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饭圈文化入侵孩子朋友圈

2021-04-21陈妍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1年4期
关键词:饭圈颜值同桌

陈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天生缺少童年玩伴,也缺少与同龄人良性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越强,学习生活的阻力越小。但这种能力,并不如吃饭睡觉般与生俱来。将儿童社交知识教给孩子,是父母必须要做的。

刚刚过去的那一年,只要稍微关注点儿娱乐新闻,你就一定或多或少听到过“饭圈”这个词。“饭圈”简单来说是指喜欢某个明星或组合的粉丝群体,实则有着无数的分支,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颜粉”和“事业粉”,分别指因为明星的高颜值或业务能力而被圈粉的群体。

“饭圈”这种社交方式,也悄悄出现在了孩子日常的社交活动当中,父母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首先,长得漂亮的孩子,人缘都不会太差。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中一定要有C位(中心位置)的话,那么一定是长得漂亮的孩子。

我儿子最好的朋友就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小男孩,据说是班上公认的第一帅哥。一开始,儿子就当了对方的“颜粉”,但之后发现,那个小男孩非常有礼貌,说话温柔会照顾人,他们还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友情也越来越深。这么多朋友之中,只有他们俩能互相去家里玩,关系铁到不行。

成绩好的孩子,朋友不会少。作为学生,学习是主要事业,获得班级C位的另一个必杀技就是成绩好。儿童社交里“事业粉”的思維也很简单:谁成绩好大家就崇拜谁。

我认识一个叫小A的孩子,她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作文经常得奖,一到六年级都是班长。可她却有个小遗憾,就是数学成绩一般,所以她特别羡慕那些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后来她换了一个同桌,虽然对方总成绩不如她,但数学却出类拔萃。小A从那以后就变成了同桌的“事业粉”,跟对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桌数学竞赛拿了名次,小A高兴地到处跟人炫耀说:“这是我朋友,数学比赛又得了第一名!”像小A和同桌这样的就是典型的“事业粉”朋友,两个人你好我也好,谁学习开了小差,不等父母提醒,“事业粉”朋友就会主动敦促他。

年轻一代的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也注重孩子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两点是孩子将来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

孩子交朋友并不是“三好学生”“五好少年”评选,所以大可不必要求朋友个个都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次次考试年级排名前十。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对方身上能有一个吸引到孩子的闪光点,他们就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

我很喜欢问儿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跟××一起玩?”得到的答案往往千奇百怪,比如“他长得帅”“他家里课外书多”“他是文艺委员”等。其实,我们身处的时代早已向多维度发展,友谊也一样,所以父母衡量孩子朋友的好坏,绝不能停留在某个单一的标准上。

“饭圈社交”不等于脑残社交。在社交的问题上,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交到坏朋友,带歪了“三观”。可年幼的孩子如果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又哪来的世界观?换句话说,孩子连朋友都没交几个,又如何形成自己人生观的参考标准?就算孩子是因为颜值才跟对方交朋友,父母也不必太过担心。正所谓“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颜值只是吸引人的外在条件,才华和人品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孩子“粉”了身边的人,那么他就会看到榜样努力拼搏、认真学习或是整洁帅气、打扮得体的样子,从而观照自身,努力变得更好。如果孩子被别人“粉”了,那他无疑站在了C位,会一直被羡慕、被鼓励。

“朋友粉”的每一次“应援”“打call”,都能化为一种相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化解自卑,会鼓励“小透明”,从而配得起“朋友粉”的这份期待,这些不正是父母鼓励孩子交朋友时所盼望的结果吗?

当“饭圈文化”悄悄来到孩子们的朋友圈,父母不必太过排斥,不管是“事业粉”还是“颜粉”,只要是催人向上、共同进步的好朋友,都是彼此值得交往的真朋友。

猜你喜欢

饭圈颜值同桌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换同桌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饭圈女孩”(双语加油站)
同桌有病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高颜值香氛
羡慕我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