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的对比研究

2021-04-22肖金勇吴华山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莲花山梅州谱例

肖金勇 吴华山

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为民歌类山歌,两者的音乐形态和地域色彩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又不同程度巧合地出现了相同点。本文以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的音乐形态和地域特色为切入点,研究两者异同形成的原因,以期发现南北地区山歌发展的规律。

一、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概述

(一)梅州客家山歌

梅州客家山歌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客家山歌的代表,主要流行于我国华南粤东地区的梅州市城区及各县。从起源看,梅州客家山歌以中原民歌为载体,结合客家人迁徙,并与梅州当地少数民族原住民(畲族、瑶族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既具有中原民歌特色,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汉族民歌。梅州客家山歌的旋法、音域、歌词、即兴演唱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成为客家文化的“金字招牌”。

从縱向时间上看,梅州客家山歌可以分为原版山歌和新发展山歌。具有代表性的梅州客家山歌有梅城直头筒山歌、松口山歌号子、大埔桃源山歌等。梅州客家山歌音调悠扬绵长,音域较窄,音列多为四声音列,如la-do-re-mi、sol-la-do-re等,大多婉转细腻(亦有粗犷直叙类型)。梅州客家山歌歌词受到《诗经》“十五国风”的影响,多采用起兴手法,歌词充满文学色彩,少平铺直叙,多用双关、类比等文学性较强的手法,如梅县山歌《两人有心慢慢缠》的歌词“隔河飞过妹花园,莲花开撇正来连;灯芯拿来织草帽,两人有心慢慢缠”。

(二)甘肃花儿

与梅州客家山歌一样,甘肃花儿也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为山歌的一种,又称“少年”“漫花儿”“野区”等。甘肃花儿主要集中于甘肃的岷县、临夏、临洮地区。与梅州客家山歌相似,甘肃花儿同样受到多民族的影响,回、藏、东乡、土、撒拉族人民对甘肃花儿的认可程度不亚于汉族。起源于现在甘肃的临潭、岷县、单尼一带的洮岷花儿则是甘肃花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洮泯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洮岷花儿音乐性格极其简洁,旋律具有浓厚的陈述性特征。甘肃花儿基本调式和旋律有上百种之多,形式有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以4/4拍和6/8拍居多,曲式比较松散,速度较慢,音调高亢嘹亮,曲首和曲尾多用衬句拖腔,旋法多以上行四度跳进,音程跳动大;短调以2/4拍和3/8拍居多,曲式严谨,多紧凑短小,节奏鲜明,速度较快,音列进行较长调平缓,五声徵调式居多。

在甘肃地区,一年一度由民众自发组织的花儿会是至今仍然盛行的歌唱活动。花儿会期间,民众在会场或席地而唱,或拦路对歌,场面万人空巷。此外,花儿会也是男女青年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的极妙场合。甘肃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是洮岷花儿最负盛名的歌会之一。

二、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音乐形态对比

音乐形态指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逻辑等音乐元素。音乐形态最能体现音乐作品的性格、地域色彩。梅州客家山歌和甘肃花儿的音乐形态各具特色,但在相异的形态中又能找到相同之处。

《梅县公园景色靓》和《莲花山令》分别是梅州客家山歌和甘肃花儿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梅县公园景色靓》是梅州客家山歌中的梅县直头筒山歌,更是梅州客家山歌即兴对歌中最常用的曲调;《莲花山令》则是甘肃莲花山会对歌、即兴演唱的曲目基础。

谱例《梅县公园景色靓》如图1所示(谱例来源:《客家山歌唱腔与创作》)。

从音乐形态上看,《梅县公园景色靓》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羽调式,2/4拍,全曲以la-do-re三音列进行。首句以do-re的上行级进为主,辅以do-la-do的小三度;第二句承接第一句,形成相应的re-do的下行级进;第三句转句则以回旋形的旋律句式进行;末句归拢,回到羽调式主音结束。从节奏上看,全曲皆是前紧后松、前短后长。旋法和节奏的特点使得梅县直头筒山歌极具特色,音域窄,全曲只有三个音,商音和羽音构成了旋律主要骨干的特点。前紧后松的节奏使得该曲既有陈述性特征,又具抒情性色彩。

谱例《莲花山令》如图2所示(谱例来源:《土地与歌》)。

《莲花山令》全曲为四句体,与客家山歌起承转合不同,该曲是abab排布四句体,商调式,4/4拍。旋律特征在a句八度跳进后转入re-do-re级进,而b句是回旋形的旋律结构。从音调上看,主要构成双四度音列re-sol、la-do-re。这种双四度音列棱角分明,粗犷有力,热情奔放。

《梅县公园景色靓》和《莲花山令》这两首山歌的音乐都具有一定的陈述性,这是两者成为当地即兴对歌音乐曲调基础的基本条件。起句级进的旋法具有一定的吟唱性,是民间即兴对歌的特点。两者的色彩性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由地域因素造成的。属于南方地区的梅州客家山歌更加婉转悠扬,与南方人的性格吻合;属于北方地区的甘肃花儿粗犷奔放,正是西北地区群众性格的体现。

三、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地域色彩对比

乔建中先生在著作《土地与歌》中提到:“音乐行为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与地理环境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的关系。”不论是梅州客家山歌还是甘肃花儿,都与其所属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音乐的色彩来源于地域,色彩性又充分体现了该地地域和群众的性格。

兴宁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和洮州花儿《扎刀令》,分别是梅州客家山歌和甘肃花儿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者的音乐形态具有相似性,却体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彰显了不同的音乐性格。

谱例《新绣荷包两面红》如图3所示(谱例来源:《客家山歌唱腔与创作》)。

《新绣荷包两面红》流行于梅州市下属的县级市兴宁市,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情歌。从音乐形态上看,该曲“音域窄,在la到re四度之内回旋,以羽音和商音作为骨干音。该曲羽调色彩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其旋律在主音上方小三度和大二度连续进行,即la、do、re。上述谱例为三音音列la、do、re构成的羽调式色彩旋律,商羽骨干的作用明显,以此构建旋律”。该曲以商羽音为骨干的特点明显,整曲旋律婉转动听,具有典型客家“绕绕韧韧”的特色。

从地域上分析,梅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兴宁地区地形为盆地,盆地地形决定了当地的民歌旋律平稳、婉转、悠扬,与高山地区高亢嘹亮的民歌截然不同。该曲充分体现了客家青年男女面对爱情时害羞、委婉的态度,同时坚定地认同爱情的美好。这也正是客家人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委婉却不失态度。其中衬词“唉唉哉”旋律回转,很有期望过后又叹息的意味,表现出复杂的情绪。

谱例《扎刀令》如图4所示(谱例来源:《土地与歌》)。

《扎刀令》又名《啊儿令》,由歌曲开始时高喊的“啊儿啊儿”而得名,是甘肃岷县地区大型民俗及民间活动二郎山花儿会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是洮岷花儿中南路花儿的一种。与《新绣荷包两面红》一样,该曲也以商羽音为旋律骨干音,但是借助了“商—徵”这种四度音调的推进方式作为旋法来推进音乐的发展。

从地域上看,该曲体现了粗犷、奔放、悠远又稳重深沉的特色。甘肃岷县位于甘肃南部,境内的海拔高达2 200~3 900米,山川环抱,该曲充分体现出这种地域性因素。歌曲开始时高声喊唱“啊儿啊儿”,犹如冲破高山、直抵云端的呐喊,充分表现出当地群众心胸开朗、气冲云霄的性格特征。从中音la到低音re是一个储蓄力量的过程,回到中音la后再到高音的re,这样的旋法手段与人们征服高山需要储蓄力量的过程是一致的。

上述两首山歌的音乐形态都以商羽音为旋律骨干,一个是羽调式,一个是商调式。但是两者的音乐性格却表现出巨大的迥异,正是这种迥异体现了两地不同的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

四、結语

笔者通过对梅州客家山歌与甘肃花儿的对比研究得出,两者虽然在音乐性格和色彩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从中亦发现其在音乐形态上的相似性,如商羽骨干音、级进旋法手段等。这充分说明了地域差异在民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从地域上观察,两地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地的文化差异,自然也是造成两地音乐文化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两者在形态上的相通性也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共通性。

希望以上研究方便读者在中国民间音乐更多领域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相同,这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基金项目】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课题“客家山歌与客家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融合研究”(编号:GDKJ1823)。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洛秦.土地与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杨嘉骏.论粤、闽、赣客家山歌的音调特征[J].嘉应学院学报,2016(9):21-24.

[3]温萍.客家音乐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王耀华.客家山歌音调考源[J].音乐研究,1992(4):66-75.

(作者单位 1.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2.泰国格乐大学)

猜你喜欢

莲花山梅州谱例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莲花山公园真美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登莲花山
桃花也“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