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能爸爸和颓废儿子

2021-04-21楚水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能爸爸生活

楚水

一直让父母感到骄傲的优秀儿子,进入全市最好的高中就读后,突然变得颓废了……

“是这所破学校毁了我!”

倾诉者:涛涛  17岁

如果不是到这所全市最好的高中上学,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颓废,是这所学校毁了我的一切!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每时每刻,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固定的章程,没有人可以改变。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让我觉得透不过气。

我最看不惯的,是学校以成绩论高低!随便举个例子:午饭时,学校食堂的餐位不够,学校就按照成绩排名决定吃饭顺序,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最差,就最后一个吃。所以,给班级拉分的孩子都觉得自己有“罪”。这种反人性化的制度,让我怀疑人生。

初中的时候,我边玩边学成绩都能甩别人几条街。同龄人中,我是最有影响力的,无论是球赛、运动会,还是K歌、看电影,总有一群人围在我身边。可是,自从上了高中,我的活力消失了!

在这里,我的成绩没有优势了,周围的同学太拼了,我拼不过他们。我试着安慰自己,不和那些书呆子比,将来拼的是综合素质。可是每次公布的成绩,还是会给我泼一盆冷水。我也报过补习班或者熬夜突击,但是,这些努力非但没有提升我的成绩,反而让我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

期末考试后,学校通知加课,我愤怒到了极致—学校凭什么强迫我?我给教育局打电话,想要投诉学校,但接线员只是随便敷衍我。我想鼓动同学们一起给市里写信,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冷漠。他们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为什么只有我接受不了?

学校制度、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我感觉自己要失控了,下一秒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爸爸帮我请了两周假,让我调整一下。加上暑假,我休息了两个月,可是,一开学还是不行。只要回到教室,我就感觉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觉得周围的一切和我都没有关系,只想逃走。

我想过不去上学了,自己找条出路。打游戏的时候,我认识了一群专业电竞选手,试着和他们练习了几天,才发现打游戏也需要天赋,而且,日复一日的练习毫无乐趣可言,比学习强不了多少。

我看不到出路,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到很迷茫。

“孩子,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倾诉者:大刘  43岁

当孩子的生活停滞下来时,我的人生也失去了方向。现在,我很被动,也很无力。明明一年前,他还是所有人的骄傲。生意场上的朋友、邻居、亲戚,只要提及涛涛就一个劲儿地夸奖。谁能想到,他现在是这个样子?孩子的变化,我们都无法接受。

其实,刚上高中时就有一些苗头。那时候,他变得特别爱较真儿,老师说一句,他顶一句,不敢明着和学校作对,总是回家发牢骚。原来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怨妇”。

我以为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就安慰他:“跟着学就行,考什么样都无所谓。”没想到,一句话把他惹火了!他向我嚷:“你知道什么,在这个破学校里,你教的那一套都没有用,一个个的就知道学习!收起你那些社会经验……”这是他第一次发脾气,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都没吵过架。

别看涛涛学习好,但做人太老实。出门办事、聚会的时候,我总是把他带在身边,多让他学一些办事的经验,总会有用的。

说真的,我们早就为他铺好路了。他想读警校,我已经帮他找了最好的资源。现在他不好好学,我给他找个本地的警校读也没问题,毕业了照样安排工作。前两天,不知道他哪根神经不对,居然跑去文身,自己断了当警察的路!我和他妈都很愤怒,但也没办法,只得继续商量对策。最后寻思着,让他读个医专学习口腔科,将来自己开诊所也不错……

可是,我们想了这么多办法,他却一动不动。每天躲在屋里不出门、不见人,拒绝我们的任何援助!我最讨厌这种无力的感觉,只要他有要求,再困难我也会想办法,现在他什么都不说,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从全能到自信,找到客观的自己

从表面上看,压垮涛涛的是学业压力、学校不合理的制度,但实际上,是涛涛不能接受一个“很差劲”的自己。对学校的愤怒,只是转移自己内心无力感的一种手段。

如果涛涛爸爸看不透这一点,总是从现实层面帮助孩子想办法,那么无论把他的未来安排得多理想,都无法安抚和帮助当下的他。涛涛不能放下对自己理想化的要求,不愿意面对挫折。也因为不能接受现状,无法积聚力量改变困境。困境环环相扣,仅仅靠父母的外力来推动是收效甚微的。而且,我们看到,涛涛已经用“文身”这件事传递信号,让爸爸知难而退。

之前的生活给了涛涛很多光环,加上爸爸的过度保护,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本應该顺风顺水。所以,面对高中生活的新要求,他无法适应,找不到价值感。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全能感的受挫。无法承认现实后,涛涛转而寻求“全能补偿”—用完全相反的方式逃避,既然现实不能让我满意,我就选择脱离生活。

个性不成熟的人遇到困难时,内心总处于一种蜷缩的状态,不敢去试探太多的可能性,像婴儿一样寻求保护。于是,涛涛躲回了自己家里。但他仍然感到不舒服,因为总能找到一些细节来攻击自己。所以,涛涛需要恢复正常的感知力,停止偏颇的自我攻击。咨询中,我和他细致地讨论他做事情时候的感受,这样他能更相信自己的感受,进而放弃苛刻的、无意义的自我要求,减少自我攻击。

当一个人的全能感受到伤害时,对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敏感。这时候,涛涛很容易将爸爸的努力当作是另一种攻击。他会将爸爸的行为解读成另一种嘲讽:你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我帮你安排好一切。这种“我行,你不行”的人际关系再次加重了涛涛的受挫感,所以,这对父子要停止这样的互动模式。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不要和他谈论太远的事情。未来的安排和各种大目标,会让孩子觉得很有压力,甚至感到自己被控制。这会激发他用全部力量去抵御父母的安排,反而没有空间感受自己和思考未来。

相反,此时此刻的感受才更为重要。父母放松地和孩子讨论一道菜是否可口,就有可能推动他做一些小事,比如,烤个比萨或者做个水果沙拉。全能感失控的孩子最害怕的是停滞,这些小事更能让他感受到生活是正在进行的,感受到能量和活力的流动。

涛涛说:“我现在不想思考,只想顺其自然地活着。”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如果父母能从涛涛的生活状态、所言所行中提炼出一些积极因素,向他证明其实他正经历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一种选择,他就会放下自己非黑即白的想法,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生活。

如果只在狭小的空间里“厮杀”,孩子就走不出这个迷局。学习能力,是涛涛破碎掉的一部分自我价值,但是,他还有很多其他的积极方面,比如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打游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些不起眼的能力,也是孩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空间,涛涛也需要时间。改变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潜移默化。哪怕已经高中,哪怕很快面临高考,一旦陷入无力感,涛涛必须让自己重新来过。花费时间在看起来“没有用”的事情上,学会忽视时间带给自己的紧迫感,跳出成人化的思考方式和外界的各种担忧,感受自己的全部。

相信当涛涛拥有更多的空间整合自我,用足够的时间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他的整体健康水平就会更高,他的生活也会重新启动。

猜你喜欢

全能爸爸生活
家庭全能“员工”
全能眼线笔
我和爸爸
漫生活?阅快乐
爸爸
生活感悟
爸爸冷不冷
无厘头生活
“全能”爸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