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突出旅游特色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2021-04-22于广宁路雪燕

河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酒示范区民宿

□文/于广宁 路雪燕

近年来,秦皇岛市立足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根据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定位,突出“农业+生态+旅游”特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项目带动、连片打造,以农民为主体,让企业搭平台,把要素聚一体,使多元同联动,坚持在区域差异处精心打造,在产业融合中动态提升,在“三区”同建中“四村”并举,促使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向着“六个一”的目标强势推进。

拓展提升空间打造葡萄架下新生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历史文化名山——碣石山脚下的昌黎县,是我国第一瓶干红酒的诞生地,被誉为“东方的波尔多”。2019年,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示范区跻身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之列。

昌黎县按照“一山、两翼、三核”总体规划,在整合葡萄种植、葡萄酒庄、乡村民宿及休闲庄园等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重点打造葡萄小镇、干红小镇和诗词花卉小镇,形成了集葡萄采摘、葡萄酒酿造体验、红酒养生、乡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文旅产业转变、进而向“碣石国家公园”挺进的目标。

为了便捷游人对葡萄小镇、干红小镇等3 个小镇的观光,昌黎县采取与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单程1.7 千米的新型旅游线路。以此辐射连接,构建起了全域“一环串联、十字贯穿”的道路交通体系。站在葡萄架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农民在游人的欣喜中丰盈着精神、步入了小康,营造出了示范区内独有的“醉美”生活。

目前,该示范区内拥有华夏、茅台、金士等知名干红企业32家,占全县干红企业总数的90%。在它们的带动下,全县发展葡萄种植8 万余亩,年产干红酒21 万吨,占据了全国干红酒销售总量的三分天下。昌黎先后获得了全国性的“干红葡萄酒之乡”“农业产业强县”“葡萄文化生活示范基地”等15项殊荣。

打活“融合牌”营造艺术村落新体验

随着绿色发展的加快和闲置农宅的出现,近年来,驰名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区人民开始把发展旅游经济的目光投向厚重的人文资源,从中寻找艺术灵感,陆续付诸了打造艺术村落的探索与实践。该区以打造艺术村落为特色,按照镇村统筹、企业运营、村民主体、多元联动的工作路径,构建起了“一镇一品、一村一韵、一户一景”的现代艺术格局。

以北戴河村为例,该村首先成立了北戴河村农业观光合作社。面对全村1050 户、2400 口人,合作社组织农民通过农宅出租、置换、土地流转等方式成为入社的社员,进而使他们成为赚股金、分红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

合作社成立后,这个区又引进聚鸿公司作为运作平台。公司面对合作社,将闲置农宅院落、土地和餐饮项目等进行重新评估和收储,统一风格要求后,再出租给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同时,公司还建立起日常经营流水结算电子围栏,实现了平台上的统一结算、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针对艺术院落、民宿院落到期后续租问题,确定了由管委会统筹、平台公司负责、统一洽谈模式,真正让村庄院落资源变成长久运营资产,解决了各方的后顾之忧。

目前,这个村闲置农宅中入驻的艺术机构已达92家、工作室110 个,累计吸引10 万游客前来体验参与。入驻高端民宿9 家,年获纯收入20 多万元。如果说北戴河村是“一村一品”的话,那么西古城就是“一村一韵”了。西古城村以音乐民宿为特色。在全村128 家特色民宿中,音乐民宿占到52家。仅此一项,就带来了全村人均4.5 万元的年收入,还摘取了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的桂冠。

今后,秦皇岛市还将进一步围绕“打造一流沿海旅游城市”这个目标,加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抓好省级示范区创建,每个县区至少创建一个县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猜你喜欢

红酒示范区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红酒中毒案
你是民宿达人吗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买红酒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