人民观的实践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人民”一词出现了99次,是出现次数仅次于“党”的高频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不仅摘选了四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讲话,而且全书处处彰显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领袖治国理政的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党员的要求,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这一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延伸出从党的领袖到领导干部再到党员的同心圆,这一同心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落实,同时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主体体系。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在政治上的关系,决定了党的领袖、党的干部、党的成员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三重逻辑,进而构成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三重逻辑。其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以党与人民关系的同心圆为范围,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处理好领袖、干部、党员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决定2035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关系的未来的实践逻辑,更是决定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能否有机统一、21世纪中国未来前途与命运的三个关键。因此,能不能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治国理政的同心圆,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大考验。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领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问题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14]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知、言、行合一,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以“忘我”“无我”的状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黨的重大战略,到坚持不懈推进棚户区改造、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的具体实践,尤其是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处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1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看,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6]“当官,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17]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上,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8]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明白,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个共产党人,首要需认清“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一个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地代表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体党员提出号召,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牢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治国理政的同心圆,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大考验,直接关系到2035年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尽管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体两面,但在实践中,具体的某一位党员或领导干部与具体的某一位公民,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然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出现各种各样的悖离,甚至出现前者损害后者利益的情况。比如,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出现了“两委矛盾”,实际上是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基层组织的党支部、党委与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群众自治性组织的村委会之间发生了矛盾;又如,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利益贪污腐败,尽管不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关系的范畴,但却严重影响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在现实政治实践当中,必然会出现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各种各样的差异、分歧,甚至是矛盾、冲突。能不能在21世纪实现种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发挥复合改革的优势,增强合力,将成为中国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能否和谐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治国理政的同心圆,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复合结构中能否汇聚合力的关键,不仅直接关系到2035年远景目标能否实现,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民主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B22015)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5页。

[2]《列宁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IV页。

[3][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1页。

[5]《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5页。

[6《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8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10]括号内第一个数字为计数,第二个数字为加权百分比,此为使用Nvivo软件计算的结果。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8页。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7页。

[13]佟德志:《中国改革进程与民主话语体系的变迁》,《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28页。

[14]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讲话》(2019年3月22日),《人民日报》,2019年3月23日,第2版。

[15]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25页。

[16]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新华网编:《图解2018年全国两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3页。

[17]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

责 编/桂 琰(见习)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