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2021-04-22郑虹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郑虹云

师生关系在教育领域中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处理能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综合发展水平,也是学校最基本、最本质、最纯粹的人际关系。目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着尖锐化倾向,而在处理这种矛盾关系的时候,各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点明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师生关系的相关问题,并探究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构建策略。

一、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的三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必须发生良好的互动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保持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样,教师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关系也应当是和谐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不仅仅只是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还应当体现在对学生心理与素质等方面的教导。在高职院校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不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沉闷,抵触上课,而是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学习知识。

(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

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分不开,如果出现师生矛盾无法得到缓解的情况,那么学生会对教师有不满的情绪,会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听课;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会逐渐失去上课的激情,这就直接导致教育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当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下时,教师教学激情也会高涨,职业幸福感会大大增加,对自己的教学也更加有信心,而学生也会产生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学活动,提供积极的教学反馈。这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情感淡漠疏远

高职院校的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除了课上能看到教师,与教师交流沟通之外,其他时间几乎遇不到教师,导致师生之间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通,生活烦恼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无从谈起。

(二)师生交往功利化

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之间的交往,均带有一定的功利化。从教师来说,教师自身有生活压力,教学任务繁重,与学生交流几乎都是为了完成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应付考核,更有部分教师为了增加额外收入,将主意打在自己学生身上,无端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感;从学生来说,学生有学习压力,与教师交流都是以完成学业为目的,特别是毕业季,要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功利化倾向更加明显。

(三)师生矛盾多元化

高职院校里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少数民族有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如果教师不了解相应的历史和文化,很可能与学生发生矛盾。此外,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有的学生很喜欢,有的学生不感兴趣,导致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学生偏少,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产生师生矛盾。因此,高职院校的师生矛盾来自多方面,诸如学生学习、社会环境、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日常生活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两者关系紧张。

三、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管理模式也随着发生了改变。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来进行办学,教师与学生的性质从传统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转变成了服务者和消费者。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剧增,教师数量远远不够,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难度成几何级数增长。

从教师角度看,年轻教师的比例大大增加,由于极度缺乏师资,这些教师几乎都是一入职就开始上课,而且部分教师根本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缺乏对教育教学理念的了解,也缺少与学生交流的经验,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时候,完全按照自己的做事风格去处理,加上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很难与学生处好关系。另外,教师思想上的变化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很多教师缺乏甘为人师的奉献精神,认为应当用金钱来衡量教育价值,因此,都去忙除教学以外的其他工作,与学生的交流更是浮于表面,课上关系表面良好,课后如陌生人一般,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

从学生角度看,大部分学生都处于社会角色身份转换的关键期,既要面临学习压力,也要面临工作压力,很多学生对未来很迷茫和担忧,无法静下心,对课堂学习就明显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当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结构较为复杂,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自我中心思想也比较严重,尊师重道观念相比于过去来说,也变得越加淡漠,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

四、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一)完善高职院校的改革和管理,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严格且不规范,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改变办学价值体系和管理制度。首先,学校针对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毕业条件分层模式,将考试等级化,对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自己的毕业学位等级,以此减少学生的毕业压力,同时也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价值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展校园文化提供帮助。其次,学校应当完善管理制度,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立一些监督和投诉机构,让学生在遇到难题和不公正待遇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从而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针对当今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还应增加心理辅导机构的数量和人员。学生数量大大增加,然而每个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几乎都只配备一个,明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增设24小时制心理辅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轮班制工作,确保每个时间段都有教师在值班,以免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途径寻求帮助。高职院校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制度改革,才能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

(二)拓宽师生交流渠道

高职院校的师生交往,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时发生。针对面对面交流渠道狭窄的问题,应该对其进行一定范围的拓展。学校应当积极响应师生的需求,设立听证会、减压室等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让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合理调控,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保驾护航。此外,交流渠道的拓展,也保证了师生交流的频率,每周开展一次师生交流会,让学生与教师进行深度了解,使得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缓解,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和管理策略。

(三)搭建平臺,实现全方位沟通

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无法跨越时空限制,但是如今随着各种各样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这种问题已不复存在。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指导,就某个具体问题或心理困惑进行深度讨论。通过即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进一步了解,从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而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此外,通过网络交流这种形式,学生也会减少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压力,从而变得更加放松,也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

总之,高职院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学生本人都应当重视起来,努力改善当前的师生关系现状。

参考文献: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张国庆.关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6(5):43-45.

[3]贺雪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19):167-168.

[4]姜伟娜,李婷婷,化夏,等.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策略浅析[J].科技资讯,2018(35):250-251.

[5]熊绍高.论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1(7):81-84.

(作者单位 菏泽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