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油菜品种与川西高原油菜品种对比分析

2021-04-18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育期油菜西藏

杨 涛

(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藏 山南 85600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油菜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1],也是第一大国产食用植物油来源[2]。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是有效应对我国大豆进口不确定性、维护国家食用油和饲用蛋白供给安全的战略举措[3]。我国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生态区,春油菜总面积稳定在66.7 万hm2左右[4],主要分布在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的地区,而西藏和川西高原均以春油菜为主。油菜作为西藏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在为当地提供食用油、饲用蛋白、发展区域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9年西藏油菜播种面积2.41万hm2,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按照油菜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特征,大体上把世界范围内栽培的油菜品种归为三大类型[6],即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因具有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近年来逐步替代了当地的白菜型和芥菜型品种,成为西藏主要的油菜类型。近些年,区内各科研院所在甘蓝型油菜的引种及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涉及甘蓝型油菜的引种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王晋雄[7]和旦巴等[8]针对引进甘蓝型油菜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探讨了甘蓝型油菜在西藏种植的可行性。确吉[9]和尼玛卓玛等[10]对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揭示了高海拔区甘蓝型油菜达到成熟和增产的栽培途径。虽然西藏油菜产业在不断发展,但整体生产水平还较低。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均为常规种。而相较于常规种,杂交种能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通常表现为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的优势[11]。因此,加强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培育和引种利用可以加快西藏油菜产业的发展。引种的基本原理包括气候相似性、生态条件与生态型相似性原理[12]。川西高原与西藏有着较为相似的气候条件,本研究通过引进川西高原油菜品种与西藏油菜品种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各品种在生育期、产量和品质上差异,为西藏油菜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品种共19 个,其中西藏当前生产上运用的品种6 个,川西高原引进品种13 个,均为甘蓝型油菜(表1),以“山油2 号”为对照。试验相关氮磷钾硼肥分别为:尿素(N 含量46%),过磷酸钙(P2O5含量12%),氯化钾(K2O 含量60%),硼砂(B 含量15%)。

表1 供试品种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山南市乃东区,海拔3 560 m,年平均温度为5.8 ℃,全年无霜期130 d左右,降水量偏少,年均降水量370 mm 左右,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空气相对湿度较小,蒸发强烈[13]。试验地为砂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青稞。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4 m2,3次重复,密度为22.5万株/hm2。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调查

按照油菜国家区域试验记载标准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期。成熟期各小区随机取样10 株,测定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千粒质量。对各小区单独收割脱粒测产,统计小区实际产量。

1.3.2 籽粒品质测定

各品种取一定数量混合均匀的油菜籽粒样品,用近红外色谱仪测量籽粒含油量、芥酸、硫甙含量。

1.3.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 进行数据处理,DPS7.05 版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参试的19 个品种生育期在133^141 d 之间,其中西藏选育的6个品种中除“年河18号”偏早熟外,其余5 个品种生育期都相对偏晚,在138^141 d 之间。13 个引进品种中有10 个生育期偏早,在133^135 d,剩余3 个与对照“山油2 号”相当,为138 d。农艺性状方面区内品种在株高和分枝部位上总体较引进的品种高,其中西藏选育品种“大地95”和“年河18”株高相对偏低分别为102.2 cm和108.0 cm,其余4 个品种株高都在120 cm 以上。引进品种较高的为“青杂7 号”“JS-1”和“德恒油900”,株高在110.5^113.2 cm之间,其余品种株高主要集中在90^100 cm之间。分枝部位西藏选育品种在32.8^49.3 cm之间,而引进品种在16.6^32.3 cm 之间。产量相关性状方面单株角果最多的为“德恒油900”,最低的为“长江早3 号”。单角粒数最多的为“JS-1”和“JS-3”的29.2粒,最低的为“年河18”的21.0粒。千粒质量最大的为“大地95”的4.76 g,最低的为“藏油5号”和“早5号”的3.30 g。各品种具体性状参数详见表2。

2.2 产量表现

对各小区单独脱粒晾晒风干清选后进行小区产量测定,结果见表3。平均产量最高的为“宜油21”,折合产量为3 753.47 kg/hm2;产量最低的为“年河18 号”,折合产量为1 585.42 kg/hm2。以“山油2号”作为对照,5 个西藏选育品种产量均低于“山油2 号”;13 个引进品种中有6 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剩余7个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其中增产的6个品种按照增产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宜油21”增产28.36%,“JS-1”增产28.26%,“长江早3号”26.88%,“JS-3”增产18.00%,“德恒油900”增产7.55%,“早5 号”增产4.02%。对各品种产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 法),品种间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宜油21”“JS-1”和“长江早3号”较对照山油2号增产极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

表3 不同品种小区产量表现

表4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2.3 籽粒品质表现

含油量、芥酸和硫甙是衡量油菜籽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油菜籽中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到不同品种的品质表现(表5)。参试品种含油量在40.15%^50.72% 之 间,“山 油4 号”最 高,为50.72%,京华165 最低,为40.15%。芥酸含量在0.70%^33.63%之间,“宜油21”最低,为0.70%,“绵油17”最高,为33.63%。饼柏硫甙含量在6.95^115.87 μmol/g之间,“宜油21”最低,为6.95 μmol/g,“山油4号”最高,为115.87 μmol/g。

表5 不同品种菜籽粒品质差异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西藏选育的6 个品种中产量表现较好的为山南农科所和自治区农科院选育的品种,日喀则农科所选育的品种在该试验点产量表现较差,但其生育期较其他品种短,具有早熟的优势,这可能与日喀则农区的气候条件相关。川西高原引种的13 个品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期,顺利成熟,其中10 个品种较对照早熟,3 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当。产量表现方面有6 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其中“宜油21”“JS-1”和“长江早3 号”与对照“山油2 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籽粒品质方面:除“年河18 号”“京华165”和“早5号”外,其余品种含油量均在42%以上;芥酸含量上“藏油5 号”“大 地95”“山油4 号”“青杂7 号”“国豪油8 号”“长江早3 号”“德恒油900”“早5 号”和“宜油21”达到低芥酸水平[14](≤5%),“大地95”“青杂7号”“国豪油8 号”“徳油早1 号”“德恒油900”“早5号”和“宜油21”达到低硫甙水平(≤45 μmol/g)。其中部分品种品质检测结果与品种介绍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由于栽培条件、品种纯度和倒伏造成。

西藏自治区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油菜品种皆为常规品种,且大部分品质还达不到双低标准。本试验通过结合四川科技万里行油菜服务团在四川甘孜高原藏区的相关研究试验,本着气候相近的引种原理,开展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引进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在西藏自治区具有较好的生产潜力。为更好地考察品种的稳产性和不同气候的适应性,建议对“宜油21”“JS-1”和“长江早3 号”这3 个品种继续开展多年多点的大田示范栽培,考察品种,为品种的引进推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生育期油菜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