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频亮相两会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关注

2021-04-19

中国商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关键民营企业

“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加强基础研究,三是要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

“这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争取多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航空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樊会涛表示。

强化科技创新力量,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十四五”期间将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进步很大,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争取在“十四五”将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提至8%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立峰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他建议,科学分配基础研究经费,支持科研一线工作者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实现关键核心领域重大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认为,要提升我国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需要在基础研究和“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发论文,还有核心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先进仪器设备核心技术的掌握。这些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能力与成果有重大的溢出效益,在技术发展与转移转化、企业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结合,需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然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

“创新人才短缺,創新成本高、风险大,缺乏公平竞争环境,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受限。”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表示,部分民营企业正在面临不会创新、不敢创新或者盲目创新、创而不新等难题。

为此,刘劲松建议多措并举,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素质,完善民营企业人才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解除专业人才到民营企业就职的后顾之忧。统筹推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转化效率,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攻关。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关键民营企业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不忘科创板的初衷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鹏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