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

2021-04-19黄四林张文新林崇德

关键词:关键创造性指标

黄四林,张 叶,莫 雷,张文新,李 红,林崇德

(1.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3.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4.深圳大学 心理学院,深圳 518060)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因此,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落实党和国家人才战略的重大举措与坚实基础。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均将创新素养视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核心素养之一。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与指标体系将“创新素养”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初步提出了创新素养的主要要点(林崇德,2016,2017a,2017b)。然而,当前缺乏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内涵、关键指标及其中小学阶段具体表现水平的深入研究,限制了创新素养融入中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与评价等教学实践。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创新素养的内涵,重点分析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及其在中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水平,最后讨论创新素养培养与评价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创新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界定涵盖了创新或创造性的核心成分与要素,同时也反映了素养所包含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素养是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创新素养的内涵

在学术领域中,创新或创造性的内涵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没有统一的概念。例如,Sternberg等人将创造性定义为个体产生新颖、具有实用价值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Sternberg & Lubart,1999)。Brown(1989)的创造性“4P”定义包括过程(process)、产品(product)、个人(person)和环境(place)四个方面。Kaufman和Beghetto(2009)的创新“4C”理论包括“大C”(Big-c)、“职业C”(Pro-c)、“小C”(Little-c)和“微C”(Mini-c)四个水平。此外,Torrance(1990)将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Williams(1972)认为创造是一种人格特质,包括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与挑战性四个方面。由此可见,创新或创造性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等方面。一些学者通过综合创新与素养二者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创新素养的内涵。例如,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素养是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态度或品格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师保国等,2017)。具备创新素养的个体能够利用相关信息和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成果(甘秋玲等,2020)。这些创新素养的界定,主要囊括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等关键成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发布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涵盖了三大领域六大核心素养,创新素养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林崇德,2016,2017a,2017b)。在核心素养框架中,对创新素养的界定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首先,充分借鉴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与整合有关创新或创造性的核心成分与要素,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与人格等关键成分;其次,注重创造性人才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在综合实践与问题解决过程中新的需求与挑战。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人才战略,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社会实践与问题解决过程以提升创新素养,同时为社会创造新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培养与促进应该以社会实践与问题解决为导向,融合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最后,从培养学生创新角度出发,创新素养的界定不仅要注重创新的静态结构与成分,更要凸显创新提升与促进的动态过程,以符合创新素养的生成与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以及相关维度与指标的描述来看(见表1),注重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过程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与必然趋势。因此,综合以往研究与实践导向的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认为在核心素养框架中创新素养主要是指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二)创新素养的价值定位

创新素养是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国的人才培养一贯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众多研究显示,创新是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关键素养。例如,Autor 和Price(2013)通过对美国1960年至2009年职业需求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从1980年开始常规性认知、常规性体力与非常规性体力方面人才与职业需求快速下降,但是对非常规性分析和非常规性人际互动的人才与职业需求却急剧上升。其中,非常规性分析的人才与职业需求的核心就是创新。基于全球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些先进国际组织和国家明确将创新作为个人成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关键素养,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例如,美国21世纪素养联盟(1991)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创造力与创新”与“有效沟通、合作与团队协作”四大素养称之为“21世纪的超能力”,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与实现超越的核心素养。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发布的《OECD学习框架2030》明确将“创造新价值”视为三种更深层次能力之一。

然而,我国学生的创新素养还急需大力提升。例如,2009年世界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针对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排名第一,但是创造力则为倒数第五(吴雪玲,刘英,2012)。2019年12月OECD发布的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素养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一,但与西方高学业水平的国家相比,学习效率不高,合作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仍然受到质疑(俞杨,2019;耿超等,2020)。因此,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素养,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国家人才战略的根本举措。

二、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

提炼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是细化创新素养在中小学阶段具体表现水平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切入点。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首先系统地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国家提出的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及其相关维度或内容,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与其主要内容。

(一)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关键指标的国际比较

众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在构建核心素养框架与指标体系中直接或间接涵盖了创新素养,并对其关键指标进行描述,具体内容见表1。通过文献资料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创新素养关键指标的确定与描述主要有三种取向:

第一,以问题解决整合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综合文献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学生能够创造性的思考,具有敢于批判和打破固有模式的精神,提出新颖的观点,创造性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例如,美国21世纪素养联盟(1991)直接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作为“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一个关键指标;PISA2018全球素养框架中对分析与批判思维的测量是通过设置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完成一项表现型任务,以检测他们对情境的复杂性和对所涉及的不同参与者的多元视角的理解能力(OECD,2017)。再如,OECD在2018年最新发布的“学习框架2030”中明确提出创造性地思考与开发新的产品,通过解决问题创造新价值(OECD,2018)。PISA2021构建的创造性思维测试主要聚焦在创造性表达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OECD,2019)。由此可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生成与评价创新素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与必然趋势。

第二,以实践或创业引领创新素养。从学术领域视角来看,创新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等主要属于个人思维或认知层面的素养。例如,2013年日本提出的21世纪型能力最为核心的是思维能力,包含创造力、批判思维能力等认知层面的素养。然而,最近几年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更倾向于以实践或创业引领创新素养,将其纳入到社会素养层面,以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担当。例如,OECD(2018)将“创造新价值”作为2030年必须具备的三大核心素养之一,突出强调个人创新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同样,2018年欧盟发布的《关于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提案》中八大核心素养包括创业素养,通过分析该素养内涵描述可以发现,欧盟更加强调个体在文化、商业、产品等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与价值。因此,创新素养反映了实践或创业的导向,为社会创造新价值。

第三,赋予创新素养内涵的时代特征。研制核心素养的根本出发点是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挑战,提升公民成功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在遴选核心素养关键指标与界定内涵时,均突出其时代性和前瞻性。例如,PISA2018全球素养框架中,将分析与批判性思维作为全球素养的技能维度的评估指标(OECD,2017);澳大利亚(1992)以科技理解与运用作为创新素养的一个测评指标,反映了创新素养中的新技术与新工具的理解与应用价值。再如,PISA2021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估时,将学校情境中学生充分利用新技术、工程思想等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测评指标(OECD,2019;耿超等,2020)。总之,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下新技术、新科技、工程思想等为创新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时代特征,并融入创新素养成为其重要成分或工具。

(二)创新素养的三大关键指标及其主要内容

综合各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创新素养指标与描述,并充分借鉴关于创新的学术领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三个方面(林崇德,2017a,2017b)。

首先,问题解决是创新素养的根本指向,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敢于面对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既促进个人发展又服务家庭与社会,实现创新素养的个人与社会双层面的价值。从心理学科来看,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杨玉翠等,2016)。在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中,需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改造世界的精神。问题解决主要表现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表1 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素养关键指标的描述

其次,劳动意识是创新素养的基石,通过劳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提升动手能力与锻炼坚强意志品质。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柳明,2017)。劳动意识需要具备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劳动意识主要表现为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最后,技术运用是创新素养的重要工具与途径,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能够快速掌握与运用新技术与新工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信息,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或物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技术应用是指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案等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新技术将创意转化为新知识、新产品与新工艺等(OECD,2018,2019)。技术应用需要具备持续性和反馈性,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主要表现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三、创新素养在中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水平

研制创新素养在各学段的具体表现水平,是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依据,是各学科与实践教学合力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可操作化质量标准体系。为科学、有效地细化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在中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水平,课题组开展了我国教育政策、发展科学理论和国际比较等一系列支撑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创新素养的问题解决、劳动意识和技术应用三个关键指标的具体表现水平。

(一)创新素养具体表现水平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首先,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依据。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有关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对中小学生创新或创造性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目标。综合来看,这些政策文件为细化创新素养表现水平提供了两方面依据:一方面是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内容和水平提供了总体方向与目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对创新素养的描述更为具体,赋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的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另一方面是为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表现提供了直接依据。例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做好准备(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212/t20121211_145679.html。。这些政策文件为实现创新素养在不同阶段水平上的衔接提供了明确指导。

其次,发展科学的理论依据。发展科学是以人类毕生发展为研究内容,综合多学科视角共同探讨人类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化等根本问题。发展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厘清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键影响因素和个体差异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同时,综合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与特征,为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具体表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依据。例如,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为问题解决的具体表现提供了直接依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为劳动意识具体表现提供了参考标准(Shaffer & Kipp,2014)。再如,有关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呈持续发展趋势,但是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发展,初三、高一和高二是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稳定或峰值期(林崇德,胡卫平,2012;林崇德,2009)。

(二)创新素养具体表现水平的国际经验

为借鉴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经验,我们对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芬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重点分析与创新素养有关的各学段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等资料。

总体上来说,国际经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创新素养关键指标的细化与遴选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的导向。世界各国在确定创新素养具体表现水平时,不仅吸收了学术领域中有关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等关键成分,而且在核心素养框架中更加重视以问题解决和实践或创业为导向整合创新素养的内在要素,凸显创新素养的社会价值与实际意义。例如,英国提出确定一个问题,在合适的人的帮助下确定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计划和尝试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另一方面是赋予创新素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要素。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敏锐地意识到全球化与信息化等带来的新技术、新科技、新工具等对于创新的重大意义和推动作用,前瞻性地在创新素养中吸收与融入了与时代特征密切关联的新要素。例如,芬兰(2009)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理解技术和技术发展,学会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创新素养的主要表现水平

在一系列支撑研究中,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为研究提供了方向与目标依据。发展科学支撑了阶段划分与相互衔接的理论依据,国际比较借鉴了新方法与新内涵。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我们课题组细化与明确了创新素养的问题解决、劳动意识和技术应用三个关键指标在中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水平(具体内容见表2)。其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创新素养的发展水平,小学阶段进一步分为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和高年级(5-6年级)三个阶段。

续表学段问题解决劳动意识技术应用高中重点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重点是: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合理地解决问题。重点是:能分析形势,定位自己所处的情境,明确自身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思考与集体的关联对自己的行动做出选择。重点是:认识劳动对于人类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意义,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重点是: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在劳动中有主动创新劳动方式的意识,并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重点是:在参与各种实践劳动中形成诚信意识。重点是:对技术哲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理解技术与人、文化的关系。重点是:具备较好的技术意识和工程思维,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地完成生活实践中的各项相关工作。

四、创新素养提升与评估的建议

(一)以问题解决和劳动实践为引领,以培养与提升创新素养

学术领域研究成果显示,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是创新的关键要素,是预测个人未来创造性水平与创新成就的重要指标。然而,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内涵与关键指标的界定,需要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整合到问题解决和劳动实践等具体环节与发展过程之中。首先,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是创新素养形成与提升的载体与指向。无论是创造性思维还是创造性人格,都无法凭空产生与发展,都需要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累积丰富知识与熟练运用工具,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出创造性产品。Wallas提出的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认为,创新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与验证期”(林崇德,2009)。该理论指出创造性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认知与经验积累、反复思考、多次尝试与实践、问题解决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此外,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也是实现创新由“微C”发展到“大C”(Kaufman & Beghetto,2009)的重要载体。

其次,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是培养与提升创新素养的切入点。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创新素养结构与关键指标的描述中,均明显地以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来统领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在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过程中生成与激发创新精神。甘秋玲等人(2020)提出以创新实践为抓手,可以整合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创新素养的全面提升。

最后,以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为引领可以充分反映创新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从学术领域来看,虽然创新或创造性的概念无法统一,但是众多学者均认为“新颖”与“有价值”是创新的两个根本标准。无论是基于个人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解决与劳动实践,都可以较好地体现 “有价值”的标准与内涵。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要避免落入“怪异”、“幻想”等只重视“新颖”、“与众不同”不切实际的误区,忽视了对个人或社会“有价值”或“有意义”的内涵;另一方面要避免脱离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抽象化的创造性思维与人格的机械训练,使创新变得空洞而无实质意义,应结合中小学生面临的日常问题与活动为立足点来促进创新素养,实现创新的现实意义。

(二)将创新素养融入课程标准与学科课程,发挥各学科培养创新素养的合力

综合国内外经验来看,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体系的重要路径是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2016)。教育部主持的2017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建议(王湛,2018)。这表明我国已经明确将核心素养融入了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内容,在核心素养落实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然而,具体到创新素养,王卫华(2018)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接分析发现,问题解决在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六个学科上有直接体现与对接,但是劳动意识与技术运用仅有通用技术有直接对接,再无其他学科体现或对接这两个关键指标。很显然,这种对接对整体提升创新素养明显不足,难以发挥各学科对创新素养培养的合力。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修改工作,应当充分提升与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标准的直接对接率,尤其是对创新素养这类综合性、跨学科素养,应给予充分有效地融合。鉴于提升创新素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应该对课程、教学和教师等整个环境提出具体的落实要求(师保国等,2017)。当前急需根据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水平,将创新素养融入到各学科教学目标与质量标准之中。同时,教师应转变过去“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意识与目标,通过各学科教学与学习实践综合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三)实施创新素养的国家监测与系统评估

从国家层面来看,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监测与评估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首先,有助于准确、全面掌握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水平,确定影响创新素养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制定有关创新素养提升与干预的各项政策提供依据,使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科学依据与精确方向。虽然PISA开展了创造性思维的测评,但是其测试信度与效度仍然面临着挑战,尤其还需考虑测量的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耿超等,2020)。其次,有助于提升和拓展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监测的内涵与层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然而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更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对创新素养这类综合素质的监测与评估仍然十分欠缺。因此,实施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监测是当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实现教育质量监测“为了改进”的基本价值目标(辛涛,赵茜,2020)的举措。

建构创新素养监测框架与评估体系是当前开展创新素养监测的瓶颈与关键。从学术研究领域来看,当前有关创造性或创新的评价主要是以量表等传统测评方式为主,其局限性日益凸显。例如,对创新各个指标计分以人工为主,费时、费力,而且存在评分者主观效应。此外,传统的自我报告法测评方式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也不断受到质疑。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全国性的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监测。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我们课题组提出创新素养关键指标及其在中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水平,是对各学段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具体化,为构建创新素养监测框架与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创新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制学生创新素养测评工具,克服过去以量表为主的测评方式的局限性,可以有效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精确、高效测评工具的重大需求。

猜你喜欢

关键创造性指标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高考考好是关键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
鹏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