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审美融合谈“武当山太极大剧场”设计理念与实践

2021-04-23田谷

中华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武当山武当道教

田谷

一、武当文化精神及历史演变

武当文化,华夏魂灵。“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至汉末,武当山已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当道教得到发展。唐贞观年间,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祈雨而应,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唐末,武当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宋元时,皇室大肆封号武当真武神,把真武神推崇为“社稷家神”,将武当山作为“告天祝寿”的重要场所。明代,武当山被皇室封为“大岳”、“治世玄岳”,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使武当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

武当道教不断吸收儒、佛两教精华,充实、完善教义,一度成为明代统治者维护江山社稷的“国教”。武当道教文化融多边文化为一体,较为全面而直观地体现着中国古人信仰、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武当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大有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古往今来,武当山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从皇族到百姓的风韵与情趣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今日香火依然。那历经千百年沧桑的道教宫观、悠扬的道家音乐、神奇的武当武功、丰富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虔诚的香客,传递着中国的古老的文化气息。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就位于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境内——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其西接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与十堰市相邻,东靠丹江口市丁家营镇与丹江口市相接,南倚丹江口市官山镇,北边面向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源头)。

近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决定在玄武湖畔建立新区。“武当山太极剧场”就是新区的中心重要建筑之一。

在这样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剧院设计从理念到功能、从形式到内涵都必须依托武当文化精神得以体现,符合适应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建筑的基本思路。

二、设计理念与实践

1.找寻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坐标

作为体现武当宗教文化建筑的剧院,如何用现代手法满足现代剧场功能的需要,又能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是设计的重点。

所谓“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侧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引自《辞海》)。

所谓“建筑”:是人们根据当时当地所具备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所建造的,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一个建筑理应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地域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全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勒·柯布西耶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记录。

全球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同,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文化逐步被全球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化”所取代。作为城乡灵魂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面临衰落和消失的危机。但是,由于各地有着地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即便在吸取的过程中也会带有本地区固有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和扬弃。因此,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发展和创新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国国家大剧场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是一味怀旧和复古,应积极面对全球文明,进行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现代建筑必须扎根于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传统建筑则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剧场建筑。

2.剧院功能与环境融合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形态设计的过程中,将整体建筑融入周边环境,同时突出自身的个性特点,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提炼、抽象、转化,使之符合时代要求,其外观是使用功能的体现,设计强调内部功能美与外在形式美的有机结合,以表现文化的内涵与建筑功能融合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武当道教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宗教文化,已成为当地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印记和特征,也是剧院设计中需要体现的特征。但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设计不可能完全照搬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只能寻找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特点运用到设计中。因此,把握剧院功能要求,关照文化环境,融合武当精神、传统太极元素,用现代理念诠释设计是应当遵循的原则。

3.设计手法中武当文化元素的体现

建筑造型上采用简洁的流线型,立面上结合点线面的组合处理,刻画出现代文化建筑的个性,使之形成不简单的理性特征,通过主体建筑的弧形与建筑局部横线条的方式处理,使原本简洁的体型加入更强烈的动感与活力,使简洁而流畅的形体呈现出轻盈、现代的气息。建筑造型简洁,又不乏细节,形象完整,又不失活泼。洗练的建筑语言,表现武当山剧场建筑外部简约又现代,整个构图不失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充分体现时尚科技感与剧场平面功能完美的结合。

底层的局部架空与外挑玻璃雨棚暗示了建筑入口的位置,同时与入口前的下沉式剧场相结合使整个建筑更具活力,建筑立面采用弧形玻璃幕墙使周边的环境照在整个建筑物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建筑景观。

4.项目设计实践概况

“武当山太极剧场”,建设地点位于湖北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玄武湖东岸,北临新城区,南临武当山体育中心;西临城市规划道路,该地段为新区中心地段,东面为保留的山体,用地交通便捷,依山伴水景观优美,适合建设剧场设施。

剧场建设规模为中型,观众容量为1071座,其中池座662,楼座409(其中包括残疾人位二个)。剧场建筑的等级为丙等,工程总用地面积69607.43m2,总建筑面积2 1 1 7 6.0 5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924.7m2,地上建筑面积16388.45m2,建筑占地面积7597.25m2,容积率0.24;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8.200m,台仓高度34.900m;舞台形式为镜框式舞台,台口尺寸为18m×10m,视线升高值为0.13m,座席排距为0.90m。停车数量:机动车254辆;主体结构耐久年限50年。建筑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1)总平面设计

武当山是道教文化中心,太极又是道教文化的精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

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是本项目的一次探索。集散广场(阴)与剧场(阳)是剧场建筑的必备条件与功能。

本项目背山面水地处山区环境,地势起伏较大,交通组织较为困难。利用现有的地形与剧场的功能特点,将总整剧场半嵌入山体,将广场临湖、临路而建,利用山体做环形消防车道,完成剧场的基本功能。通过道路与种植高大乔木和矮小灌木,以及景观树种,不仅将外界噪音和空气污染隔离,同时强调构图的完美性。也给了观众更多感受人工与天然两个剧场不同的感受。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力求创建出具有传统意味的剧场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内涵与环境品格艺术有效结合,体现简洁明快,自由活泼,宁静典雅的剧场环境(见图)1。

图1 武当山太极大剧场总平面图

(2)立面设计

为了体现简约与现代,在立面设计中采用了简洁、流畅、明快的现代剧场造型手法,突出剧场建筑的端庄、典雅,给人一种流畅的音乐的动感。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韵律感;整个建筑完整大气结合幕墙面凹凸精细线条的处理,增加了建筑造型的变化,通过屋面构架的精心处理,一方面遮掩了突出屋面的台塔、机房、水箱,又使得建筑外轮廓线更加丰富,主体更加突出,从而使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剧场立面设计效果如图2。

图2 剧场立面效果图

(3)剖面设计

座位视线差120mm,每个座位视线良好,机械舞台深17米(为实际完成深度),台塔高度34.900m。剧场剖面设计的空间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剧场空间结构

三、结论

建筑设计, 它应该与人类其他学科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同步。 应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提炼、抽象、转化,使之符合时代要求,这才是发展的目标。

要发掘、继承优秀传统, 但不是纯粹的形式上模拟或符号的堆积;而是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挖掘其潜在的、原生的绿色内涵, 结合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 把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延续下去。

动态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创新地发展地域特色,使其源于文化、融于文化, 不应生搬硬套个别符号、简单地复古或仿古, 而应将文化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 使得各地区的现代建筑既能满足现代文明的需求, 又能体现各地区的地域特征。

各国的传统建筑是各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蕴涵了许多原生的优秀建筑, 是各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 必须重新认识传统建筑, 特别是保存其中朴素的建筑思想和技术。无视地域文化的存在, 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空谈。而建筑只有植根于广阔的地域文化中时, 才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武当山大剧院的建筑本体设计以“太极”为概念和基本造型,突出强调建筑的文化理念与地域特征。室内设计的理念与依据亦延续建筑设计的“动静”概念,紧扣主题,发展主题,动极而静,静极复动。其设计效果如图4~图5所示,由此可见,武当山大剧院的设计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审美融合。

图4 剧场鸟瞰图

图5 设计效果图

猜你喜欢

武当山武当道教
武当佳境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还馍录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西夏道教补议
武当山·紫霄大殿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