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

2021-04-22

河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耕地补贴农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提升耕地地力,切实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出台了《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全省耕地无撂荒,耕地资源潜力得到初步恢复。

一、重点任务

《方案》要求各地要分类推进撂荒地排查利用。要建立春种前撂荒地摸排机制,采取卫星遥感、航测等现代技术手段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季节性撂荒、短期撂荒(1年以内)、长期撂荒(2年以上)、零星撂荒、闲置、荒芜耕地等类别,对全省范围内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地、村集体耕地及国营农场耕地进行排查;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对撂荒地块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及时建立省、市、县三级撂荒地利用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跟踪调度,坚持随排查、随复种,利用一块、销账一块。各市县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具体方案,坚持因地制宜、边查边改、分类施策,科学选择复耕复种作物和技术模式;对平原地区的撂荒地,要尽快复种,优先发展玉米、“双高”大豆、高油酸花生等粮油作物;对山区丘陵地区的撂荒地,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对坝上地区的撂荒地,重点发展节水耐旱燕麦、胡麻、油葵等抗旱节水作物;对黑龙港地区的撂荒地,结合推广旱作雨养和季节性休耕,重点发展高粱、谷子、花生等节水粮油生产。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季节性撂荒地,重点发展冬春油菜和绿肥等养地作物,培肥地力。

《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对撂荒地复耕的政策扶持。一是强化政策导向,支持农民复耕撂荒地。二是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三是完善补贴机制,切实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对长期撂荒停止发放补贴的撂荒土地,复耕复种后符合耕地条件的重新纳入补贴范围;加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种粮支持力度,对丘陵地区撂荒地恢复粮食生产的给予补助;加强对撂荒地种粮的政策支持,重点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流转撂荒地种粮给予补助。四是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购置补贴标准。五是完善保险政策,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巩固发展好小麦、玉米等中央补贴险种,结合我省重要农产品保障计划,逐步扩大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推动我省尽快纳入中央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以及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省份,提升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防范能力。六是加强创业扶持,对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和特色种养的,优先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信贷支持,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针对撂荒地多是丘陵山区坡地或细碎地块,设施条件落后,耕地撂荒后肥力变差,地力等级下降的问题,《方案》要求各地要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采取施用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尽快恢复撂荒地肥力。鼓励市县采取奖补措施,对撂荒地开展地力培肥,确保1年后地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改善耕作条件,对撂荒地开展土地整治和设施配套,实施耕地宜机化改造,方便农户耕种。对具备条件的撂荒地,可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列入年度实施计划,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提升宜机作业能力。配套农机装备,依托省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研发项目,加快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引进筛选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特色农机装备,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对因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造成耕地撂荒地的,《方案》要求各地要引导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撂荒地规模化经营。要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引导撂荒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出租(转包)、入股、互换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确保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全面推广使用统一制式土地流转合同,指导流转双方将防止耕地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规范土地流转双方权利义务。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土地经营权受让方依法合理利用土地,不得闲置撂荒。对撂荒连续两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对长期无力耕种或因举家外迁造成撂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基础上,鼓励自愿退出承包权。

二、保障措施

为确保统筹利用撂荒地取得扎实成效,《方案》要求各市县要把解决耕地撂荒作为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要成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和排查核查责任,发挥乡镇和村两委基层组织作用,明确市县乡村各级责任,对排查核查结果要逐级签字确认,确保核查数据真实准确。建立抽查核实、通报、考核制度,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加强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省、市、县分别按比例对县、乡撂荒地排查利用工作进行抽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问题突出的市县进行通报约谈。

要把耕地撂荒与补助政策挂钩,对长期撂荒的停止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停止承包地经营者享受的各项奖励政策,待复耕复种后再重新纳入补贴范围。把耕地撂荒与评优挂钩,把耕地撂荒纳入乡村治理相关内容,探索推广扣除撂荒农户乡村治理积分、取消参评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资格、纳入信用体系等。

要鼓励托管服务组织对季节性外出务工、家中劳动力缺乏的农户开展“菜单式”托管服务,对长期无力耕种或因农户举家外迁造成撂荒的开展“全程式”托管服务,对撂荒地较为集中的开展“综合式”托管服务。对撂荒地集中的区域,组织农技人员采取蹲点包村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要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引导将乡村治理与撂荒地利用结合起来,探索防止耕地撂荒的有效做法。总结推广遏制耕地撂荒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遏制耕地撂荒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耕地补贴农户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